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儒家思想中有关舞蹈的论述和汉族舞蹈的特点分析,阐述了儒家思想对汉族舞蹈的中和性、自然性、教化性特点以及汉族舞蹈抒情性、动作性、象征性、综合性审美特征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万舞”是先秦时期一种大型舞蹈。从文字学、人类学、民俗学多角度入手探求“万舞”一词的原始含义 ,可知“万舞”是先民模拟蝎子交配而产生的原始性爱生殖舞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万舞”逐渐由单纯的性爱生殖舞演变成了兼具恋爱、军事、祈雨的多功能的舞蹈  相似文献   

3.
哀牢区域本无汉族。先秦时期,我国内地汉族先民开始移民到哀牢区域,于汉晋时期哀牢区域出现汉族移民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汉族移民以政治落籍移民、战争落籍移民和工商业落籍移民为最多。  相似文献   

4.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薛昂夫对汉族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他的散曲作品犀利的讽刺历史,有着傲视一切的豪放风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观也应运而生。但总的看来,尊夏贱夷、以夷变夏的观点,即汉族歧视少数民族的情况一直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6.
辽阔的新疆维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它的歌舞艺术绚丽多彩。历史上的新疆人民伴随着他们的游牧生活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特别是丝绸之路所带去的商业贸易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农业的出现,使新疆地区的舞蹈出现过历史上最极盛的时期,特别是富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而维吾尔族民间舞训练要素贯穿着整个教学训练体系,有相当高的训练意义。因此,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生活,把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吉林地域文化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区域内多样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及不同民族文化因政治主导而产生的文化偏向和文化融合等,造就了吉林地域特殊的艺术舞台历史,本文整理分析了吉林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并以其资源优势为基础,探讨了特殊地域文化背景优势对东北秧歌舞蹈特色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文化的视角下,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直接引起的从舞蹈的社会文化载体到舞蹈本体的一系列变化。所以,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价值,与舞蹈所表达的地域文化特点的准确度相关。研究将抽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项目: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作为例证,利用田野调查方式分析其变化状态,探索其变化规律。通过研究认识到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常态,重要的是在变化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舞蹈的历史颇为悠久。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发现了舞蹈的乐趣和作用 ,走过了从娱神到娱人的曲折道路 ,为后世音乐、舞蹈、体育和其他娱乐性活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舞蹈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德、智、体是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即使衡量标准扩展到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还是很难看到舞蹈学科的影响。如果一定要找寻舞蹈教育印记的话,似乎可以从美育中找到一丝寄托。从舞蹈教育的这种寄生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教育状态的尴尬和薄弱,而先进的国家的教育现实和舞蹈教育本身的作用却告诉我们,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踏鼓舞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独有的舞蹈形式,舞伎足着珠屣在平放于地的鼓面上腾跃旋转,并分别以身体的各个部位击打鼓面,是一种舞蹈奇技。目前发现的济宁汉画像石中,有两处画像展现了汉代踏鼓舞艺术形象,这两幅百戏图中的踏鼓舞给我们传递了浓郁的汉代舞蹈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舞龙运动在标准化竞赛体系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具有现代舞龙特征的舞龙标准在汉代就已出现。舞龙运动的现代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标准化、竞赛体系标准化、场地器材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四个方面,但在标准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着标准与多元、竞技与传统之间的矛盾。指出,应建立舞龙运动员、教练员技术等级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传统舞龙的竞赛体系,竞技舞龙的发展应以传统舞龙为基础,而传统舞龙的发展也需要在竞技舞龙的竞赛体系框架内加以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玉溪花灯经历了旧灯、新灯、"花灯之乡"品牌确立等发展阶段,它是滇中民族杂居区传统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是中原文化与玉溪当地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与宗教习俗、舞蹈与滇剧及电影等姊妹艺术交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们培养的舞蹈学生训练中,缺乏表演课程的设置,只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而学生的表演方面往往只是通过排练节目来提高,因而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所以,在舞蹈课程中增添表演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50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舞蹈已开展起来,但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教师的水平是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同时,体育舞蹈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制、辅助课程的开设、高校间的竞赛组织也是制约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多媒体CAI技术运用已慢慢渗入高校体育各个科目的教学实践中,但在街舞教学中的运用还没有涉及。传统的街舞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逐渐被淘汰,街舞课教师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学时在做技术动作时很难做到准确示范。多媒体CAI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正好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普通高校街舞教学的实际,探索CAI课件的制作规律和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挖掘出街舞教学中使用CAI课件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在普通高校街舞教学中推广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劲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33-1034,1037
民族体育乐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体育与音乐舞蹈艺术融合中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与舞蹈艺术融合,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与共同的历史渊源;与民族传统习俗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娱乐性;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在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中蕴涵各民族的宗教崇拜;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各民族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民族体育乐舞具有健身娱乐价值;具有教化价值;具有促进交流、培育民族情感和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桂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社会环境里,对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及人的生老病死感到变幻莫测,从而产生一种对能控制各种不可预料现象的超能力的向往,由此而产生的“鬼神崇拜“,这种“鬼神崇拜“主要是通过一个祭祀仪式——巫舞来表现的,“巫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研究和探索“巫舞“的形成条件和文化内涵,对了解和保护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