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顺保 《科教文汇》2011,(32):82-83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合理的思维训练,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拓宽学生写作的思路。在思维训练过程中,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多角度思维,巧取新角度,写出好作文。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语言的表达能力上,多培养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写去练,在平时习作时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把文章写出新意.然后,把写出的文章有创意的评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以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剑义 《知识窗》2013,(6):26-26
《语文课程新标准》强调,学生必须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抒发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有创意、有新意的作文。本文笔者结合作文教学的经验.就如何从选题和方法这两方面对各年级初中生进行学段训练.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5.
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深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中小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本乡本土,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乡历史文化的熏陶。因此立足本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符合学生写作的规律,也符合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人文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素荣  宋绍飞 《今日科苑》2009,(18):216-2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离不开生活,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走进生活中去,在参与中思考与领悟,写自己想说的,引起写作的好奇心,激发写作的兴趣。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审好作文题目,字里行间要写出事物的特征,还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有顺序的观察,写出童性、童真、童气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直被教师视为畏途,作文写作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写作的素材,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也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探索的热点,本文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角度,从阅读扩展、肯定的评价、关注生活几个层面对中学作文教学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思索。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重点是什么,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多样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应注意学生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刘连祥 《今日科苑》2010,(10):171-17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作文的情绪,乐于作文,善于作文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模仿能力进行训练,如采用改写文故事情节进行写作训练、续写课文故事情节进行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利用课文的角色转变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等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中发现:中国学生常受到固定思维的影响,写出汉语式的英语.文章结合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从英汉思维方式、句法差异的角度对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探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提高写作技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要从激趣开始,注重习惯的养成,加强训练,关注学生的写作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在教材中积累材料,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材料,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在作文中写出真实的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作文的"套板现象"   1、立论方面的问题:人云亦云无新意.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论点的基本要求是鲜明,也就是立场明确,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多数学生在写作时用的都是前人的观点,如"骄兵必败"、"业精于勤荒于嬉"、"忧劳可以兴国"等.这些观点不能说不鲜明,但因为人云亦云,缺乏新意,使用起来很容易犯典型的"观点陈旧"病,难以写出独具匠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训练,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引导性或半引导性作文开始训练,使学生在构思和语法等方面得到指导,又可以自由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作文。  相似文献   

14.
文章缺少鲜明的个性,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许多学生作文常常步人后尘,别人怎么想,他便怎么想,缺少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缺少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同一模式,统一套路,缺少了创作的个性。苏轼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特别是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素材,怎样独创新意,写出胜人一筹的文章来呢?《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现阶段的作文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有些教师过于强调技法,好像掌握了写作技巧,学生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其实不然,要想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教师应从写作基本功抓起,从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抓起。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之后,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生活阅历简单、知识面狭窄,难以写出情感真切,生动活泼的作文。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加阅读量是不二途径。语文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有益的课外阅读。本文从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词汇量、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作文兴趣的角度,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我们总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要想让学生们爱上作文、写出作文,就要设置具体的情境。只有在有趣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教学设计为案例来呈现小学作文的写作指导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詹丹妮 《知识窗》2014,(22):52-52
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有些教师过于强调技法,好像掌握了写作技巧,学生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其实不然,要想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教师应从写作基本功抓起,从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抓起。  相似文献   

19.
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应贴近童心,张扬个性,为其营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写作氛围,是作文教学彰显个性化的根本。引导观察,学会关注,感受童真;体验生活,学会思考,捕捉童趣;阅读欣赏,学会积累,唤醒童情;鼓励练笔,自由抒写,放飞童心;展示舞台,挖掘潜能,树立童"信"。作文教学要立足实际,努力营造呵护童心的写作氛围和环境,积极挖掘写作潜能,才能让充满"人性光辉"的作文伴随学生的童心成长。  相似文献   

20.
郑晓珠 《知识窗》2014,(22):68-6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即作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叶圣陶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没有生活这么丰富的源泉做后盾,又岂会有点睛的神来之笔。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要写好作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内容、写出灵动的作文,就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