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宋元时期的漳州刻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其中所涉人和事大多与朱熹学派有关,二是以个人之力刻书最多的就是大儒朱熹。由此可知,朱熹任漳州知府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漳州地区的图书出版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清代山东著名学者、藏书家周永年,一生与书结缘,为传承中华文化呕心沥血,执着地聚书、校书、刻书、辑书,为古籍编目、题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图书事业的开拓,做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桓 《文教资料》2011,(22):75-76
中国图书的发展流变与中国图书的藏书、刻书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中国图书私家藏书切入,通过一系列的比对来考察图书的发展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4.
宋荦乃康熙之宠臣,康熙三年筮仕黄州府通判,此后仕途通坦。康熙三十一年,调任江宁巡抚,驻节苏州0直到康熙四十四年迁任吏部尚书。在吴十四年,宋荦依托苏州刻书之地利,刊刻了大量精品图书。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其承刻的“御籍图书”,成为内府刻书的有益补充,开创了清代臣子替内府刻书的先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而宋荦之所以能承刻御书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康熙皇帝平定天下后,致力于文化建设,冀营造一种稽古右文之盛景,并以弘扬文治来收买人心。但当时天下初定,内府刊刻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康熙皇帝之文治需求。而宋荦刊刻图书之能力及其风格甚合康熙帝之需求,同时宋荦自祖辈起即得康熙皇帝之恩宠,宋荦为官及学识为世人称道。鉴于此,康熙皇帝敕宋荦刊刻御书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宋代雕版印刷官、私、坊三大刻书系统及其对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徽州盐商拥有雄厚的资产,大都乐于藏书、著书、校书和刻书,其好儒的传统构成了徽州地方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徽州盐商的大量献书,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优质的底本,绝大多数徽州盐商将藏书视为最能够体现出个人文化修养,进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举措,因而藏书活动十分普遍。同时,徽州盐商将藏书、著书和刻书结合起来,在古代图书版刻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从地方文化建设视野的角度,对徽州盐商文献活动中的献书、藏书和刻书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宋版"四经四史"之书为海源阁镇阁之宝,杨氏独辟专室储存,名"四经四史之斋"。而"四经四史"当为宋刻《毛诗》两部、宋刻《三礼》各一部、宋版《史记》三部、宋刻《两汉书》各一部、宋刻《三国志》一部,若依王绍曾先生等订补所载,宋刻元明递修《两汉书》各一部亦应计入"四史"之中,于是"四经四史"则为十三部珍本典籍。  相似文献   

8.
邱美 《贵州教育》2009,(18):26-26
一、爱护图书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文字大而少的图书、报刊等供幼儿阅读。启发幼儿欣赏图书的绘画,感受绘画的美,还要启发幼儿通过图画猜想故事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图书的热爱,对幼儿讲解纸张的来历、图书的来之不易。和书建立亲密的感情。实况观察法。将幼儿看图书的情景录像,活动结束后,让幼儿看录像,说说自己和同伴的行为,让幼儿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模拟体验法。利用费1日报纸,请幼儿扮演“书宝宝”把报纸粘贴在幼儿身上当一页一页的书,其他幼儿“看书”或当旁观者。这么大的书非常吸引孩子,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图书被撕坏了。让幼儿讨论“书宝宝怎么了”、“你有什么话要说”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也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避免呆板的说教。我把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规则,变成“图书宝宝说的话”,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同情心,并经过自己的体验和内化,达到爱护图书,不撕书、不丢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和"规范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规范性的行为并不会限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展示也应具有一定的前提和要求。幼儿"玩书"实际上是对图书内容失去了兴趣,教师应对此作出分析,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幼儿是看不懂内容,还是对  相似文献   

10.
福建建阳古代被誉为“图书之府”,刻书印业宋至明清兴盛之风延续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刻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雕版印刷中心,刊印通俗书籍的数量与品种名列前茅。由于闽北古代建置沿革复杂多变,在建本与建安版画的研究中为名所困,经常出现了很多错误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印刷书籍的国家,大约在隋代就发明了雕版术,到了唐代逐渐用于印刷图书。福建是我国早期刻书地区之一,雕版印书历史悠久,自宋迄明六百年间极为发达,所刻印图书的种类、数量都很多,流传甚广,对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对海内外的刻书印刷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远在秦汉之际,中日两国文化就有所交流,公元285年王仁博士将《论语》带到日本,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此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把习汉语、学汉文,吸收汉文化作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宋泉州的13位官私刻书家的所刊刻的图书,以及刻本的存佚,刻书家的生平等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和考证。提出了南宋时期泉州的坊刻并不发达、使泉州成为南宋刻书“诸州之冠”的,应归功于当时在泉州任职的地方官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明朝书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买卖虽然由来已久 ,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并未形成较大规模的书市。与以往朝代相比 ,明朝图书市场呈现兴旺景象 ,在范围分布、买卖形式、价格衡定、图书内容等各方面特色明显。明统治者的重视及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刻书的兴旺、造纸、印刷、装帧技术的进步及民众的购书需求促成了明朝书市繁荣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彭浪 《湖南教育》2014,(6):29-31
正此次授课内容是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会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上课地点为学校图书室。图书室周围摆满了各种书籍,连走廊上也陈列了图书。上课伊始,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有序进入图书室,围坐在几个圆桌形的课桌边。学生安静地还书、借书、填写借书卡和阅读记录册,然后静心阅读所借图书。老师检查阅读报告登记册情况,之后亦借一册书,与学生一道坐下来阅读。  相似文献   

15.
“免责还书”活动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免责还书"活动方兴未艾 2007年8月下旬,为了整理图书馆馆藏,收回逾期未还的图书,以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云南省图书馆在当地媒体发布公告:将开通"免责还书绿色通道",如果读者在一周内归还图书,无论超期多久,都不需要提供任何解释,不需要缴纳任何罚款.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书院蓬勃发展和雕版印刷术开始广泛用于书籍的刊刻之中,宋代形成了特色的书院刻书文化,宋代书院的刻书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书院刻书。文章将从宋代书院刻书文化的内涵、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宋代书院刻书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能增进一点对独特的宋代书院刻书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管理理念创新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现代图书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倡导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实行人本和谐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作为一种资源,是高校师生汲取  相似文献   

18.
历来有关元代书院刻书研究,皆对杭州西湖书院刻书予以较高评价。本文重梳文献,考辨史实,细究西湖书院刻书详情,认为元代书院刻书是官刻书籍的补充,西湖书院刻书系江浙行省刻书的组成部分,该书院实际承担刊刻的书籍数量并不多,今存世者仅元人苏天爵所编《国朝文类》一种,其余以往认为系西湖书院所刻者,多为江浙行省及下辖诸路儒学所刻,仅置版于书院而已。西湖书院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继承了南宋太学书版,元亡后这批书版又为明国子监所承继,使得宋代高度发达的版刻成就有了更多的直接传承渠道。  相似文献   

19.
宋代福州刻印“三藏”,其中佛教二藏属于民间寺院刻本,而道藏则是官刻。其后,福州刻书基本沿着民间私刻与官刻两条线路发展,其中官刻略占上风,而罕见书坊刻书。仕宦在外的福州人氏在外省刻书,与南方各省区的刻书形成了交流与融合的各种可能,促进了南方各省刻书业的共同发展。这是有别于此前学界普遍将闽人在外地刻书与福州本地刻书混为一谈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它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将其漂出手,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这种好书共享方式,通过图书的传递来分享阅读的快乐,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如今,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