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当老师引导学生解读某个重点词语,而学生一时说不出意思来的时候,老师总会习惯性地说一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该说,这句话本没有什么不当之处,这样的引导既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时间,又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法。可问题是,当老师说完这句话  相似文献   

2.
观点     
请为"5·12"那些逝去的教师立碑中国网如果地震早来一点点,那些已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就本该走在来学校的路上,那该多好;那些已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他们也同样走在路上,那该多好。可是,当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时,人民教师,只能义无反顾地保护学生,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边缘生"并不是学生本身的标签,而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中逐步地为他们贴上去的.当他们高举小手想发言的时候,老师视而不见;当他们没有完成如山的作业的时候,哪怕只有一道是错的,也会遭到指责;当他们的成绩一败涂地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的嘲笑更让他们无地自容;当家长会上,老师"狠铁不成钢"地当着家长的面宣布成绩的时候,他们的一点自尊被彻底击碎……自信心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被考试、被批评、被打骂消磨尽了.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体验不了学习的成功,享受不了学习的幸福,自信又会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4.
<正>常有老师羡慕地说:"当信息技术课老师真好,学生上课积极性那么高,课后又不要批改作业,真是幸福又轻松啊。"然而,随着江苏高中新课标的出台,有许多老师发出这样的感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课堂以老师传授、学生听讲为主要模式,其弊端是高压的满堂灌,老师滔滔不绝地演讲,学生却昏昏欲睡不知所谓。学生被剥夺了主动性,只能被动"填鸭";老师教得吃力,一节课自弹自唱,声嘶力竭。学生不爱听课,老师怕上课,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语文"便成为了"既耗心神又难见长进"的学科。语文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锤炼浸润,潜移默化的学科,如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多教少学"、  相似文献   

6.
有资料表明:学生仅靠阅读来学习,只能记住10%;仅靠听老师讲,只能记住26%;如果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90%能被记住。可是,在数学课上对口语表达重视不足,要求也不严格又缺乏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语言"重复、罗嗦、拖沓"现象较严重。口语表达不只是语文课堂的"独角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准确、完整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刘玲玲 《中小学电教》2010,(11):160-160
<正>一、由"高"到"低"的转变老师都有一个共通的"毛病",就是会对学生高要求当学生达到要求了,老师又会提高要求,如果学生达不到呢?就大发雷霆,觉得学生不听话、不上进,弄得自己脾气越来越坏,见到学生也是越来越讨厌,进入了恶性循环。个案1:  相似文献   

8.
<正>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课上发现学生吵闹违反课堂纪律,要制止维持课堂纪律,却苦于叫不出学生名字只能手指着某位学生说:"你闭嘴。"可是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课堂纪律反而更乱。于是教师气急败坏地扯着嗓子高呼安静,学生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那场面怎一个乱字能说得清,还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站在讲台上专心地给学生讲课,可下面有学生没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观摩一些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学生较出色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后,总是可以听到老师鼓动性的话语:"回答得真棒,掌声鼓励""你真棒,表扬他"……每每学生听到老师此语一出,立即心领神会,整齐地鼓三次掌,并且伸出大拇指转向被表扬的学生来一句:"你真棒",然后又正襟危座,这种现象在一节课上往往要反复多次出现.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而当下多数老师的预习作业总是千篇一律,学生又只能是机械、枯燥无味地应付任务。笔者认为,课前预习应该与兴趣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乐学,预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岳华 《中国教师》2009,(Z1):398-398
<正>有次听老师讲《祝福》,当问到祥林嫂为何反复诉说阿毛的故事及鲁镇人的反应时,有学生不加思索地喊"她神经病,唠唠叨叨,鲁镇的人早都听烦了。"主讲老师也没有引导。这个场面让人不寒而栗,一个女人两次成为寡妇,又失去儿子,被大伯收走房子逼出家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上,学生们变得活泼了、大胆了,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在听课调研中,时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几乎全班的小手都高高举起,同时伴有"老师,我来,我来……"的嚷嚷声;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爆发出叹气声,随即便垂头丧气;更有甚者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如此种种,不由得使我们思考学生的教育及学习习惯等问题,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中,常发生这样的场景:每堂课、每节自习,老师总是特别关注几个学生,看他们是否在搞小动作或看小说玩游戏;每次找学生谈话,都有几个头痛的对象;每次外出活动,总要叮嘱几个特别放心不下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会"捅娄子"。当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当老师心烦意乱时,老师就会怒火中烧,对学生一阵数落和批评。过一段时间,同样的错误学生一犯再犯,老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一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王老师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作业。当改到海明的作业时,王老师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填得满满的。于是,王老师打趣道:"海明啊,你的字该减肥了。"改到江涛的作业时,看到他的作业本被涂改得乱七八糟,难看极了。于是,王老师又随口说道:"江涛,给你的作业本美美容吧!"课后,几个调皮的学生把王老师围住了,"王老师,你说话真好玩,如果你总能这样批评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正>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教学效果是明显,但是有多少学生懂得这样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又有多少学生在离开如牢笼般的学校后能长期坚守应有的行为准则?钢铁手腕敌不过"爱"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印记。军事化的管理方法只能让他们身体外在受到规范,但真正的爱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他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忘记自己半夜偷偷跑去网吧被班主任发现后"爱"的责骂;不会忘记去老师家吃的"爱"的水饺;不会忘记丢钱包后老师送来的  相似文献   

16.
姚莉 《海南教育》2013,(12):53-54
<正>随着学生主体精神的重唤,许多教师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以学定教"的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走进一线品德老师的课堂,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教材,他们仍然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一些老师把教材当做"圣经",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只能索然无味地听。更有甚者,将品德课程看成为看图说话、看图说文课,偏离了学科应有的教学轨道,致使学科特点全然丧失。也有一些老师打  相似文献   

17.
那天听广播说,某城市一所小学学习科技教材时,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鱼的内脏结构的认识,让学生回家解剖活鱼。有一个学生拿着手术刀,吓得脸变了色,手发抖,不敢做实验。于是,家长便找学校、找教育系统领导,后来又找到电台,说老师不应该让十岁左右的孩子做这样"残酷"的事。老师说这是教材上的内容,不仅家长说教材未必完全正确,就连电台也说教材不是金科玉律,不能当教材的奴隶,不能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实验,大有找到教材的编辑问是非之势。近十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越来越多的人又只能从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抱怨素质教育不见成效,只是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地  相似文献   

18.
杨越涛 《班主任》2014,(7):58-58
正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赶忙找一个当幼儿园老师的学生了解情况。在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我问道:"老师们的水平都还好吧?""没问题,都是学幼教的,最年轻的也教了三四年了。"我又不放心地追问:"老师们的脾气怎么样?会不会经常斥责学生?"话一出口,我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心头突然一阵疼痛。学生也愣了一下,说:"不会的,老师们都很喜爱孩子。"然后,她开始向我详细介绍每个老师的情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神圣而又崇高的。当老师犯了错误,作为学生的你。是选择沉默,还是勇敢地站起来指出老师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20.
庄美秀 《中国教师》2009,(Z1):421-422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或是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或是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些都是在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会倾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