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在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00周年;中国男女篮双获亚洲冠军;中国篮球联赛首次实行主客场制并发展为跨年度的赛季制;中国篮球比赛首次有专业化的国际体育推广公司——国际管理集团和香港新亚体育集团协办并设立高额奖金…… 在辞旧迎新之际,记者走访了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二司司长钟添发,请他对中国篮协去年工作作一回顾,并对来年作一展望。 记者:钟司长,您作为国家体  相似文献   

2.
《篮球》1997,(11)
秋天,原本应该是收获的季节。然而,1997年的秋天,对于中国篮球来说,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秋天。各类国字号篮球队在亚洲和世界比赛中均遭败绩,国家男女篮都从亚洲冠军跌至第三名,男篮还首次失去了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资格。为了止住滑坡,重振中国篮球雄风,30余名篮球专家、体育记者和国家体委的有关人士,9月24日作客《篮球》杂志编辑部,就中国篮球改革暨《篮球》杂志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令篮球界和广大球迷瞩目的首届中国男子篮球明星对抗赛4月11日晚在上海体育馆隆重举行。由八强赛冠军队主教练王非领衔的中国篮球明星红队经过四十分钟激战,打败了由八强赛亚军队主教练刘明洋挂帅的中国篮球明星黄队,最后的比分是86:75。近万名球迷到现场观看了本场比赛。 本届明星对抗赛主办单位之一的美国耐克公司官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举办首届中国篮球明星对抗赛,其比赛的胜负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将中国篮球进一步推向市场。负责本届八强赛及明星对抗赛的中国篮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体委二司司长杨伯镛认为,首届篮球明星对抗赛的举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其竞赛的本身。中国篮球率先从竞赛体制上进行改革。从其思路到现在的结果,无疑是正确  相似文献   

4.
"2007中国篮球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着"权威、高端、国际、专业、实效"的原则,论坛分为"全球化与中国篮球"、"产业与中国篮球"、"品牌与中国篮球"、"人才与中国篮球"以及"媒体与中国篮球"五大版块,全方位的探讨了中国篮球产业令人关注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李元伟掌管篮球时,“中国篮球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某俱乐部总经理语);当姚明在雅典怒推对手而裁判报以微笑时,他已经宣告中国篮球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当尤纳斯接管中国男篮的教鞭时,他已经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头脑里的风暴。当这三个男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不约而同地走到一条线上的时候,中国男篮关于主管、主教练和核心球员之间的铁三角才真正形成。亚锦赛冠军,不过是中国男篮铁三角给出的关于这个三角方程式的第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中国女篮在李亚光的率领下,登上了奥运会亚军领奖台,还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取得了中国篮球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994年1月20日,陈道宏出任中国女篮教头,仅过几个月,即夺得世界锦标赛亚军。他指挥中国女篮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7.
中国篮协发出“学习姚明的职业体育精神”的号召,在中国篮球界展开广泛地学习姚明的活动。全文如下:姚明是中国体育历史上国际影响力最大的运动员之一,但他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坚韧的职业体育精神,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在姚明的职业运动生涯中,代表国家队四次夺取亚锦赛冠军,一次亚运会冠军,一次奥运会第八名的好成绩。在国际巨星如林的NBA四个赛季中,他共参加了301场比赛,首发291场,平均上场时间3115分钟,平均得分17.5分,今年他平均得分为22.3分,并且成为2005-06赛季NBA  相似文献   

8.
韩玉红 《当代体育》2007,(11):64-64
“2007中国篮球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着“权威,高端,国际,专业,实效”的原则,论坛发为“全球化与中国篮球”,“产业与中国篮球”,“品牌与中国篮球”,“人才与中国篮球”以及“媒体与中国篮球”五大板块,全方位的探讨了中国篮球产业令人关注的方方面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篮坛铁壁中流砥柱团结战斗铸辉煌八一巨人叱咤风云争先夺冠永流芳中国篮坛第一巨人穆铁柱于9月14日上午因心脏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9岁。穆铁柱1949年出生在山东省东明县,身高2米36,1977年入选国家队,1987年退役。他生前取得的成绩包括1977年亚锦赛冠军,1978年亚运会冠军和世锦赛第11名。1999年,他被中国篮协授予"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中国篮坛作为大背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用来形容铁军八一男篮毫不过分。 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奇兵劲旅,1995年CBA全国男篮职业联赛正式启动以来,八一男篮连续9次进入总决赛,7次夺冠。“八一队”三个字几乎是“逢战必胜”的代名词,冠军领奖台快成了这支球队的私人“领地”。 中国篮球史因为这支球队的存在而显得那么单一,单一得充满传奇! 今年3月21日,在本赛季CBA半决赛中,八一男篮在客场以117∶95的成绩,一举击败强劲对手江苏队,连续第九次闯进CBA联赛决赛。一位宁波球迷在网上留言说:“我是含着眼泪看到他们取得胜利的,有了八一男篮这样的铁军,中国篮球从此有了永不迷失的精神坐标!”这正是八一男篮给中国篮球带来的最大财富。  相似文献   

11.
《足球世界》副主编 冯剑明 在第十九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上,中国队惜败韩国队,不但丢掉了亚洲冠军,而且还首次失去了参加世界篮球锦标赛的资格。面对改革中的中国篮球的滑坡现象,不仅篮球界人士反应强烈,同时还引起了各个方面人士的积极关注。日前,本刊记者就中国篮球在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采访了多年从事足球宣传报道工作而同时又十分关心篮球的《足球世界》杂志副主编冯剑明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篮球改革,促进中国篮球文化建设和中国职业篮球健康可持续发展,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篮球协会、苏州大学主办,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苏体育健康产业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暨篮球运动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7月20-22日在苏州大学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金生,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中国篮球协会副主  相似文献   

13.
《篮球》1999,(12)
钱澄海,浙江都县人,1934年出生。50年代著名运动员。高级教练员。1972年起担任国家男篮主教练,曾率领国家队连续获得5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和1986年第10届世界锦标赛第9名。先后担任过北京市崇文区、北京市、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技术顾问。钱澄海当运动员时便很有些名气,曾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他球艺娴熟,善于发动快攻,急停跳投准确,是一位攻击力强的后卫,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摸索、实践,他明白了中国人应该怎样打篮球,总结出了中国篮球哲学。他说:"我…  相似文献   

14.
《篮球》2001,(18)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于2001年8月21~31日在北京举行,共有26支男队和17支女队参加了这次世界青年的聚会。经过四个阶段的赛事,最后南斯拉夫男队和美国女队分别夺得了冠军,中国男、女队则第一次同时闯进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篮球比赛的决赛,写下了中国篮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梦之队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使篮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15年间,在国际篮球的不断追赶下,一支独秀的美国队逐渐“衰落”,连连被击退于奥运会和世锦赛决赛之外。但美国篮球的整体实力仍就领先世界。2006年世锦赛欧洲篮球的整体强势突现,让国际篮坛进入了一个整体融合、局部分化、群雄争峰的时代。在一片混乱纷争之中探寻引领当代世界篮球的发展力量,对于把握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促进中国篮球界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提升中国篮球的竞技水平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篮球是由外国人带进中国的,而在中国篮球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在能治本的教练环节上,近四十年来一直是国产教练把持国家队大局。是中国篮球在教练方面强到不需信奉“拿来主义”?还是同步自封?我想中国篮球现在一直积弱不振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媒体和球迷呼吁外教入主国家队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但直到将  相似文献   

17.
资料库     
《篮球》1999,(23)
篮球运动在湖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湖北男篮以其独特的“快、准、灵”技战术风格在国内曾威震一时,1979年获全运会亚军,1980年获全国甲级联赛冠军,先后为国家队输送了袁战洪、王宗兴、刘松、张勇军等一批优秀选手,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湖北男篮运动水平陷入低谷。经过刻苦训练,1998年湖北男篮成功地冲入全国男子篮球甲B行列,1999年该队与美尔雅集  相似文献   

18.
CBA价值20亿     
2002年对中国篮球来说,应该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忧的是,国家队在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失利,亚运会上先赢后输韩国队的拙劣表现,让中国篮球球迷的心也被深深伤害一把;喜的是,以姚明为代表的移动长城进入NBA打球,特别是姚明在NBA的良好表现和商业上的成功,给已过“七年之痒”的“CBA”这块招牌更添一丝金色,中国球员在NBA的表现,也让中国篮球在岁末至少还保留了“CBA”这样一条底裤,不至于光着屁股进入2003年。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三大中锋都是通过CBA联赛的锤炼才走上国际赛场,从而被NBA联赛相中的。这也让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篮球来说,1994年是值得重重地记上一笔的年头。是年里,中国男、女篮在世界锦标赛上分别获得第八名和亚军的历史最好成绩,皆为中国篮球运动史谱写了新的篇章,令国人额首相庆、喜不自禁。尤其是中国男篮在广岛亚运会上狂胜韩国队28分,蝉联冠军,更是叫人欢欣不已。但是,中国女篮在广岛以30分之差惨败于老对手韩国队,却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篮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中国篮协领导关于“篮球人才青黄不接,篮球运动呈滑坡趋势”的谈话,更是使人对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前景产生了一些疑虑。  相似文献   

20.
竞赛体制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国篮球在1997年的国际赛事中成绩不佳,但我对中国篮球仍很有信心,认为那只是暂时的挫折。为使中国篮球走出低谷,我认为以下三点应予以重视。第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这是中国篮球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体制是根本不行的。在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中,我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应有更为严谨的竞赛体制,不然就很难保证有一个公平的竞赛环境。我想主要应在这两点上引起重视。1.用各种严厉有效的制度尽可能杜绝假球、黑哨等各种人为的不正当操纵比赛胜负的现象。不然将对我国的篮球运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