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厦与向莆铁路的开通对莆田旅游规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莆田市旅游业及其福厦和向莆铁路建设的现状,运用车站数量、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客源规模等指标,定量预测出两条铁路开通将为莆田市带来的客源数量。进而分析了对莆田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行业的规模影响,最后为应对铁路即将开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指出莆田市虽有港口优势,但由于缺乏疏港铁路,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福厦铁路和向莆铁路的建设营运,为海峡两岸现代物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建议莆田市应抓住机遇,科学定位物流业发展目标,凸显海峡西岸的物流中心地位,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物流发展规划,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完善物流发展的软硬件,积极同港澳台和内陆省份合作交流,开拓海内外物流市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铁路交通与东北近现代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东北铁路交通网的形成过程和东北地区铁路建设概况,阐明了铁路交通在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工农业发展及新兴城镇崛起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今后东北地区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路的修建给近代东北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是均衡的。铁路所到之处与铁路不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巨大;铁路沿线不同区域所呈现出的经济发展景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与铁路修建前后东北移民涌入、新交通体系导致的市镇变化和列强殖民地铁路发展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认为芦汉铁路的建设是振兴国力、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战略举措,该路的修建对巩固国防、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风气转变等都有重要作用。张之洞对芦汉铁路的筹建政策、筹款方式、线路走向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芦汉铁路的筹建实践中,张之洞负责统领全局,并且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张之洞对芦汉铁路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1871—1918年是德帝国时期,这段时间内德国铁路交通发展异常迅速,而中国亦开始了独立的铁路建设。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同在于:德国铁路交通建设起步早,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德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私营发展至国营,而中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外资筹资、发展至民营为主。德国开始步入交通科学制度化建设时期,形成初步的交通科学体系;而中国在缓慢地推进国内的铁路里程,为后来的铁路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吉林、长春两市之间的农村地区是清末民初吉林省早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而吉长铁路则是本区城市化进程快速运行的重要助推器。本文依据近年新发现的一些档案、报纸材料,从交通史的视角,深入考察了吉长铁路修建的具体过程,进而分析吉长铁路开通后,对东北地区开展近代交通建设、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吉林省中部地区城镇发展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九五”时期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总量迅速扩大,交通结构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新宁铁路是一条在华侨陈宜禧倡议和经办下,依靠广大华侨和当地乡绅力量建设而成的民办铁路。在资金筹集及修建过程中,陈宜禧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遭遇极大困难。铁路通车运营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明显变化。深入探讨新宁铁路,籍此揭示区域近代化的艰难曲折及铁路交通对于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与石长信是被贴上对立标签的人物,但他们就铁路建设的论述却有同有异:对铁路的重要性,孙侧重于民生价值,石更强调行政和国防意义;对铁路国有,孙侧重于对社会的整合,石强调对政令统一的影响;对引进外资,孙态度更为明确;就修建规模,孙具有浪漫色彩,石更具务实考虑。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通过实际数据能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的熵权法,对福建东南沿海港口航运服务现状进行评价.从数据处理结果来看,符合目前福建东南沿海港口航运服务水平现状,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文章以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发展给高职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在城市群发展中高职教育也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城市群发展,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第0418号台风所形成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对福建省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防御台风需要加强防灾工作建设、加强台风灾害预测、建立防灾信息系统、加强灾前准备和灾后自救、及时进行灾害损失评估、加快防灾立法,以促进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海西建设为背景阐述了海西建设为闽北的成人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促进了闽北各种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也让闽北成人教育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关系更加密切,大批台湾善男信女来福建祖庙进行谒祖,客观上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赞皇县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今后发展上,应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采取"以特养商"、"以农带工"、"工商哺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种养加工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合理分工,统一规划,促使全县经济稳定、快速增大.  相似文献   

17.
明清两代,福建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有了渐进的发展。闽江作为福建最大的河流,在福建古代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闽江上下游的经济往来频繁,商业联系相当密切。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社会风气的差异,闽江流域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城市与粮食以及商业性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化,上下游地区形成了经济功能的划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这种区域经济功能的划分必将成为促进明清时期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韩国政府建设的“信息化村”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达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韩国农村进入了发展新时代。借鉴韩国“信息化村”的建设模式和经验教训,分析了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部分的福建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政府主导、推动示范村建设、发挥院校教育资源潜力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海西建设中,三明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闽中总部经济圈。三明总部经济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密不可分。总部经济可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物流需求并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现代物流业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强化总部经济内外部的协同能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对此,三明可以通过培养现代物流服务意识,建设现代物流交通网络,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总部经济的形成;发展总部经济,做大三明现代物流业规模并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形态,正在与传统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并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但"互联网+交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研究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案和参考标准,导致二者融合的效率低且方向难以控制。通过研究"互联网+交通"的发展模式可知,在促进"互联网+交通"有效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各类系统的大数据共享整合,将大数据用于交通管理中以提供更好的服务,重视政府与产业联盟共同促进车联网的发展,扶持本土汽车产业崛起,增强本土厂商的竞争力,构建针对软件租、约车等新模式的监管体系,平衡各方利益,保障行业发展,从而引导"互联网+交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