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柯罗作为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风景画表现方面的成就更是革命性的。柯罗之前,在古典主义画派的沙龙风景画中大自然的作用只是充当人物的背景,风景是用虚构的或因袭名画家的某些成分拼凑起来的“舞台布景”。而柯罗尊崇自然规律,提倡“大自然先于一切”,用画笔诗意地描绘对大自然的感悟。文章试图通过柯罗成长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艺术经历,及分析柯罗绘画作品中所呈现的“诗意的自然”,重新强调“尊崇自然”对当下中国绘画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绘画风格有意识的追求,艺术家们都凭借着鲜明的语言发展了绘画领域,在大自然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语言,这种语言通过自然的法则呈现着不同的变化,这种自然的逻辑和语言也无不体现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绘画艺术中,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源泉,而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很重要的一个题材.本文通过分析东、西方著名绘画流派及名家的同类画作,总结出崇拜与征服、欣赏和利用、人与动物、向自然的回归四条脉络,四条脉络贯穿于这些艺术作品中,基本透视了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和情感.  相似文献   

4.
一、亲近大自然,为幼儿寻找绘画的素材自然环境是孩子接触的最真实的环境,它可以满足孩子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大自然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教育契机,所以,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关注孩子的自然生活,让他们充分体验、惑受、欣赏自然的美,从而不断提升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董明 《甘肃教育》2007,(11S):61-61
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共同点:自然美是基础 1.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二者之间的表现对象基本相同。二者都是以表现大自然的山川景色、客观景物为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用绘画表现大自然的壮美、生机和万千景象,寄托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理解和情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外艺术家共同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生活出发,让幼儿在游戏与生活实践中感受生命与大自然显然是培养绘画艺术素养的路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艺术素养,走进大自然,沉浸于游戏中,创造丰富的形式,给予更多的赞赏,让艺术成为幼儿成长生命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精品导读     
《甘肃教育》2015,(2):128
《笔记大自然》〔美〕莱斯利罗斯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克莱尔和查尔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在日记的字里行间,有流动的色彩,有凝固的字迹;有停驻的脚步,有飞扬的神思……其美感难以言喻,其宁静无以形容……似乎,所有珍贵而不被注意的,都选择隐遁在这朴素的一本书里。推荐理由:作为一本提高孩子观察能力的书,《笔记大自然》可以有效而自然地传授孩子们为自然界书写"日记"的技巧;同样,作为一本陶冶人的情趣和情感的书,《笔记大自然》可以既生动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大自然被现代工业文明所破坏、人性异化、生命枯竭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自然本色的推崇。在劳伦斯的笔下,大自然给人以生命活力,性使人的生命得以复苏。大自然与性,成为人类生命活力的源泉。生命活力之美就是自然之美和性之美,因而对于大自然与性这一自然本色的推崇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精华所在。劳伦斯对自然本色的推崇与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性的独特的认知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走进大自然,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认识大自然,培养绘画能力。教师随季节变化,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绚丽。比如,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地下冒出的小草、刚刚发绿的柳条、绿波荡漾的麦田,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幼儿去公园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写生的目的在于完成人与客观世界的心灵对话及主体知识层面的拓展、对生命与自然感受之培养与更新。画者的个性特质伴随其艺术生命的始终,在对客观世界的反馈过程中起到了优质中介和分检淘汰的作用。并认为大自然是绘画语言的根本源泉,对技法而言,人的创造性是第二性的。面对生活,注重写生,才永远不会技穷。  相似文献   

11.
王弼以道家的自然人性观为基础,认为"性"本朴实,混沌而无善恶;同时在情的问题上主张情分善恶.情的"善恶双遣"是性的朴实被破坏的结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性即是情,情即是性.王弼用一种体用合一的方法论将性和情统一起来,其中有道家的"动"、"静"、"无"等概念,也有儒家的"阴"、"阳"、"善"、"恶"等概念,比较成功地在人性论上达到了儒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自然说”在中国古典诗学中一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概述历代诗论家从不同角度研究“自然说”的状况,指出:中国古代的诗论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问题,认为自然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主要风格特征,但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其间也有一个技巧锤炼的过程,自然和技巧并不相矛盾,许多优秀诗人、诗论家也看到了并重视技巧与自然天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庄子和荀子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但又驳杂的思想。而且,两人的这些思想还存在许多根本对立的地方,例如庄子提倡天道,荀子则反之;庄子要求无为,荀子则呼吁有为;庄子追求天人合一,荀子则要明天人之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宇宙、人生及两者关系三个方面来对庄子荀子之天人观进行疏理,并力求客观、准确地评价其得失。  相似文献   

14.
“自然”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诗人的生活状态中,“自然”揭示了诗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诗歌创作和审美中,“自然”是诗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审美主体对生命的体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诗学体系,我们可以说,“自然”是中国诗学的基始范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整体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已经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历史积淀问题重新凸现,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归属问题(学科性质问题、学科名称的复归问题、学科的定位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主攻方向问题、文风问题)、自然辩证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哲学其他分支、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自然辩证法学科要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对这些问题作一个比较彻底的厘清。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孟子在三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他从人类性善的本源、后天的扩充及其途径方面阐述了性善论思想.性善论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明确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新时期道德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儒家注重修养,而人性论又是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性论最早由春秋末年的孔予提出,孔子对人性的简单表述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分歧,也为后来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先秦人性论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先秦人性论产生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的“性”的含义和道德本质,着力梳理出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剖析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在汉代,儒学进一步强化对礼仪和天人之道的重视并推进,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汉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发展模式.从“天人相分”到“天人相与”,董仲舒吸收了《春秋》中的“天道”思想并从“天人关系”进一步对汉代儒学进行梳理,尤其是在与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也体现了董仲舒向孔子“仁学”进一步靠拢  相似文献   

19.
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无论站在自然的角度还是人的角度,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自然内在价值的确认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湘女的自然文学作品,致力于表现自然界本是一个血脉相连的生态体系,所有成员都应栖居其问,彼此之间需寻求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以和睦共处。这些作品,或礼赞人天相契的美好世界,或警告贪婪自大的生态破坏者。通过散文化结构、童心型遣词等修辞手段,湘女以一支诗笔传达了自己将生命融入自然的真切而美好的体验,并在守望现代生态文明的同时对繁复的人性景观做了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