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一、处   “留恋处,兰舟催发”,“处”字课本未注,大概因其浅易。不少人望文生义,讲成“处所”“地方”,失之。这里的“处”相当于“时”“际”,全句谓:正当依恋不舍之时,船家催促说船要开了。“处”作“时”解,诗、词、曲中例甚多,兹各举一例。杨万里《儿啼索饭》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辛弃疾《踏莎行》词:“最无聊处秋光到。”《汉宫秋》剧二:“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这三例中的“处”只可作“时”讲,否则不通。故更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异”文资料。“留恋处”——本作“方留恋…  相似文献   

2.
浅谈“通常”、“一般”两词的教学如皋市磨头镇蔡庄中学陈光南初三化学新教科书在叙述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一些基本化学知识、总结一些知识规律时,运用“一般”、“通常”两个词达95处之多,其中选学内容7处,学生实验内容5处,规定教学内容83处。这些词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在阅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句时,许多文本均断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均将“处”、“行”二字当做动词,这样理解不能算错,但断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处”、“行”二字视为名词,强调了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言之教,更为妥当,更能体现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诵读:让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作品(散文、诗歌等),语句凝练、流畅,优美而富有音乐感。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到作品的语言之美。如朱自清的《春》,画面清新,文笔优美。笔者在教“春风图”一节时,着重在语调和语气上进行诵读指导:读“母亲的手”和“抚摸”时,要饱含深情,加重语气读“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酝酿”等处时要读重音,力求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读“清脆”、“宛转”、“嘹亮”等处时,要力求读得欢快,使人想起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二、赏析: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感美一…  相似文献   

5.
眼下,中小学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有“拿起笔来,脑子一片空白”的感觉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疏于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学生在选材时往往只注意重大的政治、经济等热点问题眼睛总是“向上看”。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等影响,写这类文章往往会流于“假”“大”“空”。为此,要引导学生把选材的视野“由外向内转”,让眼睛“向下看”,从“小”处着眼,写身边的小事要让学生知道,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质疑问难——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如讲《“你们想错了”》时,文中对方志敏搜身的描写用了两个动词“摸”和“捏”。我问学生:句中的“摸”和“捏”能不能换成“搜”和“找”,为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能。因为摸和捏、搜和找都有‘寻找’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各个时期典型语料的基础上,简要描写了现代汉语中表“某某时间”的标志“时”在汉语史中的词汇兴替情况,文章把“时”“顷”“间”“际”“次”“处”“会”这一组词定义为时间标志词,并从语义基础和句法位置两个方面解释它们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现时每个教师记得最清的一句话,但是如何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彰显出“个性”的光彩呢?这将是我们一直为之不断探讨的话题。本节课上,培养学生在给课文批注时丰富和激发个体的独特感受——于有感处思绪万千,于简单处畅谈所见,于困惑处深入思维,于关键处反复推敲.于领悟处体会一得。微微俯身后聆听“花开花语”,琅琅书声中闻到“四溢芳香”。  相似文献   

9.
俞晓红 《学语文》2006,(1):48-48
“处”是敦煌变文中的一个高频词。钛目乾连冥问救母变文》中18段韵文,有15段用“……处”句式作为引导,如“吸着和尚化为灰烬处”:《降魔变文》有16个“处”字句,如“舍利弗共长者商度处,若为——”。另如《王昭君变文》:“乃哭明妃处,若为陈说。”《李陵变文》:“李陵共兵士别处,若为陈说。”《张义潮》:“汉将雄豪百当千处。”《张淮深》:“不觉流涕处,若为陈说。”《汉将王陵变》:“二将斫营处,谨为陈说。”  相似文献   

10.
王娜 《山东教育》2005,(13):23-23
“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水浒》中草莽英雄所信奉的一句话,将其移至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应该启发时启发,在该点拨处点拨,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似文献   

11.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抓住“相等”是“列”的关键,路程问题也不例外,可往往由于“几人”的参与出现“多处”相等,弄得不知如何下手.此时从“两者”的相等量出发,用S=vt列比例式,则可避免复杂困挠。  相似文献   

12.
李京军 《教育导刊》2004,(14):47-47
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气。患儿腹腔有一处通道,当腹部压力增加时,腹腔内腹膜、肠管(女性还有卵巢、输卵管)等会通过此通道向外移,形成在下腹皮肤或阴囊处(指男性)突出的物体,谓之“小肠气”。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管理要求校长转变观念,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眼中有事,心中有人。下面是我在襄川中心小学工作时,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三个例子,愿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对“家”的释义有两处不妥:1.把“科学家”的“家”一处释作词根,一处释作词缀,前后处理不一致。2.把“秋生家、老三家”的“家”释作后缀。  相似文献   

15.
25、事预则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测决策是管理者判断力的真切体现。权力的运用与体现,不单是对现状的命令与服从,还要对目标发展有明确预测,长于“庙算”。“智者之觉,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预测必兼顾趋利避害两方面。在局势有利时,预断可能存在的不利处;不利时,预断潜含的有利处。所以管理者不能只顾门前三尺,他要用左手抓短期利益,用右手抓长期效果。他能预见别人看不到的盈利机会和挣钱买卖。他能预卜在现实繁荣背后可怕的萧条。苟子曰:“天行有常”。预测是以事物过去、现在为出发…  相似文献   

16.
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同时又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我注意到,本文在入选教材时,编者对作品进行了两处删减:第一处,删去了第2自然段“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后面的一句:“在清明节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相似文献   

17.
张延勤 《山东教育》2011,(1):115-115
1979年,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是在本村的一处叫作“马棚”的小院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8.
徐伟 《青海教育》2011,(7):27-27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对文言句子的综合理解能力。答题时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关键词语处都是采分点,力求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落实”。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有学生问“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处”字到底当作何解。笔者这才发现,这个“处”字不太好训释。  相似文献   

20.
“杂”字不应归“木”部方德教学“杂”字时,被学生指出了一处误写,由此也意外地发现一个问题:“杂”字应归哪部?查《新编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它们都无例外地把“杂”归到了木部,但“杂”的下半部分分明是“木”;在《说文解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