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状况,对生态文明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状态。在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略论“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实厚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坚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可以预期,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里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阐述其对环境保护、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 带着20世纪的…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天行有常”的生态认识论;“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参”和“强本节用”的生态实践观与节用观以及“谨其时禁”和取物以时的生态责任观三个方面。与此相对应,苟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我们要有“顺天”和“治天”之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之生态文明行为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之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民族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蒙古民族思想理念的集中反映。成吉思汗祭祀在长期的历史中不断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祭祀内容的原始性,祭祀内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独特性和祭祀传承的唯一性。成吉思汗祭祀,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崇拜长生天、崇尚大自然的心理,成为蒙古民族重视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成吉思汗祭祀,是体现蒙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文化现象,共同的心理素质,使蒙古族树立了崇尚大自然的观念。成吉思汗祭祀的基本理念,包括崇拜长生天、崇拜神灵、崇拜大自然等,对蒙古民族共同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使蒙古民族树立崇尚天地人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受成吉思汗祭祀的影响,蒙古族树立了开放、包容、奋进的精神,创造了具有浓郁特点的和谐文化,这种自然形成的和谐文化,必然体现在人与生态的关系方面,即树立崇尚大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理念;成吉思汗祭祀的基本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蒙古族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形成保护大自然的共同心理。成吉思汗祭祀,由诸多祭奠仪式组成。这些仪式中贯穿了蒙古民族崇尚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中的春、夏、秋季大典,都向苍天大地、山水神灵祭洒鲜奶,祝福草原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5.
卢风 《华夏文化》2012,(2):21-24
一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都以中央大国和文明中心自居。但“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国人彻底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批知识精英在反省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追究到了最深层次的根源——文化根源。他们认为,以儒家思想为灵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腐朽的、没落的,不彻底“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建设与成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指称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辩证统一关系,成都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3,(1):41-43
2012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美好生活目标的提出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课题客观地摆到了政府面前。现在人们已不仅仅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而是更多从自然生态视角解读文化、发展文化,生态文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张军 《华夏文化》2012,(3):60-62
环境危机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构性特征。所谓结构性特征是指因一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必然产生一定结果的属性。整个系统不改变,该系统的结构性特征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在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内,环境危机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浦东新区的文化工作以“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局的关心指导下,以提高浦东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内涵为目标,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团队培育、机制推进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突显丁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21世纪初肩负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被九曲黄河怀抱的鄂尔多斯,是我国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众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民族在此栖息繁衍,他们互相交流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为一体的鄂尔多斯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加强国学教育,背背三字经、弟子规,自然有好处,问题是怎样在很多课程里,把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贯穿进去,而不是单独列出来而已。比如在历史、地理、语文课程里如何体现出来?通过这些课程,应该贯穿一个思想,就是如何培养出色的后代。教育学生,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得,是一个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卜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在继承和巩固中加强,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考察成都平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首先需要考虑"文明"的定义和定义的途径,根本的问题是,"文明"首先是一种理念,是特指一个与野蛮阶段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这样一个较高的阶段并不一定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因而就"文明"设定出一套普遍的物化的标准显然并不合适.从横向上对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各个阶段的文化来探讨文明起源,需要对整个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整体考察,才会对各时期各文化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各自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所了解.而纵向研究则在于考察在不同的阶段中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发展的变化,并最终获得对文明起源与形成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就东胜现阶段而言,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胜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相对而言市民的文明素质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针对新情况,街道、社区应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对策,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服务周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聂云 《华夏文化》2011,(1):12-14
从广义上说,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都可以称为文化。文化观是人们对于文化现象、文化问题等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文化哲学是思想家、哲学家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对文化成因、差异、演变等问题的系统观点。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持某种文化观,而文化哲学则是只有在思想上成体系的哲学家才具有的对于文化问题的系统观点。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提到欧洲文明的源头就会想起两希文明——希腊、希伯来。了解希伯来文明是了解希腊文明的一把钥匙。而源头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星月地带。希罗多德——西方历史学之父,在他的(呖史》中记载了两河流域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而爱琴文明就是两河流域和希腊之间的一块跳板。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4-45
201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主题,积极实施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创新制定2011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万人大培训,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新的发展,夯实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新一轮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上海“十二五”发展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推进“四个确保”提供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持。宣传舆论工作要高举旗帜,坚守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服务经济大局,通过生动具体的典型宣传,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疏导解惑;要加大世博宣传力度,让世博深入人心,推进世博筹办各项工作;要以精神文明建设和世博工作为载体,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位与会同志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和市委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