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优选血宝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休止角、堆密度、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选择辅料,确定胶囊号.结果:以淀粉为填充剂、9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所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0%,胶囊装量差异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中药藤黄中藤黄总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藤黄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乙醇浓度、溶剂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4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90%乙醇,5倍量,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藤黄中藤黄总酸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五角枫叶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试剂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nm测定不同提取方法下所得总皂苷含量,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选出五角枫叶皂苷的提取工艺,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五角枫叶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回流提取3次2h/次,加醇量为每次30倍量.结论:此工艺结果稳定,工艺安全环保,生产成本低,得到总皂苷含量高,可作为提取五角枫叶总皂苷生产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龙牙百合中多糖的得率为指标,研究探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百合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百合多糖,Sevag法(用氯仿和正丁醇按5:1的比例进行萃取)除蛋白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总糖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论:实验表明,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优选工艺条件为:干燥百合粉碎过100目筛;提取功率为700W;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min.百合多糖的得率为3.41%.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6):23-26
以蔓越莓干为辅料,研制了既具有传统风味,又有蔓越莓香甜淡雅、色泽金黄、营养丰富的蔓越莓曲奇饼干.正交试验表明:蔓越莓曲奇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面粉100%计,无盐黄油65%,蔓越莓干35%,糖粉25%,鸡蛋20%;烘焙温度为:下火150℃,上火175℃,时间为15 min,此条件下制作的蔓越莓曲奇饼干色、香、味、型俱佳.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为反应试剂,从压电陶瓷废弃物中浸出银,考察了浸出时间、硝酸用量、浸出温度、固液比等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时间为90min,硝酸用量为4.5ml,温度为85℃,固液比为1∶3.5,银的浸出率可达到99.36%.对于不同含银量和品种的其它压电陶瓷废片,可以采取同样方法摸索出浸出优选工艺条件,结合放大试验得到实际生产的优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芍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对其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对芍药首先采用水提工艺进行提取,并考察浸膏的浓缩干燥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颗粒剂的辅料配比进行优化;最后按照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芍药水提取实验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选择辅料为糖粉和糊精,稠浸膏:糖粉:糊精比例为3:3:1,并以90%乙醇为润湿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荆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所制得的芍药颗粒荆比较适合当前生产要求,质量检查方法方便且易于操作、产品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选了无籽刺梨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金刺梨多酚的最佳方案为:酒精浓度72%、固液比1:13、提取时间23 min,用此条件下提取实际测得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8117%.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桔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制作桔皮糕产品.方法:以桔皮果胶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桔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1.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0m in、料液比1:20.结论:此最佳工艺可用于柑桔皮果胶的提取,果胶提取得率达18.6%.以该工艺提取的果胶为主料,添加白糖、柠檬酸、CMC-Na等辅料,可制得口感、色泽、质地良好的桔皮糕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优化益肾颗粒最佳的成型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辅料的种类、加入量、乙醇的浓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颗粒的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优化颗粒成型工艺。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为浸膏:糊精:乳糖为1:1:1、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5%,干燥温度60℃。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