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次的喝水、上厕所……当睡觉时间来临时,有些孩子总想尽方法推迟这令人讨厌的时刻的到来。孩子们不愿睡觉,使一些父母伤透脑筋。心理学家丹·阿恩霍姆博士为此提出了以下忠告。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家长和孩子之间常常为睡觉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2.
孩子在2~5岁的时候最难带,到了睡觉时间,不肯睡觉,要不继续玩玩具,要不缠着父母讲故事,要不就是哭喊着要去找小朋友。孩子不肯睡觉的问题真让做父母的头疼,他们毫无办法,只有干着急。  相似文献   

3.
孩子在2~5岁的时候最难带,到了睡觉时间,不肯睡觉,要不继续玩玩具,要不缠着父母讲故事,要不就是哭喊着要去找小朋友。孩子不肯睡觉的问题真让做父母的头疼,他们毫无办法,只有干着急。在丹麦,竟然有一个电视节目帮助父母们解决了难题。儿童频道每天最后的一个节目是《晚安Godnat》,它从晚上八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早晨六点多,长达10个小时。节目中没  相似文献   

4.
易星 《今日教育》2010,(7):16-17
每年9月,幼儿园里都会迎来一批新入园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陌生的环境,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吃饭、不愿意睡觉,这造成了许多家长的困扰与担忧。因此,帮助新入园的孩子减少分离焦虑,是幼儿园、家庭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应当从几方面着手来帮助新生幼儿缓解分离焦虑。  相似文献   

5.
长期与父母睡在一起的孩子,现在要独立睡觉,这相当于让孩子经历一次“心理断乳”。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个子已经长高长大,睡在一起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不便之处,许多道理一讲,他们都明白,可就是粘粘糊糊的,不愿意自己睡觉,于是家长纳闷着急了,怎么能让孩子自  相似文献   

6.
为家长解忧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他们的家长对我说:“孩子总是要父母陪睡,这要耽误我们不少时间,您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了给家长解忧,我向孩子们讲了不少有关的故事,但是效果并不好。后来,我编了一首儿歌《乖孩子》,其内容是:“乖孩子,乖孩子,自己脱衣上床睡,不用爸妈陪,也不乱踢被。”孩子们很快就学会念这首儿歌了。我要求他们回家念给父母听,鼓励他们做个乖孩子。次日,我就逐个地问送孩子来园的家长,谁不要爸妈陪睡了,并在班上表扬这些不要父母陪睡的孩子,奖给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这样,  相似文献   

7.
高一男生张云家长带其来咨询,描述其表现是:这孩子一旦考试不好,就在家“闹天宫”,或大哭大闹,搞得鸡犬不宁;或闭门静卧,任你千呼万唤,我自岿然不动。晚上做作业时需要家长陪读, 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的左右,上厕所要由家长先去开灯,睡觉前要先有家长为其暧被窝。这孩子很容易被激惹,他要是发起脾气来,父母什么事都干不成。有一次,竟然逼着  相似文献   

8.
付希 《中学生博览》2022,(24):66-67
<正>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可一放假回到家,与家长朝夕相伴,天使就变成“神兽”了。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半天就憋得要长毛,烦躁不安,一点也不听话;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写作业,打游戏、看电视等娱乐项目全部自动解禁;还有的家长说,现在每天三件事:吃饭、睡觉、揍娃。孩子们在外面活泼可爱,到了家里却变成了不听指挥的“小神兽”,这到底是怎么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心”出发,去了解一下“神兽”们在想些什么,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太阳公公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地球每天在转动,人怎么不会摔下去?”……幼儿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时,会经常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亲昵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孩子希望探求人生和世界的奥秘、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的愿望。对于孩子喋喋不休的提问,家长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总是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听到孩子的提问就干脆回绝:“你话不要多。”“去去去,烦死了。”或者打发他去问别人,说:“我没有时间和你罗嗦。”有的家长因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就厌烦地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也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是敷衍了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用父母之心给予孩子关爱时,会觉得自己有些神圣,心里也会感到幸福.当然,这都是孩子回报给班主任的.班主任一次次被学生的真诚与信任包围时,幸福感油然而生. 班主任工作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注意方法.如果不注意工作方法,会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孩子们和班主任的距离远了,班主任工作更加难于开展.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12.
孩子永远是天真的,他们所想的和所做的都表示着他们真实的一面。而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像是守护神一样,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就是魔鬼。每天只会让孩子们学习、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就是孩子们的一条阴间小道。他们害怕,怕老师训斥,怕家长打骂。这样家长和老师除了会对孩子做这些还会做什么呢?他们把孩子的天真一丝不漏的遮盖住了,孩子们无法呼吸,他们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3.
竹青学校连续办了三年夏令营,第一年的夏令营,孩子们吃不得苦和家长怕孩子吃苦的情形,令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担忧。特别是晚上孩子睡觉难的问题使我们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4.
当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去把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的时候,孩子会找出许多不愿做的理由:“我等一会儿再收拾。”“我太累了,妈妈您替我收拾吧。”……做父母的常常很容易让步,但这会使孩子们得到这样的认识:下一次父母还会替我做的,只要能找到借口,父母就会让步。  相似文献   

15.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呢?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生在盛世,长在盛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做父母的小时候好了不知  相似文献   

16.
农村的许多孩子虽不像有些城市孩子那样娇贵,但不知父母劳动艰辛的现象也还是很普遍的。为此,在一个夏日的周末,我试着给孩子们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让家长教孩子学古诗《悯农》。 星期一上课时,我刚开口问昨天的古诗学得怎样了,孩子们便齐声念了起来。看着一个个摇晃着小脑袋,我很高兴:看来他们都学会了。可当我要大家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时,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平时几个胆大的孩子举起了手,回答的内容文不对题。我一听就知道,孩子们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的。我  相似文献   

17.
许多家长下午去幼儿园托、小班接孩子时,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今天吃饭好吗?”“我家宝宝今天睡觉怎么样?”吃饭和睡觉,是低龄孩子父母最为关心的两件大事。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迅速发育,经历着人生第二次大的飞跃期。既依赖又独立,逆反心理严重,情绪不稳定,这些特点让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倍感挑战,甚至无从应对。父母要想成为孩子眼里的好家长,非常不容易。STAGE模型提出了父母在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过程中的五个核心要素。家长参照五个教育孩子的关键方法,有利于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老师是孩子认知这个世界的启蒙老师。他们把走路不稳、说话不清、吃喝不能自理的孩子从孩子们父母的手里接过来,其实也就是延续了父母的角色,不但要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还要管孩子认字、识物等各方面的启蒙知识。所以,有人称幼儿园老师是"高级保姆"。这虽然对老师有点不太尊重,但从辛苦、操心的角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孩子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操心盖被子、给睡不着的小朋友讲故事,甚至陪孩子们上厕所等,这都是幼儿老师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亲教养态度的不当。管教孩子时,必须维持一贯的作风,贯彻原则不能动摇。如果孩子重复犯错,就应受批评,假如父母再次原谅了他,那如何使孩子学到教训、成龙成凤呢?当孩子有求于父母时,父母勉为其难地答应:“只允许这一次,下不为例。”或“好吧,好吧,但下次不准。”这种对孩子让步的情形,特别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虽然父母说“只这一次”,但可能不久他们又会像这次一样,或者明天也会像今天这样,如此,想使孩子确实遵守规定的事,就比较困难了。因此,绝不能轻易让步于孩子。一般来说,父母所规定的事,孩子们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