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7,(3):88-92
随着城乡二元转型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治理,但仍存在农耕土地无人耕作、留守老人缺乏救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留守妇女引发的夫妻情感断裂等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治理理念与治理工具选择偏失。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由农村社会道德嬗变引起的社会次生问题。因此,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就必须立足于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伦理属性。从伦理学角度寻求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路径不失是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皖北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对皖北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治理,已经成为摆在相关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便以农村"空心化"的概述为研究基点,分析农村"空心化"的主要特点,论述农村"空心化"的现状与影响,并从二元体制、资源环境、经济文化、政策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皖北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原因,最后提出治理该问题的三方面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潘超 《成人教育》2016,(4):20-22
农村空心化以人口的空心化最为突出,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中坚力量逐渐薄弱,农民荒问题严重,很多土地被摞荒或者粗放种植,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农村空心化为农村发展带来农民荒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机遇,破解农民荒问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走农民兼业化和职业化的双元路径.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对农民培育进行兼业化和职业化定位分析,将有助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研究现状从基本内涵、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影响及治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其研究特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农村空心化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勾连:农村的空心化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异化,职业教育的异化加剧了空心化.破除农村空心化,需要以职业教育为依托,从引起空心化的直接对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入手,通过有利于农村、农业发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8,(1):48-52
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我国对农村空心概念的认识,其中有从聚落、人口等单方面的认识,也有综合角度的认识。对农村空心化的已有研究主要有农村空心化的时空过程、农村空心化机制和农村空心化治理三个方面。从时空过程看,农村空心化是一个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格局。农村空心化的机制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模型和综合机制。农村空心化治理包括单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在对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农村空心化模式的研究、新形势下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农村空心化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农村空心化的情景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异较大的山区空心化问题也愈发严峻.本文以延庆县大庄科乡为例,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大庄科乡内新旧住宅有别于平原地区常见的辐射状分布,旧宅零星分布,新宅多集中于道路附近或平坦开阔处.乡域内居民点空心化现象严重,逾10%的旧宅闲置,约4hm2的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针对居民点空心化现象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居住环境破坏、经济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合理规划建立“中心村”、加强管理开发闲置农宅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以留守老人、儿童和大龄劳动力为主,这种人口空心化现象对农业和农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研究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空心化,对缓解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个人和家庭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机制问题,得出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的预期收益等是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显著变量的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加大技术培训等建议,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因素逐渐减少,造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多流动,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本文选取安徽省黄山村与江苏省尧南社区作为样本村。在实地进行调研后,获得了空心化有关数据,以此为基础计算空心化率,并利用线性逐步回归模型,计算经济、资源、区位等区域差异因素对样本村空心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山村空心化的区域差异因素个数较少,但影响系数较大;影响尧南社区空心化的区域差异因素较多,但影响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因素逐渐减少,造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多流动,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本文选取安徽省黄山村与江苏省尧南社区作为样本村。在实地进行调研后,获得了空心化有关数据,以此为基础计算空心化率,并利用线性逐步回归模型,计算经济、资源、区位等区域差异因素对样本村空心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山村空心化的区域差异因素个数较少,但影响系数较大;影响尧南社区空心化的区域差异因素较多,但影响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1.
农村空心化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的一种不良现象。农村空心化是新近凸显的制约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的政治发展关键性因素。它的凸显破坏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降低了政治效能感,影响了村民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形成,制约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在空心化背景下,消除空心化的不良影响,构筑基层民主所需的经济基础,是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前提;整合权利主体资源,提高政治效能感,是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是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乡村的产业获得了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好的农村,农村主要劳动力出现了从城镇向乡村回流的现象,但乡村小学“空心化”依旧没有改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依然在乡村。乡村小学存在严重的生源危机,师资落后,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规范乡村生源向城市流动的程序、健全的农村教育体系、构建健康的教师流动体制是乡村教育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成功转移不仅对四川农民就业和增收、四川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四川农业发展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建议从加强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管理、加速四川城镇化建设、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减少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此促进四川农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和发展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文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四川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和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现实短板,并提出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四川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和发展要重点加强乡村文脉梳理和保护、推动文化品牌培育主体协同、实施文化品牌培育分类策略、完善文化品牌培育生态体系、促进文化品牌培育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黄山村实地调研得出相关数据,了解黄山村村庄空心化现状,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出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空心化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研究发现村庄空心化率与村庄户均人口数负显著相关,与常年在外劳动力人数、村人均收入、宅化率、人居宅基地面积、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显著正相关.基于实证分析,针对欠发达地区村庄空心化现状,从搞好村庄规划、完善土地利用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视角四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了解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省8个市的96所学校和32个教育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雏形基本形成,但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20世纪末国际上和上海、天津等县区的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与参数为参照,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机制与策略,建构其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根与魂,缺少乡村文化内涵作为精神内核,乡村旅游业将失去生命力。乡村文化作为一村一地发展历程的有效见证,如若不挖掘不利用不传承,极有可能销声匿迹。因此,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业的有效融合,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是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均是一件利事。辽宁省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为其深度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目前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辽宁省乡村旅游文化的构成,如遗址文化、民居与村落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并针对乡村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省农村出现了现代化的金融机构和现代化的金融业务.标志着民国时期四川传统的农村金融开始向现代化的农村金融转型,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对四川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再加之制度本身的缺陷,决定了其转型是艰难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依靠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来挽救四川农村、振兴四川农村经济的愿望落空。  相似文献   

19.
从四川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十分重要和迫切。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各因素分析来看,农村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增收意义重大,而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村社会救济资金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增收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20.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