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理防御机制对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作.对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关理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模式与类型、常见的心理应对与调节的反应方式、大学生心理应对与调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该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及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能动因素,转化和克服消极被动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心理防御机制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类型,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有关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临床研究和相关研究方面,进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研究个体面对紧张或压力情境时的心理反应和调节机制的理论。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消极心理防御现象阻碍德育目标的实现。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研究个体面对紧张或压力情境时的心理反应和调节机制的理论,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应用于德育过程,有助于减少受教育者消极的心理防御,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藏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抽取13至18岁之间72名藏族和90名汉族青少年进行防御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及汉族青少年应用最多的防御机制均为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应用最少。藏族青少年升华和压抑两项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汉族青少年回避和理想化两项防御机制显著高于藏族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成年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市监狱内部共80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心理控制源量表调查及防御机制问卷,后对其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未成年人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年龄、学历均无明显性差异,服刑人员与心理控制源及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而与成熟型防御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启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护心理平衡,而不同防御机制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和成因,了解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防御机制。在心理健康工作中,要通过宣泄情绪和改变不合理认知,来帮助学生降低不成熟防御机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心理防御机制适度地使用可以缓解人的压力,使人恢复心理平衡,消极使用则会使人焦虑、抑郁、退缩甚至恐惧。班主任是一项高应激的工作,在应对焦虑时,如果未采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消极防御机制,会继发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情绪高压。班主任应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原理,积极应对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心理防御机制,一般有两种基本的模板:分离和认知扭曲.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的心理现象通常是病态的,由常见的、较轻度的、机能良好的显相和不常见的、有着严重官能障碍的变式的重叠区域组成.分离使人能适应性的摆脱不良情绪状态,认知扭曲是对经历产生一种积极的自我标榜.在心理文献所描述的经典防御机制中,大多数都呈现了一种认知扭曲的格式,其中一些包含有强烈的分离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防御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幻想和分裂,与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升华,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否认相关最密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应付方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大学生常用的应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自我防御机制,包括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压抑作用、否认作用)和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白日梦、倒退、投射和发泄);另一类是自我调节机制,包括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放松和倾诉等。  相似文献   

12.
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利用其惯用的“自欺”、“忘却”、“容忍”等精神胜利法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心理防卫机制,是我们每个人在遇到烦恼时都会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俞国良  董妍 《教育研究》2012,(6):97-102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呈现出对象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特点,心理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心身交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药物与网络成瘾的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成为热点。从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研究的状况来看,其研究主要包括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五个方面。随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化,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完善筛查机制,提高心理问题的甄别率;采用多种干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多方保障,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谈判是一种常见的社会互动现象,整合式谈判是一种双赢谈判,共享心理模型揭示了整合式谈判的心理模型机制。心理模型与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研究是谈判共享心理模型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谈判共享心理模型的相似性与准确性影响着谈判结果,未来需要加强对谈判共享心理模型的动态研究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举行教师座谈会发现,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组织与管理、师资及其专业化情况、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其科研情况等六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相应对策包括:全方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加强学生心理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16.
空袭综合征是现代战争中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对战争胜负具有重大影响。它是一定的生理病症和心理病症的结构性反应。其预防措施主要是制订现代空防战略,建立强大的空军;加强人民防空设施;构筑强有力的军民心理防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资源,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应加强重视,高校工作者应建立联防机制来构建及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综合素质,心理资本也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法宝,是维持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大的推进和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