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江元 《成才之路》2012,(26):18-I001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10处连用"乐"字。可以说,这篇全文是由"乐"字统领全篇思想的。作者要表达的政治思想,全部包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一个"乐"的极致,吸引着读者循"乐"而进。细品其乐,表现在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定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基础;滁州极富乐趣的胜境,提供了太守"乐"此不疲的自然条件;滁州百姓丰衣足食,是太守安"乐"陶醉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休闲是生活的目的之一,休闲活动与快乐生活相联系。文章以泉州传统游艺民俗为例,探讨了"闹"中取乐、"争"中有乐、"表演"中行乐、"言语"中说乐的快乐休闲。通过追寻民俗生活方式的"根",倡导弘扬传统民俗的快乐休闲。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论语》中的"乐"字进行考证研究,认为《论语》中的"乐"的含义不仅指音乐,更指人的自然情感,其内容驳杂,对人有损有益。《论语》中所倡导的"乐"是被"仁"指引后的"仁之乐",即孔子所说的"乐"中"益者",对人有益。《论语》中的人际之"乐"是"仁之乐"在人际方面的投射,可以概括为"和之乐","和之乐"为行仁提供了有效途径,引导人们拥有良好人际。  相似文献   

4.
王小萍 《考试周刊》2014,(60):45-45
文章认为,为让小学低年级识字"乐"起来,可采用趣味联想识字,包括"识字大王"、"发现大王"、"联想大王"等,使"活""动""乐"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包容,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1017——1073),宋代理学开山鼻祖,他留下的文章不多,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他的"乐"论至今对我们仍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一、周敦颐"乐"论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何琰,你的信。"老师在讲台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喊我。嗯?我又有文章投中了?难不成又是报社寄来的样报?我乐颠乐颠地跑过去。伸手,接信。咦?这信封完全不像是报社寄来的。看那淡蓝色的信封上,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旅游散文,写旅游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最美的景致,更要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来写。本文写的"樟山雨"和"丛溪乐"这两件事,无疑是作者这次旅游印象  相似文献   

8.
《兰亭集序》,这篇在兰亭盛宴接近尾声时一挥而就的文章,让众多古今读者走进去却无法走得出来。纵览全文,作者的情感发生了由乐到痛再到悲的变化。一、二段写乐,乐在何处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聚会的人不在多,而在"贤",而且超越了年龄界限,怎能不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修竹、清流写出了景色的清新淡雅,崇山、峻岭、茂林则写出了景色的繁盛阔大,一个"又"字还能看出  相似文献   

9.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作者欧阳修被贬官于安徽滁州. <醉翁亭记>名为记醉翁亭,可是处处记山水,而读者读来似乎句句在记亭,也感到作者似乎在抒发他的情感胸怀,由此可见作者构思的巧妙. 从行文上看,文章以"乐"起笔,以"乐"收笔,似散非散,可以说是欧阳修散文中的一篇格调独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看一篇《六人行》的文章,我乐了。文章写他的一位语文老师辅导他怎么在高考中得高分的事。老师告诉他,作文材料十大"禁区"如早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旋宫"--唐代"祖孝孙音阶及其宫调体系"的发现是音乐界大事,也对"燕乐词源说"发生冲击."唐乐"之标志,是祖孝孙旋宫体系的"大唐雅乐".它是真正催生和哺育"词"产生的温床."燕乐"之称,应从音乐实质上予以重新定位,"宴(燕)乐"只是指使用众多音乐以为"宴享"服务的仪式和场合,它自身并没有统一音阶,不能与以"胡乐"为主体的实质性"燕乐"相混称."燕乐"并不能涵盖当时的音乐全体,它仅属于祖孝孙宫调体系改造"胡乐"后的一个组成部分."唐乐"是多调性结构,"音乐"与"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艺术门类,词的产生既需要有适当音乐的配合,也有其"诗之裔"的传统影响.苏轼作词,有其"见微知著"的发展过程.《竹枝歌》应属填词性质,它是苏轼"通判杭州后大量写词"的前奏表现.  相似文献   

12.
乐学思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之一,是儒家思想特别是"乐"的境界文化和人生哲学在学习上的表现。"乐"是"著于心"的"内乐"或"本心之乐","学"是基于"知之""好之"上的"己有"之物、"自得之学"。乐学思想认为,学习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是学业成功的要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还是评价教学成效和良师庸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乐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启发诱导、"学""习"结合、"兴其艺"、"见意趣"、知之好之、"乐""勉"相济、"乐教"感染等。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兴趣,点燃习作的热情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学生习作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写的境界,就能以写为乐,苦中作乐。1.不做限制,敞开心扉,培养习作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通过文字言词来表达各种情感、信息。而音乐则是通过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传递着喜怒哀乐。语文与音乐两者本就应为"一家",虽然它们相对独立,各有侧重,避开语文的工具性不说,它们都具有"抒情""写意"的共同特征。在实践中,我经常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乐"引"文"、以"乐"释"文"、以"乐"品"文"、以"乐"诵"文"、以"乐"拓"文",尝试让语文课堂更富灵动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5.
黄珊 《学周刊C版》2019,(9):171-171
幼儿区域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功能和作用,应当在强化"学乐结合"方面下功夫,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对幼儿园区域游戏"学乐结合"模式进行了探析,在简要分析"学乐结合"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学乐结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孔子将"乐"的根源由"天"转到人内心的"仁"之上,并将"乐"纳入品德修养学,作为品德涵养手段之一。"乐"通过以乐感为主的真情实感的抒发培养"仁"德,困厄时习"乐"可涵养"勇"德,凭借"乐"可以达到品德的完满。通过"乐",儒家意义上富有精神道德生命的"人"得以树立。  相似文献   

17.
一、作文应是自我真情实感的表达情感,也称"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文章,是作者思想素质、感情素质、思维素质、表达素质的综合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  相似文献   

18.
散乐与百戏是中国古代伎艺发展史上的两大系统。秦汉时期的散乐与百戏是"并行"发展的伎艺类型,"合流"之后的百戏只是作为散乐伎艺之一种而存在,明清时期的散乐"解体"与百戏"独立"构成了散乐百戏史上的新动向。纵观二者的发展历程,它们呈现出分→合→分的历史关系:"并行"期[秦汉、魏晋]→"合流"期[隋唐、宋元]→"解体—独立"期[明清]。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通过田园山水展现了对世俗官场的厌恶和对利禄权势的淡泊。除此之外,陶诗还表达出了一种"乐"的情怀,陶渊明诗歌中的"乐"显然受到儒家的"乐"文化的影响,但也对儒家的"乐"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王静怡 《文教资料》2012,(25):66-68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不仅是教育家、思想家,其对音乐的研究更是先秦诸子中的领军人物,单《论语》中关于"乐"的观点就达20余次。虽然"乐"并非论语中的核心思想,但可以从孔子的乐教思想中看出其对乐的重视,以及乐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乐的起源、孔子与乐、孔子的乐教观和乐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乐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而揭示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