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建坚 《桥牌》2011,(5):20-22
众所周知,满贯叫牌在桥牌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或一对牌手的最终名次。相对于部分定约和成局定约,满贯定约的叫牌更加复杂与细腻。即使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组合,也时常会因为对牌力的评估不够准确、对赢墩的计算发生错误、对控制的检查出现偏差或是同伴之间的误会,而错过一些很好的满贯定约或是叫到一些很差甚至荒唐的满贯定约。  相似文献   

2.
罗大师 《桥牌》2009,(7):20-24
叫牌结束后,定约已经确定,对于牌手来说,完成定约就应该成为第一目标。可是,有些牌手却不这样做。比方说,他觉得这副牌应该叫到也有机会做成满贯,结果只是叫成局,他可能会意气用事地按照满贯的目标去打,想打成后数落同伴。或者,他觉得这副牌应该有超墩,他就按照超墩的目标去做。  相似文献   

3.
完成叫牌 假设东西打2/1逼局系统并且叫牌是这样开始的: 西 北 东 南 联手已经知道定约会到局或满贯,2 应叫是个马拉松叫牌,至少逼叫到局。所以叫牌将会很轻松,而且两位牌手都能集中注意力于发现最佳的机会——什么定约,而不用担心叫牌会在局分以下停住。  相似文献   

4.
费华 《桥牌》2008,(2):33-33
5方块显然不行,3NT的机会相当好。问题出在哪里? 即便3黑桃逼局(很多高手是逼叫到四阶低花),北这手牌也有3NT和4梅花的选择,因为你此时尚无法确定同伴的3黑桃是要发动满贯,还是意在寻找一个最佳的成局定约。  相似文献   

5.
意外惊喜     
李尔昌 《桥牌》2013,(5):37-37
桥牌中叫高定约是事经常发生的,有的牌手看到赢墩的确不足时会爽快地摊牌认宕。或许,大多数时候的确如此,不过,桥牌是一门充满技巧的运动,有时,即使看似宕牌在即,只要耐心地打下去,说不定还有令你惊喜的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6.
单张的诱惑     
里昂 《桥牌》2012,(10):21-21
在有将定约中,庄家最害怕的不是赢墩不够,也不是输墩太多。如果因为这两种情况定约不成,庄家以外的牌桌也很有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家都打不到,自然损失不会太大。那么庄家打有将定约最怕的是什么?对方趁自己不注意或没清完将时,冷不丁冒出来一个将吃,原本自己的赢墩立马变成了输墩。如果其他桌的牌手没有打出这种防守,那损失可就大了。考虑到这一点,防守时首攻将牌以外的单张常常是神防守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有用的A     
南选择5是正确的,否则让北打三无将,一旦首攻,定约必破。西首攻7。南看了明手的牌后评论道:“你的A没用,我真庆幸没有叫到六。”南用手中A贏了第一墩,接下去便犯了一般牌手常犯的错误:打一将牌。东  相似文献   

8.
陶三宁 《桥牌》2011,(4):44-44
这是笔者与省内几位好友在网上打过的一副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和搭档采用简易精确叫牌法,此牌搭档坐北开叫1梅花,我应叫1黑桃,最后定约6黑桃。  相似文献   

9.
你愿意马上就开始赢牌吗?你完全可以做到! 假如我只能给某个牌手上一节课,那可真是很轻松的事,因为,有一条桥牌心得比其它任何桥牌心得的价值都大得多。我根本不会建议他去学任何先进的桥牌技巧,什么A问叫、排除式垫牌法或者卡那力梅花叫牌系统,最关键的是要审时度势。忘记那些伟大牌手们所必须掌握的技巧和让他们绞尽脑汁的复杂问题吧,要集中精力来讲求实际。  相似文献   

10.
杨树森 《桥牌》2012,(12):35-35
打牌时经常出现花色失配现象:你拿着两套高花,而同伴拿着两套低花,没有一套是8张以上配合。这时候往往会把牌叫坏——失去成局或满贯机会,甚至叫到一个无法完成的定约。因为一般的叫牌体系不可能针对失配牌设计出复杂的约定(即使有,一般的业余牌手也很难记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牌手只能运用逻辑推算同伴的牌型,从而找到安全的定约。  相似文献   

11.
倪蕴韬 《桥牌》2013,(11):54-55
冰糖橙开叫1 后再叫1 承诺了5个以上 加4个以上 的非均型牌,Nyt持9点牌不能直接做逼局叫品,而如果叫1NT的话,同伴在高限情况下很可能加到错误的3NT定约。由于看上去这牌如果有局可以打,一定是在花色定约中。Nyt决定先叫2 ,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桥牌》2009,(5):32-33,37
在桥牌早期,约定叫非常少。你如果看看著名的Culbertson-Lenz大战,你会发现那时候甚至连斯台曼和黑木都没有发明。因此叫牌的清晰度很差。在叫牌方面,我感觉现在的中级选手就可以战胜他们。然而毕竟定约桥牌已经发展了80年了,人工的体系和约定性序列层出不穷。现在的问题不是用不用约定叫的问题,而是用多少和怎么用的问题。因此那种认为约定性序列妨碍牌手对牌的理解的论点可以休矣,事实上这么说的人本人采用的约定叫并不比别人更少。  相似文献   

13.
习惯性思维     
李尔昌 《桥牌》2011,(8):17-17
有些牌手往往按习惯思维打牌,比如首攻有便宜的机会时不假思索地利用,或在做无将定约敌方首攻时会情不自禁地忍让一次,为方便将吃先给对方一墩牌等等,但这种惯性打法往往是只顾及眼前局部利益,结果却失去整体大局。两者相比,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相似文献   

14.
得不偿失     
李尔昌 《桥牌》2011,(1):30-31
最近在参加比赛时,碰到两副牌,很有点意思。其中一副本来庄家很难打,却让防守方一张无意中的回牌使庄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对防守方进行挤压成约。另一副南家叫进成局定约,却被东家一再牺牲叫,反而让南北冲进满贯,结果庄家打法正确完成定约。正所谓得不偿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佳一 《桥牌》2009,(5):4-8
这是联赛第4轮中出现的一副牌。假设你是东家,对方没有叫牌的情况下叫到6红桃定约,首攻是◆小牌,联手牌如上,你计划如何做庄?  相似文献   

16.
左手方开叫1红桃,然后两家不叫到你。你的第一声叫牌好像很容易,那就来吧,完成你的叫牌:1黑桃。同伴用1NT维持叫牌,又轮到你了。如果你是开叫的1黑桃,这手牌将会做个非常常规的2黑桃再叫,但这里多少有点不一样。事实上你处在平衡位置这一点将会影响你所有叫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周飞卫 《桥牌》2011,(8):10-10
同等级的牌手之间的对垒,除了心理和运气可能对胜负产生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临场感觉! 专家牌手对牌桌上的每个细节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如果你请教一位专家牌手,某副牌该怎么叫或者怎么打,他常常会给你的回答是:需要临场决定!这并不是他有意将绝技秘不示人,而是一个专家牌手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龚启英 《桥牌》2014,(5):20-21
1.双无局南开叫 西首攻◆Q,东跟◆9,西续出◆J,东◆K盖吃,再攻◆A,你用 10将吃,西跟◆10。你拔A吊将,东示缺,垫了1张◆。定约还能打成吗?你已失去2墩,在将牌中西持有QJ大牌带头的4张将牌,无法对其进行飞牌。看来还得失去2墩将牌,定约前景渺茫。  相似文献   

19.
齐煜 《桥牌》2008,(8):25-25
南家这手牌叫什么? 唯一正确的叫品是:加倍! 同伴在单方有局的情况下争叫2◆可能是很好的牌(比如好的18点),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叫牌进程标明同伴的黑桃几乎可以肯定是缺门!这样,同伴就很可能另有一个4张套,否则他的◆套就是7张以上,你也不怕打4阶以上的◆定约。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位桥手,没有比获得一张强有力的A更能令他兴奋的了。但如何运用这张A,不是每个牌手都能处理好的。虽然习惯上是以高花来回叫同伴的低花开叫,但北家的黑心牌组是这样的薄弱,因此他正确的拒绝了叫出这门花色而支持了同伴的牌组。但是。当同伴在第三级叫牌中叫出黑心套后,北家就大胆的把定约推向成局。由于东家盖叫的关系,北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