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讲一个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但不记恨对方,反而对此人施以仁德,这就叫做“以德报怨”。这样的胸怀和修养是人们所称赞的。“以德报怨”出自于《论语》,孔子主张仁德,是孔夫子教导我们这样去对待伤害我们的人吗?其实孔夫子的观点和立场并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成语"以德报怨"的来源、意义入手,分别用儒家、道家、佛家视角,来具体揭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成语"以德报怨"的来源、意义入手,分别用儒家、道家、佛家视角,来具体揭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相似文献   

4.
《论语》英译史上,不少译本中存在误读现象。《论语》英译中的误读可分为两种: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前者是因为译者中国语言和文化水平有限造成,后者则是因为译者为了达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而有意为之。不管是无意识误读还是有意识误读,最终造成译文和原文相差甚远。在以后的中国文化外典籍译中,应该尽量避免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5.
《论语》的文本特点,给后人随意解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然而用公理化的方法去诠释《论语》,则可以看出很多解释都是误读。例如朱熹《论语集注》以“天理”取代“中庸”,以“忠君”取代“德政”,都是误读的典型。这就显示了公理化诠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时间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其核心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相似文献   

7.
“以德报怨”这一人们熟知的成语,历来被人们理解为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即把恩惠施于跟自己有仇的人。  相似文献   

8.
《误读》一文,可谓惊心动魄,振聋发聩。坦白地说,我教了整整26年高中语文,这篇文章已教过多遍,但可悲的是我也一直这样误读着,误教着!从这一悲剧事件可以引发许许多多严峻的思考,但我能够说明白的,恐怕只有我对自身语文教学的反省。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吉林)》2005,(3):61-62
2005年1期《教育学报》发表了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一文。作者认为,要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借用西方视角对中国教学问题的误读误判。而中国教学实际却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主要特点、表现方式等,对于它误解的主要原因是表象的误导和认识的不够深入。“垮掉一代”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社会的批判和抗议,是其进行精神探索的特殊方式;同时“垮掉”的译法容易影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垮掉一代”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借鉴之处;“垮掉一代”是一直存在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等人掀起的反孔思潮,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于清理传统因袭中的负面因素和接纳、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中精华部分是有极大裨益的,但他们对儒学有着一些较明显的误读倾向。这首先表现为化、剥离孔子伦理学说的某些特定内涵,其次表现为简化、回避有伦理学说的复杂性。究其原因,与“五四”反孔思潮的历史前提、知识分子焦虑愤激的心态有关,此外,进化论的哲学观念也是引起误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8,(2):11-11
季羡林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病榻杂记》中称“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三顸桂冠指的是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孝的地位意义”、“行孝之法”和“孝的教化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孔子的“孝道”。  相似文献   

14.
旷玉妍 《考试周刊》2011,(73):29-30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及其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它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流传至今影响后世。其中“仁”的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全过程.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仁”不仅体现了孔子对道德及人文精神的关注.而且展示了孔子仁爱、博大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新课标中的“对话”理论理解不够正确,从而导致学生“误读”课文:一是用“教学对话”代替“阅读对话”,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二是用“外显的对话”代替“隐性的对话”,放弃了纠正“误读”的责任;三是对“对话”理论过于迷信和盲从。正确理解了“对话”,才能力避学生“误读”。  相似文献   

16.
杜立英 《文教资料》2014,(17):155-156
文章结合国学经典教育进课堂的实际,对“学而时习之”误读的现状、缘由进行了分析,对该句进行了正确释义。作者认为,流传了数百年的“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复习”这一解释是错误的,错误的源头来自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这句话正确的解释应是:“学习知识又时常实践”,本文对这一解释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论语》开篇首句的误读对小学生的误导尤其严重,应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辨正。较阐述了辨正的重要意义,对辨正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忠恕”原是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个人理解和阐发,王弼结合魏晋的时代风尚和重“情’’思潮,对孔子、曾参的“忠恕”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通过对“一以贯之”的“贯”进行辨名析理,为先秦儒家伦理注入了玄学新义。王弼以“情”释“忠”,用宇宙人生之共同本性——“情”联结“忠”、“恕”,对宋朝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诵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读错,有的是理解性原因,有的是知识性原因,而有的仅仅是因为没有看清楚。据此,可以把误读分为理解性误读、认知性误读和视差性误读。  相似文献   

19.
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生本对话的主要途径,又是阅读教学的归宿。于是,读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朗读声、引读声、表演读声,声声悦耳。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误读现象难免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因势利导,将“误读”转化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化“险”为“夷”,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20.
这是在一个钟表纪念活动中颇有意思的场面:在镁光灯下,陈道明扬起左手手腕,露出蓝色的名表,微笑地对周围的人高声说道:“都买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