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2004年度,中国读者有幸看到好几本有关印度的精美图书,如《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公元1600—1905)》、《印度艺术》、《印度艺术简史》,还有这本《瑜珈的故事——印度宗教文化神奇之旅》。这些书印刷都非常精美,而且附有大量的插图,可以使读者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摘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湘潭大学管理学院肖文建和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胡誉耀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撰文介绍: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于1931年出版了《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提出了著名的 "阮氏五定律思想",其主要内容为:一、书是为了利用的。二、每一读者均有其书。三、每本书  相似文献   

3.
一、印度历史档案简介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群岛上,首都新德里。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而印度的历史档案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东南亚历史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长期的殖民统治,印度古代档案大都未能保存下来,目前来说,印度的历史档案大部分都是由印章、石刻、壁画等组成,其特点主要是历史档案的保存地点仍然是其形成地点,没有太大的变动。关于印度存在的古代纸质档案《六十国档案工作概况》述之颇详,主要保存在印度国家档案馆和一些主要的邦档案馆之中,数量颇丰,我们在此不多作叙述…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郑克鲁、郭家申、黄宝生、文美惠四同志编的《外国文学作品提要》一书,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外国文学,从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直至当代,上下数千年,遍及五大洲,其作品数量真可谓汗牛充栋。对于这么多作品,不要说一个普通读者,就是一个专业研究工作者,也不可能一一涉猎。《外国文学作品提要》一书,就是有鉴于此而编的。  相似文献   

5.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碑文等,考证出刻书者李福善即明英宗时极有权势的太监李童;最后简述了该书的文字、艺术、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际快讯     
<正>印度:利用声像档案推广口述历史来源:中国档案近日,印度出版了讲述口述历史和文化的书《卡纳塔克邦》。据美国研究所印度民俗研究专家Purushottam Bilimale博士介绍,此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巨作,利用声像档案来保护和推广口述历史和文化,是社会目前存在的一种需要。他表示,"口述历史在塑造文化和传承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应投资来保护口述文化历史。"该书动用民间力量,对印度南部展开调查并广泛收集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前,敦煌壁画的发现,将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在世界面前打开。敦煌壁画中那千姿百态的舞伎,感染启发了今天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舞蹈精品:《丝路花雨》《敦  相似文献   

8.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壁画共一千平方米,分别画在永乐宫的三清殿、无极殿、重阳殿、纯阳殿内。本文将以《朝元图》为典范探讨元代道教的壁画艺术,剖析、探究、阐释《朝元图》。  相似文献   

9.
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窟群区第15、16与17窟是位于窟群区内谷南区中间靠近地面的一组中心柱窟,三窟共用同一前室,形成一组"品"字形三佛堂组合。其中,16窟位于中间,其前室南侧为15窟,北侧为17窟。这种以三个中心柱窟组成的"品"字形三佛堂组合,在龟兹石窟寺遗址中仅见。三窟内塑像不存,壁画在20世纪初年被切剥流失海外,根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壁画资料,知原壁画为唐朝风格。本文利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的馆藏壁画资料,以及德国、法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年在库木吐喇石窟拍摄的历史照片资料,并结合前人的记录与研究,对库木吐喇第16窟主室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图像进行复位与识读。此外,还通过与敦煌英高窟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进行比对,分析库木吐喇第16窟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壁画图像的特点,及其与敦煌唐代壁画图本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印度历史档案简介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群岛上,首都新德里.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而印度的历史档案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东南亚历史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长期的殖民统治,印度古代档案大都未能保存下来,目前来说,印度的历史档案大部分都是由印章、石刻、壁画等组成,其特点主要是历史档案的保存地点仍然是其形成地点,没有太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唐宋椅子概念演变的基础上,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椅子图式的基本状况。着重对初唐莫高窟第334窟壁画《舍利弗宴坐》中的椅子与西魏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中的绳床进行全面比较,并对《舍利弗宴坐》中椅子的坐高、坐姿、造型、结构、象征手法以及描绘意图进行图像学描述、分析与诠释,尝试还原历史原境。这是壁画作者在发展性理解经文的基础上,借助于特定的家具、表情、服饰描绘,批判了舍利弗对于佛学修为的机械性观念。这种图像再现与图式传达,对于解读《维摩诘经》以及理解大乘佛教对于小乘佛教的超越,领悟中国禅宗思想的诞生与演进,具有生动而形象的启发价值。这为敦煌图像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周年丰 《新闻前哨》2014,(11):56-57
《远征军中一军花》是湖北人写的第一部远征军的书.什么是远征军?我只记录下抗日将士从我国云南唱到印度、缅甸,后又唱着回到祖国的一首歌,这首歌就是《中国远征军战歌》:“枪,在我们肩上.血,在我们胸膛.到缅甸去,走上国际战场,为国难复仇,誓把倭寇杀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印度教徒报》为研究对象,运用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近十年间关于中印关系的报道进行梳理,发现《印度教徒报》主要通过子议题的设置和报道角度的选择来体现对中国的友好立场。本文最后指出了《印度教徒报》的报道缺乏连续性、叙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但是《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立场保证了印度舆论界在中国问题上的平衡性。同时,《印度教徒报》的经验对中国提升国际形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波斯文化融人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塑、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隋唐时期,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  相似文献   

15.
唐代敦煌壁画可被视为壁画上品,整个唐代壁画风格呈现出生机蓬勃的特征,并以第130窟乐庭瑰之王氏的《供养人像》为代表,通过对唐代上层社会女性人物的塑造,再现了唐代社会生活,展现了有唐一代丰腴雍容的女性柔美形象。  相似文献   

16.
印度最早的一批报社,是英国人创建的。印度很多报纸仿照英报的模式,如《印度时报》模仿《泰晤士报》,《印度快报》模仿《每日快报》。印度现有报刊14,000多家,总销数4,000多万份。由于印度80%的人口是文盲,这个数字说明在识字人当中,报刊是相当普及的。印度的文字不统一,虽然政府规定印地语是宫方语言,但印地语并未在全国普及,英语实际上仍是全国性语言。因此全国性的报纸都是英文  相似文献   

17.
再现石窟壁画神韵──评《中国新疆壁画全集》曹淑勤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新疆壁画全集》,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辑委员会及相关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的精心指导热心关注下,历经十个年头的艰...  相似文献   

18.
景宏 《现代出版》2009,(1):75-76
中国与印度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交往史。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印文化交流使者,如我们熟知的玄奘、许地山、郑振铎、季羡林、金克木等人。了解和研究这些与印度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作家,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王向远等著的《佛心梵影一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一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一本研究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关系的著作。此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些单篇文章,以专著的形式系统研究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关系,本书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填补了中印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处空白。  相似文献   

19.
黄新然 《文化遗产》2017,(3):149-156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意义非凡.它对佛教植物的刻画,既能体现明代画院对宋代画院风格的继承,又能展示明代宫廷壁画的精湛技法;既能体现自古印度以来就暗含在植物身上的佛教隐喻,又能在遵循佛教仪轨的前提下表现明代宫廷画师的艺术个性.本文运用图像学方法将四种佛教植物分别对比研究,提取它们在佛教艺术中的基本艺术特征,分析法海寺壁画中植物所暗含的隐喻、艺术形象处理的优胜之处,进而理解法海寺壁画中的佛教植物写实、华丽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一卷在手,坐知人类文明精华《汉译世界名著大辞典》《汉译世界名著大辞典》收录范围起于印度佛教的汉译,迄于当代,侧重于20世纪以来。举凡全国各地已出版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名著,既具有独到见解而又自成一家之言的著述均酌情录入。全书共收书目5000余种,堪称人类文明集粹或世界名著大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