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趣体字”,是指那些形体结构相映成趣或相近的文字。它们有的在形体上相似易混,有的在意义上密切相关,有的在使用上又必须连缀成词来用。本文试以其“趣体”为线,串穿起这类汉字共24组,并以  相似文献   

2.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而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和母文读音相同或相近。试以“非”族字为例,把“非”族字分成具有“双翅貌”义、“飞翔”义、“成双成对”义和“不是、违背、相对、错误”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非”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3.
《庄子·逍遥游》中的“摶”字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摶”,但也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搏”?疚拇影?本、字的形音义、刻版及书法中常见的构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生“摶”和“搏”分歧的原因是“摶”和“搏”形体相近,在书籍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讹误;同时又从文献的注疏和引用等方面进行论证,从而认为在《庄子·逍遥游》中应写作“摶”。  相似文献   

4.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且和母文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读音相同或相近。笔者试以“多”族字为例,把“多”族字分成具有“众多”义、“大”义、“厚”义、“移动”义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多”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5.
叠体字是汉字当中一种有趣的类型。近年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亦层出不穷,内容主要集中在“叠体字的命名及定义”、“叠体字的形体”、“叠体字的意义”、“叠体字的读音问题”及“叠体字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蕴涵”等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创获甚丰,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各种汉语词典,在援引成语“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出处时都明确指出:“丁”与“个”字形相近,“丁”即“个”之误。文章对两个字的形体演变轨迹以及历代名人应用这条成语上的共识,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丁”字并没有错,同时,否定了某些人长期以来判断上这一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你”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楷书的“你”,从“亻”,“尔”声。“你”是关于人的概念,所以用“亻”表意,但为什么用“尔”做音符呢?根据所见资料,“尔”的繁体是“尔”,有的认为它像是络丝的架子,有的认为是幕布的样子,还有一些别的意见。从汉字的形体演变来看,王羲之的草书“尔”与“尔”极其相似。或者把“尔”的上部略作规整,也就成了“尔”字。“尔”字的形体来源暂还无法确定,但它还有另一个形体,写成“”,这个字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尔——小人,在我黑眼仁里的小人儿一定是你。“你”字的读音来源,可能与“尔”有直接关系。古汉语书中无…  相似文献   

8.
陈阳 《文教资料》2013,(26):17-18
由一个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同族字,字义相通,读音相近或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密切联系.从字族角度对文字进行分析,有利于摸清文字孳乳分化的脉络,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文以“高”族字为例,把该族字分为具有“高,与低相对”义、“年长、位高且尊”义、“厚、长”义、“高温”义的几组字进行讨论,力图摸清“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了解《说文》部首的产生及其特点,对于理解《说文》的体例和内容,有很大的作用,部首,是按汉字形体而划分的部类,许慎将结构具有相同部分的字排列在一起,以相同的部分作为部首,例如“赴、趋、趣”等字,都有相同部分“走”,所以“走”成为这些字的部首,《说文》严格按照“六书”的体系,将9353个字的篆文,依照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归类,从中概括出540个部首,部首的确立,使《说文》所收的字各有所属的部首,540个部首可以统摄《说文》全书所收文字,许慎选取一个形体而统领众多的形体,这是对文字学的一大贡献,这有助于人们对字形结构的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一、依据造字法的规律理解词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的构造,有一部分是用形体表示意义的,也有的全部是用形体表示的。因此,根据字的形体来推知字的本义,再进而推知它的引申、比喻等义,这是解释词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如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比”字,从形体上会意为两人紧挨在一起,本义为“挨着”、“靠近”,后又引申为“比照”、“比拟”等.尤其是形声字,在古汉语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如果教学得法,对学生理解词义更是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一书中共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1163字,据统计这些重文中或体约占530余字.《说文》或体字从形体上来研究可以得出其中一部分字是由于形声字的形旁与声旁不同而产生的.文章将通过对这些字的分析,找出《说文》中这类或体字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是由于声符读音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2.
繁简字是从汉字生产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的。甲骨文,金文存在大量的异体字,记录一个词的字有的多达十几个,几十个形体;这么多的形体不可能繁简度同等,必然有的字“笔画”多些,有的字“笔画”少些,这样就构成了繁简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尤其是官话区有作雄性讲的用法(限用于家畜),但“牙”并不是本字,本字应是“豭”。“牙”取代“豭”,与二字的读音相近及语音演变有关,还与二字的形体及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心理有关;时间在元明之际。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富有表现力的短语。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其结构形式一般不能随意更动,一字写错,就会影响文意的正确表达。成语中易错字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形体相近、音同或音近致误成语中有许多字,不仅形体相近,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写错。现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1“不胜而走”误作“不径而走”《’97全国卷)“不胜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胜骨”的“胚”川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  相似文献   

15.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16.
浅说通假     
通假字是通用字与假借字两个概念的简称。通用字,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可以通用的汉字而言。它包括异体字、古今字、同源字、繁简字。异体宇,这很好理解。几乎每个汉字都有两种以上的写法,象“杯”字可写成“盃”“桮”“杯”三种形式。有的汉字甚至多达二十多种写法。如“炒”字,竟可写成“(鬲芻)”“煼”“(取火)”等三十种形体。异体字的通用是不须赘述的。古今字,是汉字发展史上先后产生的通用字,如“县”就是“悬”的古字。“县”在金文里的形体,正象一颗人头倒挂在一根木桩上,造成悬挂的样子。以后有了郡县制,“县”又表郡县的“县”了。后人为了区别“县”的这两个意思,于是在“县”字下加个“心”,写成“悬”,用以专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字字符“‘朿’与‘束’”“‘东’与‘■’”“‘巿’与‘市’”,在形体上非常相近,以致人们在书写过程中易混易错,尤其在汉字教学中较难分辨。本文根据这些字符在合体字中作构字部件时的区别性特征,分别对其间区别做了探源讨流式的分析探究,希望能为中小学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诚斋诗中有多处、多种“催”字诗。“催”字集中反映了诚斋体的特色:活、新、奇、趣、真、深等,此可谓一种“催”性和“催”趣,它不仅促生出一片鲜活而灵动的诗歌之境,并进而深入生动地营就了一种亲密而广大的物我关系与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9.
释“喜”     
分析了“喜”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为上“ ”下“口”的上下结构。“喜”字为会意字,其形体表示人们在面对具有浓烈喜庆色彩的鼓时发出欢乐的呼喊声。“喜”一词的上古音本身即;为人们在欢乐时发出的愉悦赞美之声。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在记录汉字的同时,必须根据词义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形体的汉字,彼此之间不能变换。例如,才能的“才”,就不能写成材料的“材”,也不能写成裁剪的“裁”。但是,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却存在着与上述相反的情况。一个词可以用该用的这个字,也可以用不该用的那个字。例如,清朝蒲松龄《山市》“数八层,裁如星点”中的“裁”按其意义,应该用刚才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像这种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不同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那个字的现象,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