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何毅 《考试周刊》2012,(28):57-57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陌上桑》是汉乐府诗中的名篇,千百年来传颂不绝。《陌上桑》的艺术美,有两点需提及。一是此诗注有"三解"。"解"本是音乐专名,即是"章";"章"是"音、十",即乐曲终止的意思。据郭茂倩《乐府诗集》、陈玚《乐书》等探知,"解"是乐府诗中的一种音乐情调性处理,其特点是"变"——强弱,浓淡,缓促,虚实,时空等。《陌上桑》正是借助"三  相似文献   

2.
在非调性创作思维中,调性并没有彻底地隐退,而常常是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在"幕后"宏观控制着乐曲。以韦伯恩《五乐章弦乐四重奏》之Ⅲ为例,论证该作品在以非调性思维创作乐曲过程中,调性所具有的本质性意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非调性思维和调性思维,使之对立统一地交融在一起,共同为乐曲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数字标题乐曲,在我国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有较多的例子,本文主要以江南丝竹乐曲为例来阐释。所谓"数字标题乐曲"是指乐曲的主体部分或全曲有多少板,根据板数而定称的曲名,例如:《三十六板》(简称《三六板》)、《六十八板》(简称《八板》)、《六十板》(简称《六板》)。"板"为木制轻击乐器,板不表示乐意,一板在有板无眼乐曲中表示一拍,如以4分音符为单位拍,即为1/4拍(俗称《流水板》);在有板有眼乐曲中表示一  相似文献   

4.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丽华 《文教资料》2012,(8):98-100
"音之起,由人心声也"。本文通过对若干筝曲演奏实例的分析论述,阐释了筝曲演绎中的乐感培养及对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对乐曲的"乐感"感知及如何进行"乐感"的表达,使其真情流露。以《林冲夜奔》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演奏技法等手段,力争完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6.
<正>在陈耀星的演奏中,各种技法交互应用,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在江南丝竹《行街》和《水乡欢歌》、《春绿江南》等富有江南音乐风格的乐曲中,多变的"擞音"、"垫指滑音"和"小垫揉"、"跨连弓"等演奏技巧频繁地出现在乐曲中。这些技法的应用给富有浓郁地方音乐风格的乐曲又锦上添花地凭添了许多色彩。在《战马奔腾》、《发射场上》、《陕北抒怀》和《山村小景》等乐曲中,"擞音"、"垫指滑音""小垫指揉弦"和"快速连顿弓"、"大击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名句,道出了乐曲引子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样道理,文章如果开篇独具匠心,那么就很容易扣人心弦,让人"一见钟情"。这里谈谈几种文章开篇的方法。一、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统摄全篇。开篇就点明文章的主旨,不绕圈子,往往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如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由此引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刘玉芳 《文教资料》2007,(20):118-120
本文通过分析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体现的矛盾的哲学思想来阐明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对立统一规律,乐曲《梁祝》的创作过程就是不断制造一些矛盾,然后通过解决矛盾完成乐曲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进入19世纪后半叶,民族音乐开始更多地被人们认识和关注,将民族音乐融入西方传统作曲体系成为了很多音乐家尝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中外众多小提琴曲中,《流浪者之歌》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两首乐曲以其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成为了民族化尝试的佳作。本文通过对两首乐曲在调式、音阶、旋律、速度、节奏、肢体语言等方面的民族性分析,总结出一些特点和规律,对同类乐曲的分析和创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滑揉作为重要的二胡演奏技巧,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二胡乐曲中,为二胡乐曲渲染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文章论述了滑揉的分类与演奏技法,详细总结了滑揉在《河南小曲》、《一枝花》、《葡萄熟了》、《翻身歌》和戏曲曲风的二胡乐曲中的应用,提出二胡技巧的运用需要融入内心情感,同时对二胡技巧的研究发展提供绵薄之力,并让二胡这天籁之音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刘雪庵,他的作品数量众多,但所作艺术歌曲却只有数十首。本人选取其中颇为著名的《红豆词》,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入手,着眼于刘雪庵所处近代的大环境背景中,并从刘雪庵本人的生平着手,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本体分析后,得出这首乐曲所独具的特色——民族性旋律、中国化的和声,以及中国化曲体结构等,并最终得出刘雪庵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中国风味",以达到音乐学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传统古典民间琵琶乐曲《春江花月夜》,而不论是乐曲的整体呈现方面,还是在乐曲的表现手法方面,这首由西方特色乐器钢琴所演奏的乐曲中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化元素,并有着典型的民族化特色。文章将就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所蕴含的民族化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夕阳箫鼓》的艺术特色,并期望能为今后的民乐钢琴改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核心音调"是指一个在听觉上具有可识别性的短小旋律片段,在乐曲中以原型、加花、节奏的扩张收缩等形式贯穿于全曲。在民族乐曲中,"核心音调"是旋律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法。文章以刘天华的二胡曲《月夜》、《除夜小唱》和《苦闷之讴》为研究对象,就其中核心音调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了中职学生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特征和"探究学习"法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探究学习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使用的优势,探析了其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步骤。文章结合《生命的五种恩赐》、《宇宙的边疆》、《胡同文化》与《浪漫的灵魂》四篇中职语文课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探究学习"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强调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通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春秋繁露》一书中出现"观"字多达67次,"观"字在《春秋繁露》中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它在《春秋繁露》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观"的主要意思、主体、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等方面的逐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学术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肖俏波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28-29,34
《春秋繁露》一书中出现"观"字多达67次,"观"字在《春秋繁露》中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它在《春秋繁露》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观"的主要意思、主体、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等方面的逐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学术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如《生命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等,这些都是他辛勤劳作、精心构思的结果。他在创作生涯中,常常为了构思乐曲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如《生命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等,这些都是他辛勤劳作、精心构思的结果。他在创作生涯中,常常为了构思乐曲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总谱分析是配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配器布局方法又与曲式、和声、乐曲意境等诸因素联系紧密,相辅相成。本文就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四小天鹅舞曲》的总谱做如下分析。我们先列出乐曲的结构图式,然后再逐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儿童园地》是印象派大师德彪西音乐生涯成熟期的一部作品,本部作品中的6首乐曲囊括了他的音乐思维理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对《儿童园地》组曲中每一个乐曲的分析,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织体形态等问题,总结概括德彪西的音乐思维理念。通过学习、分析达到培养自己发散性作曲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