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姝丹  胡健  夏晨光 《收藏》2009,(5):73-73
阜新市博物馆度藏一件元青花鸳鸯卧莲纹玉壶春瓶,属于馆藏二级品,不失为存世不多的元青花瓷特色之作。 瓶残高2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4厘米,口残,颈细长,圆腹,圈足稍外撇,足底宽厚。底施釉,刮削不甚工整。圈足边缘露胎,有粘砂。灰白胎,胎骨稍厚,结构紧密。釉汁光润透亮,呈鸭蛋青色。  相似文献   

2.
朱建 《收藏界》2012,(8):60-61
这件粉青釉琮式瓶(见图),高27.8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8厘米。圆口,短颈微撇,平折肩,方体,圈足,足底露胎。通体及底部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器身四周浅浮雕八卦图案,八卦图案为突出的阳文且略长。此瓶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  相似文献   

3.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2,(3):130-130
胭脂红轧道贴塑人物纹粉彩大瓶 高62.5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20.5厘米。花口外撇描金边,双狮耳,丰肩,长腹,圈足。通体胭脂红轧道为底,上贴塑福、禄、寿三星和麻姑献寿人物纹,间饰荷花、鸳鸯纹。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9,(7)
正高30.5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0厘米腹围52厘米桂林博物馆藏此二瓶造型古朴大方。盘口细颈,丰肩圆腹,腹下部略收,釉底,圈足,足高1厘米。整器瓷质细腻,釉色洁白,青花雅丽,图案明快秀丽,格调淡雅。  相似文献   

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06,(10)
读者求鉴:本人藏有一只冰裂纹胆形瓶,高37.5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12.5厘米,清专家鉴定。鉴定结论:圆口,长颈,圆鼓形腹,圈足,通体冰裂纹釉。胎为白色,徽发一点灰黄色。白色胎只能是明清或以后时期器。造型颈部略细,釉面玻璃光略强,特别是胫部釉发红,故此为现代工艺品。  相似文献   

6.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图1)。该瓶器形较小,数十年前,在闽北邵武修316国道挖掘的弃土中,被发现拣回收藏。瓶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5.5厘米,足径3.5厘米,瓶的腹部和颈部可见两道接痕,为三段坯胎制作。该瓶具有元瓷的某些特征,如圈足外撇,足  相似文献   

7.
明万历款青花花篮纹觚,现藏湖北省文物总店。此觚属景德镇窑制品。其造型高大,敦实古拙,线条圆浑柔和。整体造型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盘口唇边、束颈,中部球腹,下部简形至下渐广。足际露胎向斜削且微显窑红,平底无釉。颈中部及肩部各饰凸弦纹一周。通高83.3厘米,口径24.8厘米,腹径25.5厘米,底径26厘  相似文献   

8.
王军  马来富 《收藏》2010,(12):81-81
本人从事收藏已有多年,所涉及品种颇多,尤对铜器情有独钟。以下介绍的便是本人十分喜爱的一件铜笔洗。 此器黄铜材质,口径17厘米,最大腹径22厘米,底径15厘米,高12厘米,器壁厚0.3厘米(如图)。笔洗敞口外撇,束颈,鼓腹,5层台式圈足,底内凹。  相似文献   

9.
1.隋、初唐·盘口瓶巩义市夹津口镇出土巩义市博物馆收藏盘口,卷沿,细颈,溜肩,扁圆腹,饼形足。上承以盖,盖平沿,盖面下凹,正中置一桃形钮,与壶口相扣合。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口沿下及腹部点饰黑彩斑点纹。壶底与盖底来施釉,露胎处可见化妆土。高14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2厘米,盖高2.5厘米。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笔者在成都古玩市场上,集得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张志汤一粉彩小品花鸟四方瓶(如图)。此粉彩小品花鸟四方瓶,高仅13.1厘米,口径3.5厘米,瓶腹部最宽处为7.2厘米,足径4.5厘米。四方瓶口,向下逐渐扩张,至瓶腹部最宽处后,又渐内收至浅圈足,四方底足。正背各为一粉彩花鸟图案,正面花鸟图案左上题款为  相似文献   

11.
一、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高30.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常携琴会友,又  相似文献   

12.
四、玉鼻烟壶玉山林天然形鼻烟壶,高7厘米,最大腹径4.5厘米。鼻烟壶为天然形,顶上有一小孔为口,中空,底为矮圈足。其上雕群峰山石,在山间有猛豹、螭虎、豺狼等,山顶有灵芝。玉材精良,质地细腻,带斑皮。其布局构思随意,浮雕山石突兀丛立,群兽出没。青白色玉间有片片褐红  相似文献   

13.
该洗口径达40.5厘米,足径26厘米,高8.5厘米,板沿,弧壁,广底,圈足裹釉,底部垫烧处一圈无釉,有刮削痕,呈火石红色,支垫痕纤细清晰。外底釉面靠近圈足处有钻具留下的六个浅点,边上还有一个十字形的磨痕,很可能是原先的器物主人铭刻了一些记号,后来器物易了主,新的使用者便有意消除原先的记号。  相似文献   

14.
藏品两则     
青花八卦纹碗此碗口径9.7厘米,底径4.6厘米,高5厘米。撇口,深腹,玉璧形足,底为不挂釉的细砂底,碗外壁施豆青釉,碗内为白地青花八卦纹,碗心阴阳太极图,周饰顺时针方向放射线纹,再饰连绵状朵云纹。八卦纹是瓷器装饰中典型宗教纹样之一。《太平御览》载:“伏羲坐于方坛之  相似文献   

15.
金鑫 《收藏》2009,(10):47-47
这件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高33.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0.4厘米,足径11.3厘米。1973年出土于合肥市明代陈闻墓。据墓志载,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葬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此瓶的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及明初瓷器特征。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收藏界》2013,(5):68-68
此件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见图),口径8厘米,高20厘米,底径12厘米。缺盖,圆口,深圆腹,假圈足,器形周正,圆润丰满,常称之为"西瓜罐"。罐口沿饰一圈回纹,回纹下面为如意云肩纹。主题纹样装饰在罐身两面开光处内,一面开光处内画面绘春暖  相似文献   

17.
宋康年 《收藏界》2013,(8):64-64
清代粉彩瓷的图案纹饰,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其中仕女图也是经常选用的题材之一。这里介绍的一对粉彩仕女图双耳瓷瓶(见图)就是清晚期的典型器物。该瓶体形硕大,高46.5厘米,囗径19厘米,底径16厘米。撇口,曲长颈,双花耳,溜肩,椭圆腹,腹下渐收,矮圈足。腹上一面绘有六个仕女聚集在一棵盛开着鲜红梅花的树下,囗径19渐收,树下,  相似文献   

18.
聂胜  宋康年 《收藏界》2012,(4):59-59
面前呈现的这件粉彩无双谱人物壮罐,尽管是民国时仿明清的器物,但其造型奇特,制作精细,釉润色美,特别是罐上的人物绘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较为深邃的人文底蕴,颇有一种耐人寻味之感。该罐通高31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13厘米。直口,短颈,折肩,筒腹,腹下内折,直圈足。罐盖呈将军帽形,上有宝珠钮,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收藏界》2013,(5):57-59
商丘市睢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高31厘米,腹围80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6厘米,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罐直口圆唇,丰肩弧腹,足胫外倾,圈足。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饰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主题纹饰为鱼纹。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  相似文献   

20.
玳瑁釉盏和黑地白花莲纹瓶,南宋吉州窑烧造的生活用具,安徽省博物馆藏品。前者是1959年由上海博物馆调拨的,后者为1955年安徽巢县宋墓出土。两器皆完好无损,为宋代瓷器珍品。玳瑁釉盏,碗式饮食用具,口微敞,斜直腹,矮圈足,高5.5厘米,口径11.3厘米,足径3.6厘米。通体施黑釉,釉质晶莹,肥厚滋润,釉面呈玳瑁状的黄褐色斑块。近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