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新闻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始终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这一点,新闻界的同仁们早已有共识,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近几年来,随着正面报道的日益被重视,许多编辑、记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正面报道的“君家妇难为”;似乎总有人爱跟正面报道过不去,不管你报道什么,也不管你如何报道,他总能挑出“毛病”来。比如,你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有人便会说:“这应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值得报道?”你报道某个先进人物为顾“大家”而舍“小家”,又有人会说“舍小家也是失职,为何还要提倡?”你报道某地方领导为兑现拖欠教师…  相似文献   

2.
今日造假, 明日澄清, 今日造谣, 明日辟谣。真没想到, 这种小孩“过家家”、“翻烧饼”一样的玩意儿, 竟然在如今的一些传媒上流行开来,成了“时尚”, 而且, 已由文化娱乐报道蔓延到时政报道之中。有人谓之曰“幽默新闻”, 有人斥之为“问号新闻”, 依我看, 这是一些媒体病了,  相似文献   

3.
1994年,CCTV推出了《焦点访谈》。它异军突起,长盛不衰,引起地方台的群起仿效。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深度报道”的一些典型特征,或者说,它们是电视化的深度报道。它们具有报刊平面媒体难以比拟的传播广度及巨大影响,可以说,今天“深度报道”的主要领地,已经转移到电子媒体上了。告别“热点”“深度报道”最早始于所谓“二次报道”,有人也称之为“第二落点”报道。它是一些在日报挤压下的周报为弥补时效性较差的弱点所做的竞争尝试。有人概括说,它的任务是把日报“一般动态化报道所内涵着的但又难以或不能放大和…  相似文献   

4.
丰富典型报道“百花园”《人民海军》报李文喜一段时间,新闻界有人提出典型报道是“大一统”体制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典型报道失去了“轰动效应”,应该“寿终正寝”了。而实际上,典型报道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仍是报纸的“拳头产品”,读者...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中国新闻界的1987年是“深度报道年”,那么,刚刚过去的1988年又何以名状?无疑,深度报道成为对中青年记者最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的品种,而且大有泛滥报刊之势。可是,这些仿佛一夜之间缀满枝头的理性之果,没有得到1987年下半年新闻界内外一致给予过的青睐,虽然它们的味道要浓郁得多,且更耐咀嚼。有人说深度报道给新闻媒介带来“超负荷”,是“理性的误区”。有人抱怨记者只顾“玩深沉”,让读者累得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新闻界展开了关于典型报道的讨论。有人认为新时期典型报道要加强;有人认为应减少;有人甚至预言,“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沸沸扬扬,一时让人不知所措。何谓典型?《辞海》对“典型”一词的解释为:《说文·土部》:“型,铸器之法也。”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原指模型或模范。现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7.
有人这样归纳,“需要你知道,我就告诉你”和“你需要知道,我就告诉你”是中国新闻报道和西方新闻报道的明显区别。前者倾向于正面报道,后者倾向于负面报道,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也成了比较中西新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记者有个传统的思维指向——趋向“热点”,漠视“冷点”。办事无恒心的人,被批评为犯“冷热病”。中国的记者,犯的不是“冷热病”,而是“常热病”。赶浪头,凑热闹之瘾不谓不大。写“气象新闻”、“意图新闻”、“证实新闻”,是拿手之戏。难怪有人说记者有“趋光性”、“向热性”,哪里有辉煌的灯火,哪里有冒气的“热点”,便蜂拥而至,异口同声地报道。去年,抢购风袭来,有人说风源是消费膨胀,批评消费膨胀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有人针对科技新闻报道枯燥呆板的现状,提出科技报道要“软化”的观点。后来还有人提倡写“社会科技新闻”,并作了可贵的实践探索。这些提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科技新闻跳出传统的框框,不仅直接报道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科技人物、自然奇观,还要报道与这些成果、政策、人物、奇观有关的人际关系、趣闻轶事,从而使科技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琳琅满目、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我赞成“社会科技新闻”的提法,这比笼统地提“软化”要好。事实上,社会科技新闻是早已有之的  相似文献   

10.
改进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型报道是中国新闻体裁中的一个特殊品种。新闻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许多都是通过典型报道进行的。近年来,新闻界有人对典型报道提出了不同看法,希望“淡化典型报道”,甚至要求典型报道“逐步消亡”。那么,当前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和改进典型报道呢?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业的特性和社会功能是新闻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也是目前存在着分歧的问题。正是由于对这两个问题认识和理解不一致,出现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产生了种种分歧。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党政机关的“喉舌”,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以报道新闻为主要手段的阶级的舆论工具”;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传  相似文献   

12.
对﹃组照﹄发展的冷思考于惠通近年来,用多幅照片的组合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突发新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的形式突然热了起来,有人叫它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人叫它报道摄影,港台有人叫它“图片故事”……尽管叫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一些题材往往长期存在、反复出现或呈周期性的活动,有人称它们为“万岁”新闻。如每年都有的“三·八”节、“六·一”节等特定的节日报道,还有些会议报道。记者在采访这些新闻进行报道时,往往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即一般化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体验式报道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验式报道的界说 我国新闻界目前对体验式报道的研究滞后于体验式报道的采写。关于体验式报道的界说,目前尚无定论。 有人认为,记者深入到现场采写的报道就是体验式报道。这一界说没有突出“体验”性。记者深入到现场,若只是耳闻目睹,不去身体力行,写出的报道只能称现场短新闻,不能说是体验式报道。 有人提出,体验式报道是记者为了把艰苦工作岗位上的酸甜苦辣告诉读者而在这种岗位上体验后写成的报道。还有人说,记者为了揭露阴暗面,在不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的求深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广 《军事记者》2004,(12):17-17
深度报道,有人又叫“问题新闻”、“热点新闻”和“释析新闻”,是目前颇为盛行的一种兼有新闻和理论章双重特征的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读的青睐,原因是这一形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后所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那么,深度报道之“深”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16.
庄向阳 《今传媒》2006,(5):31-32
网络:倾听读者意见的新通道报道《金领辞职当全职“猫妈妈”》是一条社区新闻,刊登在2006年3月1日深圳一家报纸社区版的头条位置。该报道讲述了居住在福田区长城盛世二期的爱猫人周小姐的故事。全文4个小标题,基本上勾勒出一个爱猫人的形象——“猫咪就像我的女儿”、“辞掉工作专心养猫”、“把主人房让给猫住”、“与猫结缘始于童年”。对于宠物,有人爱,有人烦,本无可非议,而报纸的社区新闻版报道爱猫人也无不可。有疑问的是报道的标题,以及报道中与此相关的一句话:“据周××讲,她原来有一个高薪的工作,年薪30万左右。但为了照顾猫咪,她…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经济报道中的“有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称为“家常菜”。现在的一些媒体的经济新闻,多是一般化的工作性报道、肤浅表象的报道。每年的“开门红”、“首季”、“半年”、“全年”这几个时段的“成绩快报”,如同白开水,读不欢迎。其实,只要媒体把读天天吃的“家常菜”做出特色,也能合乎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要使教育报道走进读者的内心,无外乎两种主要方法:报道中要有人;挖掘具体事实。报道中要有人我国新闻界一直提倡“新闻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报道里写人并不是专门报道人物,而是在报道中加进人的因素,从人的角度去写报道,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加报道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19.
有人会问:新闻就是新闻,还有什么“新”与不“新”的说法?我说,新闻就是有“新”与不“新”的讲究。大凡吃新闻饭的人都知道,新闻贵在出新,没有“新”就没有“闻”可言。打个比方,今天在报纸上报道某个社区举办了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明天又报道某个社区开  相似文献   

20.
“人生漫漫,紧要处却只有几步。”常听人这样告诫。其实,平常人一生中那些并非“紧要”的地方,也时常存在着种种机会,有人能及时发现,并抓住它,从而“前进一步,海阔天空”;有人却常常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我算是后者。走出学校来报社近10年,经济、政治、文化报道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