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简要论述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涵义,认为观、照、证、悟是其中最重要的词语,并从直觉思维的角度解说其对象、内涵和特点.文章还认为,与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相应,中国佛教的直觉思维大体上有一个由重"观"到重"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道安“本无”说的具体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勾陈 ,对道安“本无”说内容的辨析 ,否定了认为道安的“本无”说是最接近于鸠摩罗什、僧肇所阐发的般若学“空”义的观点 ,认为道安所理解的“空”从总体而言仍然与魏晋玄学“以无为本”思想的思路是一致的。道安在“本无”说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表明他在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交融过程中是一个过渡性的 ,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佛教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正>雷小山是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创始人及总裁,该集团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战略市场调查公司,为跨国公司、中国企业、私营公司、对冲基金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利。他常在西方主要媒体担任出镜嘉宾或发表文章,2012年出版的《廉价中国的终结》一书曾为国际畅销书。《山寨中国的终结》是他对中国创新发展历程的观察,全书基于5000多次访谈而成,案例详实。  相似文献   

4.
自从公元6世纪佛教通过中国传入日本以后,势力日益扩大,到奈良时代日本成为佛教国家,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变幻无常,虚妄的无常观对日本人产  相似文献   

5.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马大品在我国,人们总把中国文化视为儒家文化之统治。实际上,中国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已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混合体,是这三种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与繁荣。它们之间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大至治国方略,伦理道德,小至为人...  相似文献   

6.
爱,本无对错     
我朋友的父亲邓叔从事的是社会上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专 门替人打官司。故事就是因为邓叔帮一个痛失夫君的女人打赢了一场官司开始的。 一个普通的日子,邓叔接到一个不普通的案子,为一个既是原告又是被告的叫阿妹的女人做辩护律师。阿妹是个韵味十足的半老徐娘,当地的地头蛇对她垂涎三尺,一直想将她占为已有,碍于她的丈夫而无法得逞。于是,地头蛇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阿妹的丈夫勒死。事情败露后被阿妹告上法庭,而地头蛇仗着有钱买了个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佛教的文化特征与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形成于印度,发展于中国,影响及世界。但中国佛教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或形象外观方面,都与印度佛教有较大区别。印度佛教由原始的小乘教,中经分化后的部派教阶段,然后发展形成为大乘教.在大乘佛教内部,又分为中观派“空宗”与瑜伽行派“有宗”两大派别,它们分别凝聚着印度古代文化的智慧,达到了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的顶峰。但是,当这两家佛教思想先后经由姚秦罗什大师及唐代玄奘法师分别翻译介绍到中国,并相应创建形成“三论宗”与“唯识宗”这两大中国佛教教派时,却未产生大的影响,也未获得如印度那样有着较长时间的独立发展。反而倒是那些在印度影响不大的佛教经典,诸如《涅槃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却甚受欢迎,而且,以其为据所相应建立的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佛教宗派,均有着大的发展,其流传影响也甚为久远.  相似文献   

8.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已有将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佛教在中国的长期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一 佛教是传统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公元前3世纪时开始由印度向外传播,约在1世纪左右向北经由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复由中国再传入韩国、日本、越南等国。 韩国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两国人民交往中凝成了深厚的友谊。宗教文化是两国传统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佛教作为文化交流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王梦 《文化学刊》2015,(2):197-200
近年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其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借助福柯的微观权力说,解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权力来源,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与山水诗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山水诗的兴起张松辉意到李白诗的主流也是包含了爱国热情的。对照一下和李杜同时的几位大诗人王维、高适、岑参的诗,就不同了。他们同样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王维被俘投降了安禄山,而在两京收复之后,虽曾受到宽大处理,然已“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3.
"本无空寂"思想是苯教初期的宗教理论之一,代表了藏族先民由原始宗教观念逐步形成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而春秋时期的老子在对"道"的概念作出阐述时,所存在的"无-有"思想与其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根据宗教观念的发展这一脉络,结合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简要比较两者异同。  相似文献   

14.
外来佛教向中国佛学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佛教向中国佛学发展刍议傅京生目前有学者认为,佛教融化于魏晋玄学之后,才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然而,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因为隋唐以后,佛教以及中国佛学的宗教义旨并没有改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虽然走上了华化之路,但,它一直在寻找独立生存的土壤。此外,...  相似文献   

15.
金信 《文化交流》2002,(4):14-19
2002年1月18日,我从仁川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飞临南京上空,一场瑞雪覆盖了古城,风光无限,我的心情也如这白雪一样清新平静。此前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劝我不要再这样忙碌,我告诉她,我到南京是会会老朋友的,她听了立刻赞同。这是我的第40次中国之行。  相似文献   

16.
七塔寺是宁波地区四大寺院之一,曾经在我国近代佛教史上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当代著名的佛教领袖释太虚、释圆瑛、释寄禅、释道阶、释谛闲、释宝静等人都与该寺有着很深的关系,并且先后在此担任过一定的僧职,或者在这里讲经著疏.本文旨在对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有关振兴佛教和佛教教育的思想加以研究,并借此以明他与近代社会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艺术表演史,是一部不断变化的历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戏曲表演艺术还是在“说”、“唱”及参军戏、木偶戏之类的层次上进展;而真正形成“戏曲”这一综合表演形式,还是从宋元时代开始,通过不断的整合,改进、演变而逐渐演化而成的;其经历了一个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8.
当代浪漫主义的终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浪漫主义的终结李庆本中国当代美学是从1976年开始真正确立的。从整体上看,文革“伪古典主义”的解体,导致出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新时期对峙发展的局面,前者的产生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标志,后者的产生以北岛写于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时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1920年初,著名佛教居士李隐尘,在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中国办的教会大学——武昌文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作了一个演讲。作为中国佛耶对话史上的一个瞬间,折射出在经世救国的大前提下,从近代到现代整个佛教的变革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阐述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最后又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际,讨论分析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旨在全面了解与掌握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深入研究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并从中提炼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