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字之端”,足见质疑之重要。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良好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呢?本人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冷雪梅 《辅导员》2014,(24):51-51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大脑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想象天地,甚至是超时空的思维空间,而教育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呢?一、正确理解质疑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强化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识。就教育的内涵来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所研究的主体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而疑,是为了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表现的机会。学会质疑,并能把自己的疑问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新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在教会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质疑.并善于独立思考。 学者须疑.疑而则思.思而获知。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问题多提出质疑.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然后老师再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源于质疑,质疑是创造的基础。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水平对其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质疑。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疑问,因为不懂,因为有"疑",所以要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疑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充分证明了“质疑”的重要性。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实施“质疑”的方法,以疑引思,以思解疑,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来理解抽象理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既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乐学善…  相似文献   

10.
杨俊萍 《新疆教育》2013,(16):62-63
学贵在疑,大胆质疑和善于质疑是做学问者的一种可贵品质。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质疑,是求变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在质疑中探幽索微,发展思维,发挥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式很多,创设有效的情境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趣激疑,以思激疑,  相似文献   

12.
蔡明静 《青海教育》2007,(11):12-12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在读书学习中勇于质疑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一、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首先,疑是深思的结果。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中无疑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也就是说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从质疑开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元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想,关键在于刨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安徽教育论坛》2004,(1):54-54,46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才会有发展”。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质疑的方式有:向书本问、向老师问、向学生问。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16.
曾惠 《教师》2012,(33):61-61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即“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质疑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不会质疑,没有问题意识.对问题缺乏敏感性的个体是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者肩负着培养具有思想的一代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创设质疑情境,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相似文献   

18.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重要钥匙,有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思。可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升到三年级,上课时主动举手的人数就明显减少,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就不肯主动当众发言,究竟是什么原囚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质疑论争,并从中学会求异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大脑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想象天地,甚至是超时空的思维空间,而教育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呢?一、正确理解质疑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强化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识。就教育的内涵来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所研究的主体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而疑,是为了有所创造,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