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燕 《山东教育》2008,(1):68-68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批改作文是一项繁重的劳动,可是往往费力不讨好。有的学生看了分数和批语就万事大吉了。“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既加眉批又加尾批等等作法,常常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过去一直沿用“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写了教师改”的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尽管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眉批、总批,满篇见红,但是作文下发后学生较少认真看批语,结果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佳。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上的毛病就是思想上的毛病,自己的思想当然是自己来修改最为适宜。”袁微子说:“学生写的作文,最好不要求老师改,让学生自己改。”依照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诲,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笔者从实际出发和同学们一道进行了“三定”“四步”式的作文修改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批改中,下面三种批语是应当倡导的。一、宜写指导学生做人的批语。教师通过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写作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人格情操。而“言为心声”,作文基本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所以,教师在撰写作文批语时,不仅要对学生作文的写作技法进行评改指导,而且要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的健康与否予以重视。二、宜用多样的批语形式。除了常用的在作文的最后予以总批外,眉批、旁批,面批等形式都可以选用。三、宜态度平等,以鼓励为主。师生之间,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宜以师友的身…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当面批改能使师生直接交流思想,学生的写作意图教师了解得更清楚,教师的指点也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方法更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弥补书面批改的不足,正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面批的效益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一、坚持正面诱导,让学生视面批为乐事当面批改,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声色语气,做到态度和蔼,消除学生紧张的心情,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不平衡,作文实际水平不是处在一个坐标点的位置上,上、中、下三种…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事实证明,面批作文的确是学生习作评讲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坩好此环节,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习作的园地,使之快乐地写作,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批改起不了多大作用,学生对批语视而不见。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面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能得到面批的机会很少。为改变这种现象,切实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我借用网络平台,"面批"作文,切实发挥了作文批改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转变了学生对作文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一直是让语文教师费脑筋的问题。许多教师严格执行常规管理要求,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精批细改"作文,效果却不理想。"改"固然可以纠正学生的一部分错误,让学生引以为戒,但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也在所难免;"批"则更加抽象,对教师的批语,学生不一定会认真看,或者即使看了,也似懂非懂,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这种单向度的批改,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实效性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尝试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给学生的作文下批语呢? 一、人文并重,人文共批文如其人,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其中洋溢着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对假丑恶的揭露与批判。对此,批语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而对那些不健康的思想感情,批语中要中肯指出,严正批评。有些学生的作文不敢说真话、心里话,而满篇的豪言壮语,缺乏生动性,空洞乏味,对此,要给予正确引导,循循善诱。批语要帮助学生既学会作文,又学会做人。那种只评文不评人,只批章法,只改文句,不顾文品与人品,“只顾学生作的文,而忘了作文的学生”的批语是不可取的。二、多就少改,多点少改某些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给学生批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作文水平。但如果操作不当,面批也会成为耗时而又无效的劳动。因此,构建合理的面批模式,为习作评改创建一条新的科学的道路,成为我近两年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的确,批改作文是令所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对文章大动干戈,直到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遗感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苦的行为根本无动于衷。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批语认真思考,更不要说去找教师探讨。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出现倒退趋势。  相似文献   

13.
谈面改作文     
辛辛苦苦批改作文而“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这是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共感苦恼的问题,不少关心语文教学的同志曾多次提出“面改是个好方法”,给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语文老师给学生面改作文犹如钢琴教师之给学生调教指法、体育教练之给运动员纠正动作一样,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4.
丁润选 《甘肃教育》2005,(10):21-21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都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地斟词酌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可遗憾的是,学生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做法往往无动于衷,对教师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结果以前作文中所批的问题在后面的作文中照样会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光顾给学生的作文“治病”,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但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往往存在一些缺陷,或者太简,或者太繁。批改太简,好像“蜻蜓点水”,对学生作文批改不多,最后只有笼统的几句批语,如“句子通顺,中心明确,注意错别字”之类,有的甚至写个“阅”字了事;批改太繁,则是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圈圈点点,划满道道杠杠,而改的越细,学生看起来就越费劲,有的干脆不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作文教学时注重的是英语作文的指导与训练,忽视了英语作文的批改,这种指导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并没有提高上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近些年来,对学生的英语作文尝试采用了面批方式,发现面批英语作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说,好的作文不是改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关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去练。这是不少语文教师的体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感到,教师采用“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模式,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这种批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紧密配合,虽然教师花了不少精力,但光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却无所谓,不当一回事,弃之一旁,束之书包而已。这样不利于学生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因而学生写作文时显得无激情,无积极性。作文批语有几种形式,或眉批,或旁批,或总批,但都应有如下特点:简洁明了,有的放矢,一切从…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大纲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的要求。小学生自改作文,不能放任自流,需要老师进行精心的指导。“师批生改”就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改文训练的一种良好教学方法。所谓“师批生改”,就是指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中标出修改符号,写出批语,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自行修改。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传统作文批改中老师的单边活动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批为学生指出改的方向,学生按要求积极思考,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文章的修改之处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二是有利…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地评改学生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80年代初中学语文界开展过一场大规模的“如何批改作文”的讨论,一时间作文评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但坚持和普及得如何,却仍是一个问题。对传统的由老师一人精批细改费时多而收效微的做法,认识大体趋于一致了。老师们从心底里认同了叶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的精辟评价:“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有用,有的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做劳而无功。至多是劳而不得。”①“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后头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抽屉…  相似文献   

20.
陈萍 《现代教学》2008,(1):79-80
批改作文的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写作困惑,而要了解学生写作困惑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畅谈,即面批。 每次面批学生的作文前,我都会对学生的作文做一次认真的阅读,对学生作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为面批做好“备课”。面批作文时,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