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勇 《中学教学参考》2010,(34):112-112
一、面临写作的问题 1.巧记单词 按照语言学习规律,英语写作教学的次序应是:词一句一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或桥梁,“篇”是目的。整个训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这三个阶段彼此衔接,教会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词句,从而达到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一、品词析句,品出语文味(一)扣住语境,品味语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的一大原则。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难道齐国没有人吗?这句话是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时说的。品味这句话时,我启发学生不要凭空想象,要根据前后来思考,引导学生扣住瞅了一眼和冷笑一声  相似文献   

3.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语文教学界前辈总结出的识字规律,至今仍然是指导识字教学的至理名言。学生识字通常是要以具体的语言环境为依托的。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儿童对生字词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识字量的大幅度增加,我们如何让学生省时高效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人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我认为反之也合乎学习语言的规律。要写文章,最起码要懂得如何构词造句。词、句、段、文环环相扣,是写好作文的四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阅读考查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或作用,这种理解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理解。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含义和作用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呢?这就要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五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审美语用”是一种教学取向,也是一种教学形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学习语用,在学习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体会语文之美。教材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挖掘潜藏在教材里的逻辑思维点,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厘清各项语文元素间的逻辑关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美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用。  相似文献   

7.
一、把生字返原回课文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把课文中需要认的字抽出来编排在课本后面,也就是说这时生字已经离开了原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强调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语教学中,语言、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割裂,而是应该遵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情境的“五不离”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识字教学的流派 ,“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于 2 0世纪 60年代初 ,它的最大特点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这种识字方法的优点是 :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 ;2 .强调语言环境 ,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品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一)扣住语境,品味语言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的一大原则.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难道齐国没有人吗?"这句话是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时说的.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没有丰富的词汇,阅读理解和交际就变得很难。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词汇量,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理解词议的方法山东栾信锁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理解的重点是词和句,理解课文是学生通过对重点词,重点句子的理解实现的。分段讲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识字写字是学生热爱知识的基础,也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那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记住所学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呢?一、巧妙设计随文识字儿童的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有些生字更适合随文识字,因为随文识字有利于理解字义。如二年级《母亲的恩情》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那么,怎么指导学生去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呢?一、学习方法的含义学习方法,即怎样学习的问题。一般指的是学习程序和学习技巧。广义上讲,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法则、学习程序、学习技巧、学习习惯等要素。学习心理指学习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状态。学习法则,即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律。如认识事物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阅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它们对语文…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表现,但注意力不易长久集中。笔者采用情景法、直观法、全身反应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南京师范附小语文教师斯霞在教低年级儿童识字时,长期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即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通过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她归纳了几种不同的字词出现的方式:按照课文内容顺次出现生字词;结合讲读时提出生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出现生字词。这就是说,分散识字注重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地位,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是否便于学,是否学有兴趣。斯霞老师认为:“小学语文以语体文为主,采用边识字、边阅读,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学好英语,首先要过好单词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记忆单词呢?本文介绍几种学习词汇的方法。1.情境法。记单词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结合句子、语段记忆单词,而不应孤立地识记某一单词。如catch一词意思很多,我们要记它的意思,可以  相似文献   

18.
随文识字主导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使得学生在识字时可以有语言环境支撑,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也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其主要表现四个方面:首先,课型的特点比较突出;其次,时刻学习,在生活中也要学字,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第三,识字要有深度,要渗透汉字的博大精深;最后,对词汇的理解水到渠成。每一个生字在课文中都存在相关的语言环境,而随文识字要求的就是将这些生字融入到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习文的同时识字,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专题三 词语     
词语(包括成语)的积累也反映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课标”对词语是这样要求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告诉我们学习掌握词语的方法.就是“词不离句”,即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当重视语文材料本身,即字、词、句、篇的积累与学习,应当重视语言实践,即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学习。诚然,这种积累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思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同时,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直觉,是一种语文修养,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了,才能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意义和表达规律,才能提高语感,才能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奥妙和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