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凤铎  李明 《林区教学》2013,(1):119-120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最早用来治疗遗传、癌症、慢性肾衰以及其他一些炎症引起的的贫血症,随着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机制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神经系统以及器官保护、心肌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发展的历史及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EPO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滥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肽类激素,维持着血液中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Hb)的稳定状态,是红细胞的主要调控因子.重组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静脉注入血液与体内自然生成的EPO极为相似,能提高耐力运动员的VOmax和载氧量,从而增强运动能力.但滥用此药,会给身体正常的运动员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EPO倍受体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EPO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滥用进行综合阐述,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EPO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发现史、化学本质、产生部位、生理功能、作用机制、产生调节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红细胞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鉴别中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为多发因素所致,主要机理为肾脏不能产生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 EPO)的应用可迅速纠正贫血,使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心功能改善,运动量增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rHu EPO价格昂贵,治疗过程中会发生诸多副作用,故如何正确、适量、有效地使用rHu EPO是临床应用的关键。1 rHu EPO的临床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能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广泛被教练员们所采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含量,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为此,该文将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加以综述,以便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时,谈到了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人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那么血红蛋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多能造血干细胞→单能造血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可见,红细胞的发生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在红细胞的发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一、成年男女红细胞数量差异的原因 正常成年男女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均比成年女子多,而这种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以前并不存在,故推测雄性激素与红细胞生成有关。实验表明,注射雄性激素(睾丸酮)给阉割后的小鼠,可以刺激红细胞的生成,而注射雌性激素则无效。临床上也看到,伴有雄激素增多的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的病人,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均超过正常。相反,雄性腺机能低落的病人,红细胞数量减少。关于雄激素刺激红细胞生成的作用,有直接或间接两种。前者是雄激素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使有核红细胞加快分裂,DNA和血红蛋白加快合成。后者是雄激素作用于肾脏或肾外组织,使其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量增多。 二、无核的红细胞中有无蛋白质合成? 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产生的,人体或哺乳动物初期的红细胞是有核的,随着细胞的发育,到成熟时其核就消失了。在红细胞发育的初期阶段,核内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中,指导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着细胞的发育。当核消失后,这些RNA在细胞质中仍能存在一段时间起到一定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核的遗留作用”,这种作用使无核的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还能维持蛋白质合成代谢。但是,RNA在细胞质中会逐渐地降解,当细胞质中的原有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产生于红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分化依次成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血循环。红细胞在红骨髓中生长和成熟时,可发生一系列形态和代谢上的变化。正常成熟红细胞的结构与一般细胞不同,除细胞膜外,缺乏全部细胞器,故其代谢比较简单,但又很特殊。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可从能量代谢,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和氧化还原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抑制物质的存在,红细胞寿命缩短为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透析可消除红细胞生成抑制物质,而使肾性贫血得到部分改善。我院在血透基础上配合输注胎肾裂解液,使肾衰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我们所观察的12例肾衰患者在输注胎肾裂解液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白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学习“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时,谈到了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人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那么血红蛋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多能造血干细胞→单能造血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  相似文献   

11.
小鼠暴露于低压舱(0.42atm,22h/day)连续9天。结果表明,慢性重复低氧后,小鼠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迅速增高,第3天达峰值,其后迅速递减,但直至低氧后第9天,EPO仍高于低氧前水平(P<0.01)。低氧期间,小鼠的红细胞比容持续递增(P<0.01),而血浆容量无明显改变。伴随红细胞生成的增加,EPO生成存在反馈性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李凤 《家教指南》2003,(5):29-31
1.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人体内的铁有60~70%存在于血液中,少量在肉红蛋白中。铁也是身体许多种酶的重要成分。人体内铁的含量随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而有很大的个体差别。铁与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有关。红细胞在骨髓造血组织中形成,形成早期即幼红细胞时,铁即进入而与其中的一种叫卟啉的成分结合为正铁血红素,正铁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当铁不足时,由于正铁血红素无法合成,从而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也无法形成;新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影响幼童红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13.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之一。它通过以尿的形式排除代谢终产物和多余物质,调节体液量和体液的离子浓度,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此外,肾脏还是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合成和释放的器官。现已发现由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十余种。其中研究较清楚的有5种:即,1,25一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前列腺素(PG)、红细胞生成素(EP)、肾素和激肽释放酶。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的钙、磷、水盐代谢、酷固酮分泌、血管舒缩和血压的调控,以及红细胞造血,都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一、1,25——二轻基…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P.61对红细胞的结构表述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不少学生在学了“中心法则”以后,对此提出了异议:既然红细胞无核,mRNA就不能形成,核糖体又怎么能翻译出蛋白质呢?要搞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红细胞的生成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引起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及物质代谢能力下降,影响运动能力。实验研究了低氧暴露条件下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游泳运动员的红细胞参数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探讨低氧防治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一:造血干细胞是一种最原始的血细胞,由它不断地增殖、分化,可生生不息地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血病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引起的,骨髓移植,是指通过大剂量化疗和全身照射大量破坏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后。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尤其是在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的研究领域。当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研究水平的时候,对其受体的研究就被提到了议程上来。由于EPO的表达在各项研究中并不一致,引起了很多争论,现在更多的研究是试图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即由EPO的受体表达来确定高原训练最合适的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但是,非红细胞生成素因素在发病中所居地位,则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4年来所诊治的CRF贫血患者做了骨髓象分析、铁代谢及血清叶酸(FA)和VitB_(12)测定,以求对造血物质缺乏因素在CRF贫血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较清楚的看法,以便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但是,非红细胞生成素因素在发病中所居地位,则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4年来所诊治的CRF贫血患者做了骨髓象分析、铁代谢及血清叶酸(FA)和VitB_(12)测定,以求对造血物质缺乏因素在CRF贫血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较清楚的看法,以便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的贫血是临床上经常遇到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健康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数也随着有所下降,且有出现大细胞性贫血的倾向。一、老年人贫血发病原因 1、全身的造血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2、早幼红细胞到七十岁时个人差异很大,至八十岁时则明显的低下。 3、老年人的活力降低,男性激素分泌低下等,为红血球生成素产生下降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