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3):239-24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08~2017年10年间奥运会和田径锦标赛的男子4×100m决赛结果和各接力队员的当年最好100m成绩进行分析,得出男子4×100m的世界格局为:美国和牙买加为第一梯队,多巴哥、英国、加拿大、日本和法国五国为第二梯队,中国、德国和其他国家为第三梯队;各大洲的实力排名依次为中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交接棒方面为,第一梯队的美国交接棒水平较差,牙买加和第二梯队的队伍交接棒总体良好,日本和第三梯队交接棒属于优秀层次;棒次安排方面,以4名接力队员100m成绩快慢安排棒次,依次为第四棒、第二棒、第三棒、第一棒的顺序;最快棒安排在第三棒有增多趋势,最慢棒安排在第一棒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灰色分派规划决策模型的基础上,用此决策法对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分派问题进行了探讨,方法科学,操作简捷。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测量类运动项目,并以100米、4×100米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控制论的灰色理论,根据运动成绩发展规律进行建模、预测与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接力跑是由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的一个集体运动项目,它不但可以激起观众的热情,而且参与者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趣味和激情。它要求参赛运动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竞赛项目,它让四名运动员结合在一起,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去创造出一项伟大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4×100米接力跑,是竞争激烈,极具观赏性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是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课外体育田径训练中少有的以集体配合的方式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该项目一方面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观察与思考的逻辑思维。因此,掌握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4×100米接力跑的核心技术,是各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夺得优异团体总分的关键,也是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优秀体育人才的有效保证。笔者通过多年的带队经验,分析总结了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技术与方法,多次参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得以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二位录像简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8届俄勒冈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冠军Fred Kerley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和掌握Fred Kerley在世锦赛男子100米比赛中的关键运动技术表现特征,以期揭示世界级百米运动员的竞技特征,为提升我国短跑整体水平、了解该项目的竞技规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在选取Kerley四场比赛中,步频指数达到8.50成绩便突破9.80s,两次破9.80s的比赛均是如此。对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都是提高步频来寻求成绩上的突破,我国优秀百米运动员亦是如此,并不能盲目追求步长来提高成绩。(2)在纵向对比运动员成绩时,风速因素也可考虑进去。世锦赛百米决赛如果风速在顺风0.9m/s的有利情况下,Kerley百米成绩甚至可以达到9.73s-9.74s。(3)Kerley百米跑步频指数与Bolt已极为接近,以稳定步频略微提升步长为主要练习方向,追求步长指数也趋于“博尔特化”,有望突破百米最佳成绩。(4)Kerley最大速度能力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百米全程最大速度出现在47-55.5米之间,为12.687m/s,最大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影响4×100m接力整体水平和成绩诸因素的分析,结合指导4×100m接力队训练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4×100m接力的训练,特别是整体能力的训练,大胆实践,敢于革新训练方法,努力使4×100m接力的整体能力和运动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4×100m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成功次数和失误率均可见"前迎式"传接棒技术与传统的"后接式"传接棒技术有明显的差异,"前迎式"技术稳定性高于传统的"后接式"技术。"前迎式"交接棒技术在传接棒过程中交接队员能够观察到接力棒位置,既有利于传棒队员控制接力棒的稳定性又便于接棒队员根据两人的即时跑动速度,准确判断接棒时机,保证了接棒动作稳定完成及随后的连贯动作,有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立4×100 m接力成绩的数学模型,探究4×100 m接力项目成绩的影响因素。以2017年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前四名的成绩为基础,在各棒运动员运动水平已确定的情况下,影响4×100 m项目的因素包括:跑道位置、第2-4棒的起跑位置、接棒位置、自由距离及起跑顺序。跑道道次对项目成绩有一定影响,对交接棒策略影响较小;自由距离增大可以显著提高项目成绩;各棒起跑位置都尽量靠近起点可提高项目成绩,传接棒位置在接力区的后10 m时项目成绩更好;各棒次的安排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田径女子 4× 10 0m接力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但因不适应奥运会赛制 ,决赛中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试对奥运会与全运会田径女子 4× 10 0m接力赛制的差异进行分析 ,提出对策 ,供备战 2 0 0 4雅典奥运会的我国田径女子 4× 10 0m接力队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处理法、OCAD(定向运动制图)软件路线分析法。以云南省第6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越野体育教育专业男子短距离赛前8名比赛成绩的分段和累计时间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男子运动员在短距离比赛中的体能分配及在各赛段技能的执行能力,寻找优势与不足,以期能为改进定向越野运动训练措施,进而提高云南省在该项目上的技能水平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法,对《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中4×100 m接力跑这一章节的几个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指出"下压式"优于"上挑式";教材中关于传、接棒最佳时机的观点针对的群体过于局限,不具普适价值;在仅就跑的实力而论的前提下,第一实力的运动员必须安排在第二棒,第二实力的运动员必须安排在第四棒。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男子手球比赛进攻特点为:快攻、底线和突破在总体进攻中比重增加,边锋保持稳定;远射得分比重下降,但仍是第一进攻得分手段,强队外围射手较多,通过对第12届全国运动会比赛前4名球队进攻特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本次赛事全国男子手球运动的进攻特征,找出第12届全国运动会比赛前四名球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进而为中国男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戚雅茜  仰红慧  宋闪 《体育科研》2015,(4):84-86-91
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100 m蝶泳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介绍比赛技术解析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特别是研究运动员比赛战术方面的应用。通过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蝶泳100 m决赛第二组的运动员进行比赛视频的拍摄和解析,结合近几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比赛成绩和排名情况,对男子100 m蝶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等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分析结果为教练和运动员选择最佳的比赛战术提供科学依据,这将让运动员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对对手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预判,为教练和运动员采用更合理的比赛战术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把握更准确,为其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运动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扬长避短,不仅从心理上,还能从合理分配体力上为赢得对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田径运动需要加强和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所表现的项目之一。4×100米接力作为田径项目中的集体配合项目,有其特殊的技术特点,本文从交接棒形式、交接棒地区、起动形式、标志判断、应急准备等几方面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10届全运会和29届奥运会男子400m跑的冠军及前6~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为调查对象,纠正传统认识上对400m跑项目界定为耐力性中跑项目的偏差,提出400m跑属于糖酵解代谢类型的短跑项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男子400m跑成绩落后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男子400m跑成绩的运动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田径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田径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福建省田径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不容乐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4x10 0m接力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 ,比赛中的制胜因素很多。从交接棒的方式 ,预跑距离的测算 ,起跑时口令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并结合实际情况 ,对比赛中的一些随机事件的发生也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为 4x10 0m接力的教学、训练与比赛提供了实效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发挥“澳式站位”在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优势,研究世界顶尖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应用“澳式站位”的成功率,以此提高我国男子网球双打比赛的竞技水平。方法: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网球双打比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布莱恩兄弟在16场大满贯决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总次数为741次;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中路、正手位分别为306、27、198次;一发使用效率为78.8%,而二发使用效率仅21.2%;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时,网前人向发球区移动、向非发球区移动、不动的次数分别为168次、92、46次;第三拍网前截击得分成功率为68.8%。结论:在不同时机选择应该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进行抉择,在一发球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成功率与使用率上要远远高于二发球的时候;在网前人向不同区域的移动下,发球人应该更多地选择发向接发球方的反手位;在为网前人创造截击得分的机会下,发球人在一发上选择发向接发球方反手位得分成功率更高;在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时,发球尽量减少发向接发球方的正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