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2.
影视剧文学人物语言的特征及其审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文学是特殊的文学文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它们是以“剧本”——戏剧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的形式出现,以代言体方式为主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而且还受到戏剧影视艺术特性的制约和支配。 所谓“代言体”,就是由角色代替作者说话的文体形式。这“角色的话”就是人物语言,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台词”。台词一般包括对白(或对唱)、独白,以及旁白等等。正是由于创作者主体不能直接出来说话,这就使得影视剧文学有别于其他像诗歌、散文、小说这些以创作者的主观抒情或客观叙述为主的文学文体。在影视剧剧本创作中,人物语言是决定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物语言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剧本虽然也是语言的艺术,但由于受到舞台的制约,有着不同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殊要求。鲁迅先生曾说:“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①我们觉得,这一特殊要求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剧本的语言必须富于动作性。小说中那种由作者出面叙述、议论的提示性语言,在剧本中是没有存身之处的。苏联体验派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在舞台上需要动作。活动、动作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②动作,是戏剧语言最基本,最首要的特性。曹禺的剧作在这方面有着非常高的成就。本文打算仅以《雷雨》做一些探索,就教于前辈与同行。  相似文献   

4.
戏剧单元,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课本剧表演,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大家知道,戏剧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由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部分组成。剧本是戏剧文学的基础,但有了剧本并不等于就是戏剧,作为表演艺术,戏剧必须以舞台演出作最后的完成.教材中的戏剧单元,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又称做剧本单元.剧本是供演员舞曲演出所用的脚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具有舞台性.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要通过个性化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来加以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5.
戏剧教学指的是有关戏剧文学(剧本)的阅读教学。剧本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戏剧表演的基础,是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学。剧本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角度、口吻描述生活,而是主要以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台词)展示生活、构成内容。剧本的台词往往富于动作性——充分体现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及情节的进展。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集中性”是剧本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6.
第六册第四单元安排的是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欣赏戏剧要抓住矛盾发展的线索。抓住了矛盾线索,就等于抓住了全剧的纲。?戏剧表演是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戏剧文学剧本要注意欣赏人物的语言。?电影文学剧本类似于小说,但比小说更加注重“可视性特点”。读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前五册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文,第六册的特异之处在于除按照前五册的有关要求学习古诗文外,要进一步达到“欣赏”的要求,即对诗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想像,进行有个性化的恰当的评点,尤其要对诗文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玩味、领悟。?教学第六册时,要强化文学欣赏的感悟性,抓住文学欣赏的审美性,注重文学欣赏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邓清华 《考试周刊》2008,(48):178-179
儿童戏剧文学,即儿童戏剧剧本,它作为戏剧文学的一个分支,必然要遵循戏剧文学的基本艺术规律,诸如人物、事件、场景的相对集中,语言的性格化等等。但是儿童戏剧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观众是少年儿童,因而其艺术特征必然是戏剧的一般性与儿童戏剧的特殊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不少剧本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正因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戏剧教学制定了这样的课程目标:"培养阅读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兴趣,从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可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戏剧教学并没  相似文献   

9.
经典戏剧是中西经典文学中较晚出现的非常特殊的艺术样式。文章对经典戏剧的教育要把握剧本的结构范型、结构要素和结构技巧,经典戏剧的教育要分析剧本的冲突特色、冲突形式、冲突类别,经典戏剧的教育要琢磨剧本的语言品类、语言个性和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基本上体现了经典戏剧的教育策略,用以指导欣赏者来欣赏经典戏剧,有助于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求真”、“向善”、“崇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阅读剧本不同于阅读小说、诗歌等,必须根据剧本的特点进行。 一、分析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因为它集中而形象地概括了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尖锐复杂的矛盾的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所以阅读剧本必先弄清戏剧冲突。 1.了解戏剧冲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阅读戏剧文学,要懂得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区别。戏剧是一种练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戏剧文学是指戏剧的文学部分,即指可供阅读、欣赏的戏剧剧本,它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知道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  相似文献   

12.
剧本(戏剧文学)中,有两种语言。一是作家的“舞台指示”,它是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有的也兼有一定的叙述性、描写性),是作家为了把剧本搬上舞台而写的一些文字材料,是剧本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人物的语言,即剧中人物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它是剧本的主要部分。由于“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  相似文献   

13.
论戏剧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戏剧文学的语言应该是精粹的、生动的散文的和诗的语言。当一个作者的戏剧构思已经相当成熟,并着手把他在腹中或纸上拟好的提纲演变成一个剧本的时候,他就要用全力去创造剧中人物的语言--也就是台词和唱词了。(当然,在构思中,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的逐步清晰知成熟,已经是离不开语言的。)高尔基说得好,“文学家写作的时候,把行动化为语言,同时又把语言化为行动。”这话是尤其适用干剧作家的,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论剧本》)。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具有很高的戏剧艺术素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鲁迅小说与戏剧不仅在精神层面有着某种深刻的粘连,而且在艺术层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众多精妙的契合.文章从鲁迅小说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语言与戏剧中的装扮色彩、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特征.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视角来透视鲁迅小说,不仅可以获知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般的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也可以使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胭 1.文学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是:艺术积累阶段、艺术构思阶段和__阶段。 2.戏剧文学的特征之一是主要运用__塑造形象。 3.电影文学剧本要求人物具有强烈的_. 4.议论是直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或判断的 5.叙述人语言的功用是提供_所不能提供的作品内容。 6·文学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本剧的改编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能力。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体的划分是非常森严的,一般都是以单元为单位,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在语文课本中依次进行编排。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各种文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融通,各种文体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题材、主题、体验决定了体裁、文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达,文体仅仅只是它的一种外在存在形式而已。比如忧愁、正义、爱恋、仇恨、眷顾、怀念等各种审美体验类型,我们既可以写成诗歌,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小说,更可以改编成剧本。之所以存在文体的分野,那是我们运用的写作思维和语言元素不一样造成的。这一点,在课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认识。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有着戏剧的文体特征。课本剧首先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动作来进行隋节的展开和故事的讲述的,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但中学课本中所使用的“戏剧”概念与此不同,这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即“剧本”而言。这样剧本作为戏剧文学,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这个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分析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而忽视了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使舞台说明成了教学中的死角。现在看来,这实在是失策之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节选了  相似文献   

18.
一、在剧本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材料的特殊性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为阅读教学安排了四篇。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基本要素上说,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一种艺术.文学是借助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外部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美是文学美的集中体现,语言的生命力对文学的生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语言大师鲁迅的小说时,会感受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而其语言更是生动传神、诙谐幽默、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创作与戏剧剧本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紧凑的情节设计都抓住了读者的思维,作家们借助超人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以改编课本剧的形式走进小说世界,是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再次认知,也是对小说情节的深入揣摩。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形式,对激发学生小说阅读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