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雨如歌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蓦然回首,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已走过了30个年头了。始终萦绕心头不敢忘怀的是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曾给我关心、支持、帮助和启发的许多人、许多事,尤其是《宁夏教育》的各位编辑老师,从我给编辑部投稿之日起,就时时给我帮助与鼓励,是他们为我提供了另一片肥沃的土壤,给了我充足的养料、温暖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生活在湘西北的土家汉子。“文革”时期度过了我最宝贵的学生时代,随着时光的流逝,白发已悄然爬上了两鬓。记得曾有人问大师: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大师答道: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我暗自思忖,我的一生成不了大器,但使用权还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当上了教师,如果不在人生旅途上留下一丝淡淡的痕迹,就会懊悔不已,如同小草虽然没有大树挺拔,但萌动的春意也能给大地增添些许生机。于是,我逼迫自己走上了“研究——写作——教书”的道路。由于我经常看书、收集资料、写作,同事们戏称我“教授”“专家”。我总是付之一笑,要问我在写作上的秘诀,我只能说:我不过是利用了全部星期天和别人娱乐的时间而已。  相似文献   

3.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让语文教学更美丽。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4.
感谢学生     
不知不觉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六个年头了,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年走过的路,最难忘怀的还是初为人师的那段时光。在那段日子里,给我帮助最大的便是我的学生,是他们使我由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谓是雾里看花。靠那么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能做些什么呢!朦朦胧胧地教了几年,搞起了语言文字训练,觉得自己找到了教学之路.上课的感觉好极了。可是又过了四五年,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困惑.在反思教学时常常叩问自我: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6.
王妍 《素质教育》2006,(3):11-11
刚接手一年级班级时,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从抽屉里拿出零食来吃。为此,我曾严肃批评过几个同学。此后的一段时间,上课吃零食的现象减少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04,(10):28-29
在袁卫星的办公桌上搁着一张他新收到的教师节贺卡,贺卡是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原高三(11)班的仲超同学写的。贺卡上说:“您一定不认识我了,但怎么说我也算是您的N分之一个学生吧!毕竟您还教过我两节课。这是我的骄做,但也是我最大的遗憾。您让我  相似文献   

8.
杨洪芳 《山东教育》2005,(29):11-12
我不是教育家,但我在中学教了16年的语文,期间当过普通教师、教务主任、业务校长,也写过几篇自认为很有分量的关于讨论中国教育问题的文章,但是还决然没有向世人张扬我的教育观的狂妄。我之所以以此为题,  相似文献   

9.
牵手     
在我的记忆里,是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度过我的成长道路。在我生病时,是你们牵着我的手到医院治病;在我过马路时,是你们牵着我的手安全地走过马路。你们努力给我营造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希望我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但我让你们失望了。  相似文献   

10.
徐玲 《师道》2004,(9):11-11
上完课,我按例捧着全班同学的日记本回办公室批阅,翻了一本又一本,也没发现什么新鲜的内容。同学们不是写当天发生的事就是轻描淡写几句对理想、对生活的看法。当翻开尹涵的日记本时,我大吃了一惊。她在日记本上画了一幅五彩的画,看得出是古诗《泊船瓜洲》的插图:在浩瀚平静的江面上有一叶小舟,有个人正立在船头,遥望远方,画得不错,画的下方还有一行字:“老师,这次.我的日记可以是一幅画吗?”  相似文献   

11.
我很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虽然我曾经做过农民(知青),做过工人,但那都只是为了吃一顿“饭”,只有教书这一职业,使我感到自己是在做“事”。如果可能,也许我会选择做一个“职业学生”,终身脱产学习——因为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生到研究生,所有现行的学历阶段我都大致经历过了,而且感觉非常惬意——但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无味,如同过了季节的柚子一般。面对这种状况,我尝试了在课堂教学语言上的改变——或采用打比方,或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或揣摩词语、精细品味。或用幽默风趣、饱含哲理、激趣导引、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等来调动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耳濡目染,使之于“细无声处”得到启迪。赞可夫指出:“扎实的细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习的情趣状态的达到”。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那年花开     
某一天,我种了一棵米兰,或许是为了它的翠绿和暗香吧。已经几个月了,一点开花的意思都没有,我全力照料着它,我实在不愿意这棵花在我手里夭折。当我快要绝望时,它忽然开出了小小的花朵。  相似文献   

14.
善待小草     
几天前,一个骤雨初歇的傍晚,我和两个同事在工学院里信步闲聊。她们说带我到运动场看看,因为我没去过,所以欣然前往。出了国际交流中心,有一条正不正、斜不斜的上坡路躺在那。我们顺着坡走上去,就看到了绝美的“画”。那是一片超尘脱凡的绿地。自从到了锦州,还是第一次见到像这样立于土灰色调、车马喧闹之外、傲然存在的景致。我无法用肉眼衡量它的大小,但它的绿已经不亚于朱自清笔下醉人的、将要溢出的绿了。  相似文献   

15.
郭彩霞 《山东教育》2005,(19):32-32
今天一走进教室,我就被讲桌上的两枝桃花吸引住了:桃枝插在一个透明的花瓶里,许多花朵簇拥在一起,粉红色的花瓣那么娇艳。几片嫩绿的叶子夹在桃花之间越发显得生机勃勃。顿时我的心也有点醉了,醉在盛开的春花里,醉在孩子的爱心里。伴随着春天的来临,孩子们便不时地将春天里充满生机的各色植物摆上我的讲桌,有时是几条刚刚萌发嫩芽的柔软的柳枝,有时是几朵散发着清香的不知名儿的野花。今天是谁将这醉人的桃花摆在这儿呢?不必去想,也不必去问,瞧!付嘉航那张调皮的小脸不就告诉我了吗?我们相视一笑,那份快乐就写在彼此的脸上了。  相似文献   

16.
刘俊艳 《双语学习》2007,(12M):145-145
语文是母语教育教学。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索定在这八个字上“着眼目标,求真务实”。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迟到的忏悔——从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谈语文教师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个不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几十年前,因今天的年轻同仁们很难理解的原因,我被迫从高中退学,走上讲台。以后虽读过三年中师,参加过高师函授,但始终没有正儿八经进过大学,文化素养之低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仅仅是纸上谈兵,那是不行的。作为教师,只有走进课堂,走上讲台,面对学生,你才有归属感。因此,思考先行,以研究为依托,以实践为抓手,做一名善于学习、乐于研究、勤于笔耕的研究型教师,是我专业发展道路上十分重要的目标。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也在实践着。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发现在一、二年级打好学生语文阅读的基础尤为重要。由于这个年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有人这样认为:姜广平这个家伙好像并不如他自己所讲的是抓住了两个世界,很可能是三栖的,更有可能是四栖的。他写教育教学论文,写小说,写散文,写文学评论,每一样都写出了样子。年前,媒体上有一些朋友到宁波来,与我交谈时,也问我:广平,你究竟是一个几栖动物?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主题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很耐人寻味。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难免会遇到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此时,如果有人指引方向,有人鼓劲加油,你就会少走或不走弯路,你就会信心百倍地奔向目标。我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导师,她把我的人生轨迹引到了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