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卫霞  杨小丽 《海外英语》2014,(14):219-221
众所周知,广告的终极目的是推销商品,即鼓励人们消费。因此,广告传播实质上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它通过富有诱惑力的各种符号,"召唤"着每一个消费者的内心欲望,并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召唤"机制中,使消费者实现自我消费身份的确认。广告在能指与所指、产品与意义之间任意连结,充分展现出广告传播的意识形态功能,为人们勾画出一个个美妙的幻象。这种幻象就是罗兰·巴特所谓的"神话"功能。论文旨在以罗兰·巴特的"神话"功能分析广告中的消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主义的热潮下,当今热销的女性时尚杂志在广告商品信息的同时,自身也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文本传递出"建构的意义",即传统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性别成见与正在进行中的时尚性消费主义,这二者作为时尚杂志这个巨大消费符号下的双重隐喻,通过深层意义的建构,被置于时尚杂志内部。文章即通过对女性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分析,阐述这两重隐喻在其内部是如何生成并运作的。  相似文献   

3.
以 Kress & van Leeuwen视觉语法理论和 Lim 综合多符号模式为理论框架,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语篇为语料,分析了语篇中图像、文字、颜色和印刷版式等各种符号资源在建构语篇概念意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阐明语篇意义建构过程中符际间通过互动和协商不仅建构了语篇的意义,还体现了语篇背后所暗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病症不仅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的一个关键概念,而且还是当代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齐泽克结合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赋予了"病症"新的政治意义.他认为,在意识形态中,病症是一个被符号秩序所排除的例外.这一特殊性坚持自己的普遍性要求就会颠覆和解构意识形态的符号秩序,带来马克思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批判.  相似文献   

5.
符号消费与广告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符号消费在现代经济与文化中的意义日益凸现,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号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而广告传媒作为符号消费的重要推介力量,具有正确解读符号消费、避免消费异化的重要功能.关键在于,必须规范广告伦理,建立广告文化的伦理批评机制,倡导社会伦理、媒体伦理和广告人行为自律,培育和建构健康、适度、自主、和谐的消费伦理,使广告活动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相吻合,实现功利性与伦理性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精神消费活动本身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成为统治阶级贯彻其意识形态的手段.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心态,阐释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既具有促使社会结构化的功能,也具有强化社会阶层的作用,当然还具有促成社会阶层流动与整合的效用.但无论是精神消费还是符号消费都受制于物质生产.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精神消费"的观点与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的论述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在生活中消费娱乐并在娱乐中体验消费,娱乐化成为消费趋势。广告也逐渐发展成用娱乐的方式来行销,因此,植入式广告大行其道。我们可从品牌符号意义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来探讨植入式广告的运作策略,分析植入式广告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流程,构建出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图,分析其发展趋势,以便能对业界更好地运用植入式广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是当代最活跃的消费文本之一.电视广告的符号特征和意义,它对以往广告模式的突破和反叛,它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地位等,都显示出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回顾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内容和特点,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作为视像文化主体存在的电视广告以及电视广告的后现代符号系统,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混杂了电视广告不同表现形式的一种叙述模式,并且阐述了这种叙述模式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福特主义时代的到来给大众日常消费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即符号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针对这一变化,当代西方礼会理论家们展开了新的探索,形成了符号消费批判理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以及新消费工具批判理论,它们都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视觉再现符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对再现理论的源流的梳理中,提出从符号学角度将再现观念与西方当代哲学和美学理论中的"凝视"相联系,从文本与语境角度分析其理论意义与价值。符号机制则是切入的特有角度,从电影符号与绘画角度来看,这一机制的形成具有意义阐释的特性。文章结合以伦勃朗绘画为题材的电影符号表达分析了符号机制的形态,展示了文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鉴于公益广告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结合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解析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一则公益广告,证实该公益广告从图像位置、色彩搭配等模态转换方面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新颖度,并能对今后公益广告的设计模式和理念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消费经济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中国传统消费思想、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苏联消费政策的经验教训,研究毛泽东消费经济思想渊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毛泽东消费经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故事化的过程性及其意义的隐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故事化是纪录片增强可视性的必然选择,它要在真实地纪录过程中展示出事件的故事性,要在真实故事的背后寻求意义的隐性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解读《白鹿原》 ,依次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作品分析 :小说的意义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显现的 ;小说本身是历史文本性的一种具体体现 ;小说中异己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与化解 ,起到了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歧义归纳的十几种歧义类型和原因实际上都是语言表层形式分歧的表现.而从句子使用的视点来看,视点分歧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大歧义类型,并且以往归纳的十几种歧义类型都是同一种原因所造成的,即结构中代表已知信息的名词的某些关键语义特征引起的两种有关参照视点均可构建结构的意义.因此,找到结构中做已知信息的名词的某些关键语义特征引起的两种有关参照视点均可构建结构的意义.因此,找到结构中做已知信息的名词的这种关键性语义特征是给出一个结构产生歧义的限制条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绿色的内涵已发展到有机、生态、环保,进而延伸到高效、低耗、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指技术层面的改变,而是从理念、方式、技术到机制全方位的绿色化,是科技工作范式的转变。因而就要在科技工作中,营造浓厚的和谐氛围,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采用绿色的技术方法,创建长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圣诞橘子     
高素菊 《海外英语》2009,(11):48-49
1有时候,忘记圣诞节的真正含意是很容易的。这个时期忙碌而热闹的传统风俗,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广告.将圣诞节纯粹而单纯的内涵,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9.
人们购买或使用一个物品时,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个物品的实用性,而更多地关注它的象征意义。广告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通过满足和形塑人们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在消费时代,由于国家放松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广告所宣传的价值和意义便占领了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广告生产和出售的正是价值和意义,并利用它们实现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很多研究分别从动态场景中和静态场景中来研究视觉工作记忆。文章分别从研究范式、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存储方式的角度研究动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和静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的联系和区别。静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大多使用变化觉察范式,主要在“强客体说”和“弱客体说”两种存储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动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大多使用多客体追踪范式,强调“强客体说”的存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