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男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数码宝贝卡片、粘粘纸等小玩意到幼儿园里来。一下课,几个人便凑在一起大呼小叫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连上课、午休的时候也不闲着。尽管我多次强调上课、睡觉时不能玩,可有的孩子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活动的有序进行,我常常把他们这些“宝贝”收起来束之高阁。嘴上说过后就还给他们,可事实上几乎没有算数过。又到睡午觉的时间了,见锋源手里还拿着几张卡片,我便准备把卡片收起来。可锋源边把卡片拽得紧紧的,边用恳求的眼光看着我说:“我自己把它放在抽屉里,行吗?”“不行。先给老师,下午再还给你。”我厉声说道。…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在玩一个体育新游戏--木头人.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准哭,不准笑,不准说话不准动."随着琅琅的儿歌声,他们的兴致越来越高,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瞧,他们有的在开枪,有的在跳舞,还有的把一条腿抬得高高的,虽然有点儿摇摇晃晃,但还是坚持着,真了不起!我乐滋滋地欣赏着他们千姿百态的表演,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相似文献   

3.
一 1999年1月到2月,美国洛杉矶北岭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教育领导人"研修班,我有幸参加赴美研修考察.在美国,我看到了从不曾看到过的教学的另一样"面孔":教室里,各种肤色的学生三五成堆地在"玩"--把一根根吸饮料用的塑料小管,用透明胶布粘成一个个立体结构模型,有的简洁明快,三、五根管子搭成了一个模型;有的复杂,用了十几根管子,甚至更多.看着叽叽喳喳的学生,看着教师笑眯眯地不言不语地在学生中转悠,看着学生的课桌上竟然没有一本课本,我心里想:这是上课吗?通过翻译,在教师那里了解到,这确确实实是在上课.待学生做完了,还要将一个个模型从楼上往地上丢落下去,看谁的坏了,谁的没有坏.再来探讨为什么有的易摔坏,有的不易摔坏,进行"结构与牢固性"问题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上课前,我提前来到教室,远远地就发现孩子们有的倚在窗户旁,有的蹲在走廊里,兴致勃勃地玩陀螺.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经听说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教师通宵达旦地玩麻将,第二天行色匆匆地赶到教室上课,看到黑板未擦,该教师竟然脱口而出:"这次谁坐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听后不禁愕然.无独有偶,《人民日报》曾载文反映某校教师玩扑克、搓麻将进行赌博,连上课都忘记了.还有报纸也曾披露,某校有一位教师拾到学生遗失的钱,并且是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拒不归还,在饭馆里一顿就挥霍殆尽.  相似文献   

6.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相似文献   

7.
姜琳 《河南教育》2007,(9):27-27
"报告老师,郎威上课玩卡片!""报告老师,刘金浩拿我的铅笔!""报告老师,刘亚超和郭杰说话!"……这是我给二年级孩子上第一节课时的情形,他们不停地打小报告,真让人哭笑不得.课后,我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杜绝孩子们上课打小报告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8.
一天,幼儿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球宝宝",到户外的平地、草地、鹅卵石路上快乐地玩了起来,他们有的用手推,有的用手拨,有的用脚踢……突然,有几个幼儿不小心将球踢进了沙池里,正当他们跃跃欲试地想走进沙池里去捡球时,我的脑子里马上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这一情境,给幼儿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9.
何妙玲 《教育导刊》2005,(11):29-32
一、引子 前段时间,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电视中的各种游戏节目.有的谈到"百万富翁"中的问答题,有的说到"超级变变变"中那些维妙维俏的扮演,有的还讲到"岭南开心果"中有趣的模仿游戏……这时,宇潇提议:"老师,要不我们班也搞一个类似的游戏吧,大家可以在游戏中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跟谁合作就跟谁合作,那该多好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连几次的"公共汽车"游戏中,总觉得孩子们玩得有些被动,不能自己设计情节,丰富游戏内容.我怎么指导,他们就怎么玩."是不是孩子们不喜欢玩‘公共汽车'这个游戏了?"我不禁这样想.  相似文献   

11.
沙池内外     
玩沙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他们有的像厨师,用模具扣制着各色点心;有的像建筑师,挖掘着隧道;还有的像战士,在用小铲挖着战壕……我在沙池外巡视着,生怕这个乱撒沙,那个抢东西.忽然一声尖叫:"小华抢了我的铲子,老师!"还没有等我开口,又噘着嘴跑来一个:"老师,军军把我挖的洞踩坏了."我连忙启发这个,安抚那个,可告状的越来越多.经过反思,我醒悟到,站在沙池外面的我,是在按成人的想法,以教育者的身分去指导儿童,让他们的活动符合我的规矩和要求,是因为我的"警察"角色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使他们不会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晓华 《教育文汇》2009,(4):44-44,33
河南电视台《少年火力王》的播放后,学生都玩起了悠悠球,只要一下课,随处可见悠悠球在学生手中旋转。有的老师抱怨说:“学生都玩疯了,连上课都在摸悠悠球。”有的老师干脆下命令:“不许在学校玩悠悠球!”但我倒觉得不必太在意他们玩,这一玩不正是习作的好素材吗?  相似文献   

13.
"魔术"止哭     
已是小班开学的第二周,以王琛为首的几名幼儿来园时仍大哭不止.为了让他们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我找来了几张白纸对他们说:"你们谁不哭,我就变魔术给谁看."一个孩子听说变"魔术",马上不哭了,好奇地看着我.我学着魔术师的样,神秘地抖了几下纸,然后将纸按在墙上,嘴里不断说着"变",手里很快地叠出了飞机.我又拿出第二张纸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让老师给你们变什么?"有的孩子说小猫、有的孩子说小鸟、有的孩子说小狗,还有的说军舰等等,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叔叔和阿姨星期六都要去上班,一大早就把弟弟妹妹送到我家里来,让我来带他们玩。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玩老师教学生的游戏,好吗?”“好!好!”他们一听说有得玩,自然十分开心。准备了一下,我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我故作威严地喊道。妹妹  相似文献   

15.
案例:"我把老师杀了!" 一堂语文课上,一位老师正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中的一篇短文:古时候,一个人背着大包袱骑着毛驴赶路,路边一个人问他:"你怎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那个人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还能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这时,上课的老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那人究竟傻不傻?我真没想到.问题刚一提出来,教室里面就像开了锅似的,有的学生大声说那人傻,有的学生更大声的说那人不傻,简直是在比声音大小.这时,这老师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有了说话的欲望,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来一场辩论赛,正好进行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一、蜷缩着身子,舒服吗 教一年级的孩子们在田字格里写字,大部分孩子都能把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可有些孩子就状况百出了——在他们笔下,有的字把胳膊伸到了格子外面,有的字则像个胆小鬼抱着头缩成一团. 熊音就是那个把字在田字格里写得缩成一团的孩子,而且她的字都蜷缩在四分之一的田字格里. 下课后,我来到她的座位上,说:"熊音,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 她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我用粉笔在她的凳子上画了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把凳面变成了田字格.然后,只许她坐在凳子的四分之一格子里,不能超出线.我说,这样坚持到上课就有一份礼物送给她.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人玩的划拳跟中国人玩"石头、剪刀、布"差不多。划拳自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就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游戏在学生中很流行。别以为他们是在玩游戏,他们主要用来选"班干部"。在日本,无论大学还是小学,人人都是班干部。在他们的中小学里,每个班里都有班长、摆放桌椅板凳管理员、分饭管理员、扫除管理员等"干部"。但有一点,他们不需要选举,也不会由老师任命。有的干部是通过座次轮流担任。比如班长,他主要负责在上课前和下课后叫起立,向老师敬礼:摆放桌椅板凳管理员负责每天上课前将桌椅板凳摆正:分饭管理员负责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语文教材和教案来到任课班级,见到了这样的场景:教室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有的躺在课桌上睡觉,有的坐在座位上玩手机,有的在嬉笑追逐……我张大了嘴想去提醒学生认真听课,可是喉咙里却发不出一点声音——这是我的一个梦魇,语文教学上的一个梦魇。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语文教材和教案来到任课班级,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正襟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课桌上摆放着书本,脸上露出期待渴盼的表情,我欣喜地看着他们,开  相似文献   

19.
"上课!" "起立!" "老师好!"我没有回应他们,因为有几名学生仍然低头在做课前准备,我等了几秒钟.他们似乎并未察觉,于是我以平和的口吻问:"有的同学在低头做准备,难道你们是这样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吗?"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西子姐姐,你好! 我有一个困难,请你帮忙开导一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班里面就好像没有人理过我.我自己主动去找他们玩,他们也不睬我.我在学校里虽然交到了许多朋友,但他们也不怎么陪我玩,我也只能待在窗前发呆.我在幼儿园里还算活泼开朗,可一上小学就觉得自己在班里就像空气一样,大家对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且很容易被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