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中遇到诸多困难的时候,然而在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称号的泰山脚下,泰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一组数据也许能勾勒出学校近10年来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我非常感谢邓小平先生,他让我成为一个幸运的人.1978年,他推开一扇叫"改革开放"的窗户,让新鲜的风吹了进来,那一年,我12岁.我一直认为那是个美妙的年龄,一方面1978年前的那些事对我影响不深;另一方面.我刚刚有了认知世界和生活的眼光.如果说1978年是一条发展的河流的源头的话,那么,我不过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条小鱼,我在这条伟大的河流里游了30年.我没有深刻地把握这波澜壮阔的30年伟大意义的能力,我只能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愿它也能折射出这30年的美丽之光.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家庭是一朵朵浪花,那么,社会便是一条由千千万万朵浪花汇聚成的河流,而我,则是一个河流中跳荡、浪花里歌唱的音符。自然,没有浪花的温馨,便没有音符的幸福;没有河流的美丽,也就没有音符的快乐。也就是说,没有家庭的和乐,便没有  相似文献   

4.
黄河绝唱     
专题当我们亲眼看到这样一条河流,这样一条不仅仅提供水源、也以自身的健全和澎湃向人类提供文化和审美享受的河流,这样一条不仅仅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孕育着未来和希望的河流,这样一条亲近着我们、滋养着我们、愉悦着我们的河流,我们会说:这正是我们想象中的生命黄河。——题记第一乐章黄河——自然之美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成“几”字形,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从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具有丰富多彩和极为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这不仅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源核心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英文公示语对该地的对外旅游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例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共同财富。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遗产全部5个类别的遗产,这在《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中是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故宫;世界自然遗产,例如九寨沟;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例如泰山;文化景观遗产,例如庐山;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例如昆曲。——摘自《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11月被  相似文献   

7.
诗海彩贝     
桥河流上系的一条腰带大海弄潮儿的游泳池小溪大海的一条条精辟注释烟囱毁灭自然的一尊尊大炮锚船的根废墟地球母亲的一份遗产沙漠大地亮出的块块黄牌地平线无可企及的彼岸纤夫一群移动着的山峰流星横空写下的辉煌诗行诗海彩贝  相似文献   

8.
“叮咚、叮咚、叮叮咚”,是什么在唱歌?是甘甜凉爽清澈见底的小溪。它们在欢快地玩耍,它们的胸怀只能容下几只不起眼的小虾和几只不起眼的小鱼。它们中有一条小溪非常羡慕河流,一心想到河流里去。它把这个想法对大家说了。有一条小溪尖叫着说:“噢,天啊,你要到那里去,真是白日做梦。去河流呀,你会碰到许多困难的,我看你呀还是别去了。”可是这条小溪坚定地说“:为了使我的胸怀更加宽阔,我一定要到宽阔的河流里去。”这条小溪离开了家,准备到河流里去居住。它流啊流,流到了一堆石头跟前,它怎么冲也冲不过去。忽然,它想到了一个办法,从石头旁…  相似文献   

9.
用数学眼光看,事物的对称是数学的均衡行为,它表现在自然、艺术、科学、建筑乃至诗歌中. 上面这张照片是世界自然遗产——我国风景胜地九寨沟的一个山坡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在照片中的山坡与山坡在水中的倒影之间可以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照片中的一部分(山坡)与另一部分(山坡的倒影)完全重合,那么这一对象(照片)就被认为是关于该直线轴对称,并且该直线称为对称轴.  相似文献   

10.
编辑推荐:书中愤怒的河流有足够的长度来环绕世界,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冲刷出一条深深的山谷,有足够的气势冲毁整个城镇,再加上有从埃菲尔铁塔那么高的地方跌落下来的勇气,这就是愤怒的河流。  相似文献   

11.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 2 3届会议上获悉 ,中国的武夷山和大足石刻于 1999年底被批准正式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 ,武夷山为文化和自然遗产 ,大足石刻为文化遗产。至此 ,我们已有 2 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 2 3处世界遗产中 ,有文化遗产 16处、自然遣产3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4处 ,分布在全国 1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另外 ,世界上现共有 631处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 ,文化遗产 4 81处、自然遗产12 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 2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又添新成员@陈国治$山东省寿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遗产开发导致的民族文化生态破坏是当前自然遗产旅游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以武陵源为例,从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引发的民族区域社会效应和民族文化在旅游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改变双向角度切入,进一步探讨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和民族文化生态的互动关系,对于维护自然遗产的自然、文化生态平衡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刊中地理报     
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使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4个,这也是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约占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适应自然,是世界近代教育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不仅对近代的教育实践起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现代的学校教育也产生过影响。笔者认为,研究、评价这一原则,批判地吸收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对于激励我们重视教育规律的深入探讨,是有一定意义的。 教育要适应自然,早在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言论中已有萌芽.而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的,却是十七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他在世界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阳敏 《科技文萃》2004,(12):39-43
新闻背景 虎跳峡之争大事记 2003年7月 "三江并流"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滇西北地区平行并流的部分区域,其中,金沙江流域的虎跳峡因海拔不足2 500米,被排除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外.  相似文献   

16.
泰国有一条美丽的河,名叫湄南河。我曾坐着小木船漂过湄南河。这条河流曾给泰国人民带来生活的向往,也给他们带来灾难。因为湄南河两岸隐藏着大量的鳄鱼和毒蛇,两岸百姓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主要包括3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又分3类,即(1)文物古迹;(2)古建筑群(古城、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等);(3)古遗址(考古遗址)。目前,世界上加入公约的国家共有152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554处,其中文化遗产420项、自然遗产1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项。按列入世界遗产的多少,目前排在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一、西班牙、意大利:26处;二、法国:22处;三、中国、印度:21处;四、德国、美国:…  相似文献   

19.
申遗越来越火热,世界遗产及其保护主体的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问题的厘清,关系到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权责、动员和参与性等问题。通过对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背后的理念根源进行梳理,从比较宏观、中观的层面来分析世界遗产地及其保护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人活在世上,与鱼游在水里,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的一生,其实是一条河流,生是上游,死是下游。最欣赏并感动的是:涸辙之鲋,相濡以沫。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流泪的场面:河流将要干涸时,两条小鱼在一个小泥坑里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