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针对个别行为,也可以针对生活的整体,这又与德性伦理学关注生活整体的倾向接近。以此至少表明了康德伦理学并不是极端的义务论,而是和德性伦理学有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普芬道夫的道德哲学从德性转向义务,开创了一种不强调德性和人性完善,而强调人与人之间避免伤害,消弭冲突,以经济交换为核心的社会想象。这一想象影响了斯密,但斯密不满于普芬道夫的诸多前提以及方法上的不彻底。他试图在弱化上帝、搁置世俗性政治权威的前提下,从充分自然主义和情感主义的角度为类似的社会结构,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以及权利关系提供微观基础。他的良心论和义务感是这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斯密所确立的是一个以财产和正义规则为中心的陌生人道德社群。这个道德社群不是紧密的小共同体,但是人们仍然对彼此承担至关重要的道德义务。在这一意义上,斯密不是激进的权利理论家,而是在肯定权利的前提下,倡导对他人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刑罚.然而,死刑的废止,或者至少是慎用,已是大势所趋.存置论和废除论的伦理依据的辩护力:人道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和义务论原则.每一原则都有显见的合理性,同时任何一种建立在单一伦理原则基础上的死刑主张又有理论或实践上的明显缺陷,不能构成自己主张的充分依据,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样的司法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包容这些原则的合理性一面.  相似文献   

4.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以道德动机为基点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引出了“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等概念,构筑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义务论体系。康德道德义务论的理论贡献及其主观性、形式性、抽象性理论局限与困境,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批判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克服与解决。对康德道德义务论的批判改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我们重塑人的道德社会性本质、强化道德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发掘新型生态伦理的现实路径以及构建人类道德共同体提供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我国师德建设伦理学思想的冲突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师德建设中,道义论强调自觉的责任感、对道德律的敬重感和行善后的愉悦感、行为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论强调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中道德与利益结合的合理性;契约论则肯定教师责任和道德义务来自于自愿契约。帮助教师认识、提升和凝炼师德的内涵,重振道义论伦理思想的理想精神,融合多元伦理思想,是我国师德建设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   1 公正原则。没有公正的道德原则 ,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公正作为市场的道德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 :公正与平等统一 ,如就业机会平等 ,获得社会产品的机会平等 ,产品交换的机会平等 ;权利与义务平等 ,享受是最根本的权利 ,劳动是最根本的义务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即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出发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以最有效地利用社会人力、物力和资力资源。2 互利原则。互利是市场经济道德原则的核心 ,没有互利原则 ,公正原则也难以实现。这是因为 :第一 ,互利原则能很好地把道德调节和经济调节结合起来 …  相似文献   

7.
契约论本身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解答问题的思想框架。传统契约论作为一种标准的政治义务理论,诉诸实际的同意来解释政治义务的产生。当代契约论主要关注的不是政治义务问题,而是为正义原则和社会制度提供道德辩护。道德辩护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义务问题,因而"假想的契约不能产生义务"这类批评对当代契约论构不成挑战。  相似文献   

8.
密尔是古典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扩展,批判地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道德原则的强调吸收了康德义务论的某些合理因素。密尔在功利和义务之间的这种融合不仅使其功利主义理论更具有合理性,也为规则功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应实事求是,从“底线道德”开始.“底线道德”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效果论是非;合法自利;交换服务;完成义务.在国家行为方面,国家应是先制订出各种公正原则,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并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古老的惩罚理论,报应论在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应论倡导的惩戒观实质上是一种以报还报的观念,这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惩戒应该是进行道德交流的手段,用来促进学生的向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教育惩戒应该注意惩罚者的以身作则、善言善行;提高受惩罚者的道德认识;遵循受惩罚者的道德发展规律;惩戒要适度,必须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公正”道德问题自提出来至今已2000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论证并获得可供实践操作的规范体系,因而,公正道德也就只停留于口号而很难达向真正普遍的社会实践。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立足于时代的要求,独辟蹊径,从社会道德目标、“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终极道德标准、原则和道德他律等不同层次对“公正”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哲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公正道德规范体系,这为公正道德的社会化实践——尤其是为当代社会实践法律公正与经济公正提供了理论依据、价值原则和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状况展开述评,认为:就如何看待社会道德现象而言,“代价论”没能辩证地看待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滑坡论”与“爬坡论”的分歧在于对市场经济本身伦理向度的认识不同,“道德失范说”则在逻辑上隐含着对道德规范建设与道德制度建设的探讨的可能;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活动中人的特性而言,“滑坡论”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开来,“爬坡论”则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体公民概念是现代伦理的支柱之一;就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而言,“外灌”和“内引”两种观点都包含着片面的真理,现代社会应详细审视公正原则和功利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给经济伦理原则与其他社会伦理原则以合理定位;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言,应当使个体性的利益追求与社会普遍利益追求相一致,倡导一种市场集体主义;就目前所面临的伦理新课题而言,应重视对道义原则即人道主义原则和公正原则,经济、政治、伦理三种制度制衡原则,以及多元主体和多元价值原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诚信作为社会意识,总是根植于生产方式和由此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组织)中,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血缘、地缘、职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依靠道德和权威裁判来维系诚信。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陌生人组织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充满开放性和不稳定性。诚信只能靠契约及其背后的法制来维系。契约诚信具有四个要素:诚信主体间是独立、平等的关系;诚信的原则是公正,获取信息的公正、权利和义务的公正、仲裁的公正;维系诚信的制约机制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评估制度,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违反诚信的行为进行惩罚,形成强制性的约束力;诚信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遵纪守法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平行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两个正义原则。由于从道德角度来研究社会基本结构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意义,正义论所蕴藏的思想及正义原则对政策的制定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就近入学政策保障了适龄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但其自身也存在理论困境,增加家长和儿童选择学校的自由权应是"正义"前行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操论》是一部伟大的伦理学巨著,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谦逊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和影响。通过对《道德情操论》的解读,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的德育思想,也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高师学生的道德水平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其立足于教育实践,提出的"公正团体"教育法,给高师学生通过创建"道德团体"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人类保证自身利益、自身存在和进步的普遍要求,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制度道德的首要价值原则,是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基本价值.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公正所追求的是一种合乎道德的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和谐关系,它包括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实质公正即制度本身的公正与形式公正.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应该把公正原则确立为可持续发展道德体系的基本道德原则.公正原则的内涵反映在代际公正、代内公正和人--自然的公正三个层面.它的贯彻实施要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为保障,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必要条件;以道德手段鸣锣开道,来指导、约束、规范人类的行为.其中提高人类的道德素质,实现道德自 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8.责任与义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命令、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履行义务的主体依法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满足其他权利人利益的法律约束。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名教自然之辩是天人之辩在魏晋时代的独特展现,因而也就是对人原则与自然原则分裂冲突问题的理论探讨。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论,嵇康、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裴危页的“崇有”论,都只是片面强调了人原则和自然原则两之一,只有郭象提出的“名教乃自然之迹”论,才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理论难题。一方面,他用“自性”(性分)来解释仁义礼乐、等级秩序、社会分工的形成,从而强调了人原则;另一方面,他用“迹”与“所以迹”这一对范畴来解释名教的异化,从而突出了自然原则。在郭象看来,名教与自然、理性自觉与意志自愿内在地统一了起来,人原则和自然原则有机融合,从而为其个体道德学说的阐发廓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