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宁津的“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历了六年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了可喜的进展。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目标悬空”现象即是其一。  相似文献   

2.
眼下的作文教学中,翻阅学生的作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学生习作,抄———照搬不误者有之;凑———东拼西凑者多之;诌———胡编乱造者泛之;套———改头换面者滥之。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习作才情,学生作文不见了心灵世界的率性和剖白,精神与个性追求的娇艳花朵嫁接于虚妄与浅俗之上,便注定速即凋零。一次,五年级期末测试写一件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而是以课文《小木船》的情节为材料,仅将小木船改为钢笔…  相似文献   

3.
一、目标意识与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要有目标意识,无论是开学初的计划制订,还是备课、上课,要将目标意识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老师尖锐地指出,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国教育技术在推广普及与实践应用中的现实状况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思考,以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学科应用发展的未来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国教育技术在推广普及与实践应用中的现实状况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思考,以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学科应用发展的未来空间。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具有鲜明的指示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际,指出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五种“异化现象”,并分别从把握原则、澄清概念和协调关系角度探讨了“异化现象”的超越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专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思维认识正由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作为表现这一“新生代”鲜活的思想个性,反应他们独特的、年轻的声音的习作,理应充满青春朝气,表达自由、自然,具有较强的主体个性。然而,眼下学生习作却呈现出惊人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8.
失度之一:教学目标兼容性太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到学校、家庭、社会这个三位一体的大语文环境中去学习语文,但又不是通过语文的文本阅读来专门学习五花八门的知识。即使是“大语文”教育观,也始终没有离开“语文”两个字。有人发牢骚说,什么人都能对语文教学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这固然是现实。但是语文教学不也同样喜欢将什么知识、能力都尽收自己囊中吗?结果呢?别的东西没有精力弄懂,自己本专业的东西也没有掌握。管得太宽,哪能追求高效率呢?培养爱国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培养想像能力,提高科学素养,训练科学思维等等,这些不是说语文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造成"歧义"现象的各种因素,并对利用"投影规则"来区分"各种"歧义以及如何避免"歧义"进行探索,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11.
汪燕 《江苏教育》2008,(24):4-6
关于限度,刘墉先生曾有这样的论述:“原来这世上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限度,生长有限度、生死有限度、能力有限度。这限度,使万物能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这限度也使我们能新陈代谢、世代交替。要想特立独行容易,欲求包容化育困难;要想清新脱俗容易,欲求敦厚含蓄困难。”  相似文献   

12.
好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 ,甚至拍案叫绝 ,但读了有“硬伤”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扫兴。文章的“硬伤”是指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硬伤”有思想认识方面的 ,有知识方面的 ,有构思方面的 ,有遣词造句方面的。作文出现“硬伤”会让人感到作者行文不严谨 ,知识不扎实 ,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出现“硬伤”会严重影响别人对文章的评价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出现“硬伤”。一、立意的“硬伤”立意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文章的成败 ,立意深刻高远是一个人认识能力强、思想有深度的标志。为了在立意上胜人一筹 ,有些学生总想出奇制胜 ,甚而至于不顾材料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过程,教师只能凭最后答案判断正误,如遇到上述情况,就很容易忽略这种巧合掩盖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桂英 《教育革新》2010,(10):23-23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一群小老鼠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要好好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群。两个试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对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行迷宫。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的过程,教师只能凭最后答案判断正误,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就很容易忽略这种巧合掩盖下的错误,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真实情况,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章剑和 《初中生》2011,(15):60-61
小亮是深圳某普通中学的初三学生。两年前他与名牌初中失之交臂。中考很快就要来临了,小亮发誓要凭自己的成绩考进心目中的重点高中。他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7,(Z6)
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回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遗忘。但应注意的是,出现在学习和考  相似文献   

19.
20.
“纸上谈兵”泛指人们只讲理论,缺乏实践,脱离实际的现象,在当今教育领域内,也有很多学生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