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场考试过后有这样的两种声音:学生的声音——考试的题目都没见(做)过;老师的声音——这份试卷的大部分(所有)题目都讲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是不是有人在推卸责任?剖析清楚这个问题或许对我们的教学会有所帮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认为这两种声音都是实事求是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学生的出发点是题目的表象(式子结构、已知条件、问题结论等),老师的出发点是题目的考点(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方法、题目的类型等).这两种实事求是却背道而驰的声音的客观存在,就是我们学生学不好数学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导语:学习学习,家长、老师每天强调的主旋律让我们不得轻松。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成功吗?这些问题总是让我们困惑不解。而父母的教诲又让我们不得不埋头苦学。内心里总有两种声音不停地在争辩:学习成绩好才能成功学习成绩好不一定能成功你支持哪种观点呢?写下你支持的理由。碰撞的火花会让我们明白究竟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故事 ,大概是说一个死刑犯 ,被医生吓死了。怎么会被吓死呢 ?原来 ,医生将犯人关在一间黑屋子里 ,让他把手臂通过墙洞伸到另一间他看不到的屋子里 ,医生告诉他说 ,只要划破他的手臂 ,让血慢慢地滴出来。他就会不痛不痒地死去。他听从了医生的安排 ,闭着眼睛数着“嘀哒嘀哒”的滴血声音 ,不到两个小时 ,他果然死去了。可是有谁会相信 ,医生并没有划破犯人的手臂 ,那滴血声其实是滴水声而已 !更令人不可相信的是———我们都怕鬼。世上有谁没有怕过鬼呢 ?可是 ,世上有谁真的见过鬼呢 ?聪明人都知道 ,这只是我们自己在吓唬自己罢了。这种…  相似文献   

4.
活动一:声音排队 意图:多种声音顺序刺激听觉,增加辨别与记忆的难度,让幼儿专注地辨别声音出现的先后顺序,从而发展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 做法 1.引起对声音的兴趣。录下一段本班幼儿的说笑声,将录音放给幼儿听,幼儿会兴奋起来,议论是谁的声音,从而调动起听的积极性。 2.辨别声音。将几种声音混杂呈现,让幼儿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可以是同类的声音,如,猫叫声、羊叫声、狗叫声等;也可以是不同类的声音,如,电话铃声、鼓声、汽车鸣笛声等。在辨别声音的同时,可以让幼儿学一学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鼻腔的清洁有助于宝宝呼吸顺畅,让我们一起来做宝宝鼻腔的清道夫吧! “呼噜噜!”是谁在打呼噜?爸爸吗?不是,原来是我们出生不久的宝宝,这么小就会打鼾了?不会是感冒了吧! 其实,这不是感冒,而是因为鼻子内有分泌物堵塞,造成呼吸不顺畅,从而发出类似打鼾的声音,这种现象在白天晚上都有可能发生,等到婴儿长到两个月左右,情况才会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让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仔细规察,有的小组每个学生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有的小组由组长唱“独角戏”,其余孩子则成了听众;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方方簖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这场广泛而持久的变革已经让我们的广大教师从观念到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凡是变革就会有困难,就会产生困惑,就会有不同的声音,我们认为,不同的声音会让我们的老师更清醒,会使改革更深入、更完善。本期我们围绕课改的一些问题,推出了几篇看法不同的文章,它们并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的意见。我们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参与到有关的讨论中来,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做法与更多的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心情,但是有谁会不希望时时刻刻保持快乐呢?不久前我们讨论过这样的话题:让你从money、power、faith、physical health、love、friendship中挑选一个能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因素。那么究竟什么能真正带来快乐呢?看看从科学角度谈话这个问题的一些结论吧。  相似文献   

9.
A讨论背景班主任: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学生甲:班主任像慈母一般关怀照顾着我们,让我们在她爱的怀抱中成长。学生乙:班主任像狼一样每天监视着我们,发现谁在贪玩、谁在捣乱、谁在早恋……一不小心,就会被她咬上一口。B观点发布苏秉文:发扬民主摒弃奴性裴...  相似文献   

10.
张栋梁,第一次听到他的歌时,温柔的声音,缓缓地唱着《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让人暖心;第一次见到他时,你会惊讶于他与韩国明星金载元的相像,有着让人无法抵挡的笑颜,无论是长相还是声音,他总有着像阳光一般灿烂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学习意味着让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与任何从根本上向我们自行启示出来的东西遥相呼应。东方的思想家和西方的哲学家在讨论"学习"问题时都强调过"人之为人的根本"。真正的学习关涉到自我反省,"人是谁"中的"谁"根本上涉及到人的能学能成的生存方式,这种非现成的生存方式能让万事万物灵动起来。"学习是什么"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人是谁"的问题。视人为实体或对象的理论必然也会在学习问题上有不足之处。好学的人最配得上当老师。真正的学习意味着人让将来可能存在的东西从人本身的在先的结构中本己地以自身赋予的方式被获取。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这节语文活动课的主题是“朋友·友谊”。这两个词让我们感到温馨和美好。生活中,谁不想有几个知心的朋友?谁不想拥有纯真至深的友谊?“朋友多了路好走”,浓浓的友情会给予我们力量,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精彩。首先送同学们一句话:珍视朋友,珍重友谊。(学生微笑、点头)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中英文字母和卡通这两种形象结合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形象呢?这种新形象会产生什么样的美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学习设计有趣的卡通装饰字,让美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吧。  相似文献   

14.
光波二胡     
有一天上自然课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徐老师让我们想办法,用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看谁方法好、有创意.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声音的美丽是无可比拟的,而声音又有那么多种,每一种都能让人陶醉,哪种最好听?——是春,是夏,是秋,是冬的声音?——是春节,是儿童节,是国庆节,是元旦的声音?——是快乐,是悲伤,是舒畅,是喜悦的声音?不知道,因为每一种都是那么好听……我喜欢春节的声音,那是鞭炮的声音,欢笑的声音,在这悦耳的声音里,会让我感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儿,让我欣喜,让我不由赞叹:“新年真好!”春节的声音又是那么喜庆,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时,新年就踏着雪花铺出的天地,踩着鞭炮唱响的道路来到我们中间,此刻,我们心中的火焰也就被打火机敲响的声音点燃了!于是激…  相似文献   

16.
岁末之梅     
孤独繁衍暗香最好的表达不是语言是来自岁末某种震颤肺腑的声音那些与雪有关的思念在枝柯之间日渐生长清风瘦骨和返璞归真的喜鹊背倚故园是谁坐在唐诗宋词里吟哦墨写的枝干一身清白如同那保存清水和竹节的人走遍天涯仍一尘不染斜出陌上谁以一种仙人的气质逼近我们朴实的心灵谁以一种执着的芬芳熏陶我们平静的诗歌于无声处谁之手让梅从冰清玉洁中吐露五瓣灯光永恒地照耀我们的家园雪一样自驻足于神圣而洁净的空间回眸一剪寒梅护卫了我们心中的暖意感谢冬天让我深陷其中沐浴另一种物质的营养i Jj《岁末之梅@贺锦松$隆回县黄金井中学学生!4222…  相似文献   

17.
德性的困境     
德性是一种心灵的声音,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是一门艺术的实践。在善的基础上发展真、美、爱,让爱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爱会让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指导我们认识德性的精神,走出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文题出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  相似文献   

19.
<正>"丁零零,丁零零",随着欢快的乐声,这节课结束了。可我因为和同桌有一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争执了起来。慢慢地,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由讨论声变成了争吵声,到最后谁也不服谁,于是我们就到办公室请老师评判,结果老师竟然认为我同桌的看法是正确的。"论学习成绩,她哪能跟我相比?她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9)
[新题亮相]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