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一个起源于西方声乐,一个起源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但它们并不是格格不入、互为独立,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以传统民族唱法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美声唱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对美声唱法声乐教学改革的建议.只有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和发达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我们不断的汲取精华、不断创新,才能使美声唱法影响下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并为观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3.
藏族声乐作为我国的优秀艺术形式,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为了使藏族声乐更好的传承藏族的特色艺术,也使藏族声乐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藏族声乐需要借鉴美声唱法中的优势所在。文章主要研究了藏族声乐对于美声唱法在语言风格、气息技巧以及腔体和声区方面的相关借鉴。笔者期望藏族声乐能够在对美声唱法的技巧借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描述了国内外声乐作品的不同特色。我国声乐的发展,民族唱法和声乐美声唱法的由来,结合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声乐和美声唱法在结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将我国的声乐艺术以更好的姿态呈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5.
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中的瑰宝.美声唱法成了中国声乐教学的蓝本.发展中国美声,有利于美声唱法的世界化,有利于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有利于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但是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歌唱语言的差异,声音至上意识,快饕文化的冲击都制约、障碍了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发展中国美声,要注意"美民"结合,加速美声的民族化;注重个性声音的发展,艺术歌曲的创作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强化市场意识,加强美声唱法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6.
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 ,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 ,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因此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通过咬字准确 ,吐字清晰自然 ,富有感情色彩 ,达到字正腔圆 ,使之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而来的,其表演形式及演唱技巧无不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性。但是,自20世纪初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来,在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相互影响、融合的进程中,民族声乐开启了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美声唱法,使民族声乐在充分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又能够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以便更加有效地展现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对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我国民族声乐如何发扬民族性以走向世界作出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自身特有的音乐魅力,决定了它能够成为音乐艺术领域无与伦比的瑰宝。社会的发展使得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得以开放和传播,美声唱法作为西方声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过发展演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开来后迅速在世界掀起一阵美声研究热潮,在对其唱法特点、发声方式,使各国学者纷纷展开研究、讨论。本文就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发声方法进行阐述、点评,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矛盾和冲突为背景,从2种不同声乐艺术的共性表现因素出发,对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民族唱法的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为使我国民族唱法能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自传入年中国后,便与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发生碰撞,在这一过程中美的唱法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以及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美声唱法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优秀的声乐教育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更好的融合,推动我多声乐事业的繁荣发展。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声乐新学派,具有新时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无论从单纯的发声方法技术来看,还是从演唱时的发声审美要求来看,语言的方式和表达等都要透彻的研究论证,把两方面的精髓研究透,然后才能取长补短,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洋美声唱法合理结合的产物,继承中国民族声乐优秀传统与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是未来中国民族唱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越剧唱腔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演员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有效渠道。越剧唱腔艺术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倾述人情、人性、人的命运,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以袁雪芬越剧唱腔创新改革为例,通过分析其创立尺调腔、多句式加帽、搭尾、唱词减少、起承转合等方面,探讨其在越剧音乐唱腔上的创新和改革,品味袁雪芬以情取胜的唱腔特点。  相似文献   

13.
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美声唱法,不断涌现出许多歌唱家,活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歌剧舞台。然而,更多的人对美声唱法充满了好奇、疑惑、曲解,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不容易让普通大众接受。艺术形式的大众化、多样化是发展趋势,美声唱法同样如此,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去熏陶、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接受、喜爱。  相似文献   

14.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音色优美统一,音质均匀自然、纯净无暇。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逐渐成为古典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演唱方法,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声乐理论。伴随着近年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正在逐渐的深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也在逐渐的深化,新时期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相似文献   

17.
感性教育应首先从欣赏音乐入手。声乐歌唱是感官的艺术,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空间艺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使学生了解其艺术;经过听觉与视觉的感悟,使学生领略艺术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接受训练;透过听觉与视觉的欣赏、接触,使其扩大借鉴、学习方法,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刚刚接触声乐的学生,还不能完全辨别古曲音乐、美声唱法,让他们欣赏一些古典音乐的片断,欣赏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美声唱法的歌曲或咏叹调,使学生在感性上对古典音乐、美声唱法有一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江苏原生态民歌的传统演唱方法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做比较,探究在不失原生韵味的基础上如何用良好的演唱方法使江苏原生态民歌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树海 《文教资料》2008,(23):162-163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淮剧唱腔的发声方法和美声发声方法存在的差异,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中优秀的地方,结合淮剧唱腔的特点,从喉咙打开、声音位置、气息、语言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力求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京剧程派唱腔是两种不同的唱法,但是它们在演唱方法中又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呼吸用气;2.气息的控制和用气量;3.使用语言及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