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谣言是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字出现之前.口传媒介是社会唯一的交流渠道:但社会发展到了现时代.功能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未能消灭谣言.相反却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郭祎珺 《大观周刊》2011,(29):130-130
市场经济席卷了我过社会的各个层面.是我国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传媒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媒的传统传播方式以及发展状态.使我国的传播媒体各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商业化的倾向.也由此催生了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娱乐新闻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异军突起.使新闻报道开始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娱乐和新闻开始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交织和渗透。  相似文献   

3.
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及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波 《新闻导刊》2006,(3):12-14,31
在新闻界.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近年来出现两个趋势:一是媒体形态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党委、政府及公众对媒体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新闻媒体低俗之风滋长蔓延.有偿新闻屡禁不止.忽视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媒体出现诚信危机等。浏而.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小安     
小安一直都相信,随着人类社会出现的第一天起.骗子也出现了。而随着网络游戏出生的第一天起.各种各样的骗术与骗子也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这个虚幻而又理想的世界中。骗,亦固然成为了一种游戏中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营养不良出现在社会底层。而中国的营养不良出现在社会的中坚阶层,越是高收入、高学历、高层次.营养不良的比重反而越大。  相似文献   

6.
案例报道:强化三个功能,减少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报道作为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传播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宏扬社会公平正义.揭露和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因新闻媒体在案件报道中处理不当而产生负面社会效果的事件屡屡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法制宣传工作的意见》.就如何避免法制宣传出现负面效应等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新闻工作者严格遵守.积极探索化解法制宣传可能引起的社会负面效应的途径和方法.使我国法制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普及法律知识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仅从如何避免刑事案例报道出现负面效应这一角度,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渐反映出来.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广大观众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探索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新途径的道路上.如何运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监督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合理使用舆论监督这一有力武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揭露消极腐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大问颗。  相似文献   

8.
梁灿兴 《图书馆》2006,(1):11-13,17
本文讨论了在近代公共图书馆出现之前,图书馆事业的依附性.指出公众图书馆的出现是图书馆事业在近代获得独立的社会地位的标志,并分析了公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试图探索图书馆事业获得社会独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语言并不纯粹是一种符号系统,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语言的传播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集体心理特征.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镜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全球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效率.使得人们真正跨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与材料资源、能源资源共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式战略资源。信息资源认同为资源,是因为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同可以为人类带来财富。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其缘由无疑是报道的新闻信息真实、清楚.介绍的知识准确、可靠,以致于不少受众习惯于把它作为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读物。但是.近年来有些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却辜负了受众,出现了以下九类不该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艳 《声屏世界》2005,(5):41-41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主持人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社会制作的发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社会机构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是世界电视发展的普遍情况。而中国电视机构长期实行的是制播一体化。这种制播合一的模式在电视发展的初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制播合一越来越显示出对电视产业成长的限制。因此,电视节目社会制作力量的出现是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虽然自2001年后,电视社会制作陷入困境,大批公司倒闭,2003年.京沪两地电视台在贴片广告时间上大幅缩减.对制作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出现。因为中国电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报纸新闻信息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明细.一种向读者传达经济、文化、社会各种服务及各类商品供求的信息文章.频繁出现在各地市场类报纸新闻版上。  相似文献   

15.
王琰 《新闻传播》2009,(11):22-23
“劳斯丹顿”的出现,使从业人员正视到:电视购物广告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其存在大量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电视购物广告自身的法律法规中所蕴涵的社会责任有限.导致其实施力度、强度、深度和速度远远不够。本文针对这两大问题.对电视购物广告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社会责任法律化。  相似文献   

16.
郭利芳 《大观周刊》2012,(42):10-11,30
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彝族的毕摩文化进一步受到冲击.彝族毕摩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毕摩文化.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说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使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彝族毕摩文化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开始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新变化之一,是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社会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在虚拟实践的旗帜下,档案整理实践形式也出现了革新——虚拟整理.并在不可逆转的逐步扩展和普及。档案整理正朝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进——虚拟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施行.诉讼费交纳标准降低。在惠及普通公民的同时.人们也担心。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捅到法院。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篱笆.假如前面没有缓冲带,动辄就穷尽司法手段。在客观上可能有损社会本身的自治功能。 20多年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果.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出现了一种片面的认识.把“依法”治国.简单地理解为“依法院”治国。 刚刚适应了到法院“讨说法”的国人.现在尴尬地发现.由于诉讼增长过快导致的司法资源不足.让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法院出现“诉讼爆炸”。 许多民事纠纷一拖经年,小事变成大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法院大门之外.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柔性缓冲力量,那就是人民调解员。他们依靠道德公约、民间智慧.以及熟人之间唇齿相依的情感和利益权衡.一次次介入中国社会的家长里短.起到了“息讼”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人城乡大迁徒.以及体制外人员的激增.传统熟人社会正在解体,这让依附于熟人社会土壤上的人民调解员.面临日渐尴尬的处境。 若不打官司,民间纠纷.谁来解决?从长远的法制社会要求来看,人民调节员制度.该何去何从?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也就多了一份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档案天地》2009,(4):46-50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思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同时.十分注意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出现和急速加剧迫切要求有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思想理论加以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来,中国走过了西方的百年历史.巨大的变革之中,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不同文化心理特征在这里历史性地遇合、纠结.并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催化下。生发出各种价值观的摇摆不定,带来了文化心理层面的各种风险:平均主义心态复发,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社会焦虑加剧,社会隔阂加深等等,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