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司法官员之一,包拯曾经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司法形象,对包拯的司法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司法道德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他自称自己是一个“蠢人”,是一个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自守清纯的逆行者;他自言自己是一个“狂人”,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学里想着民族大业的幻想者;他自嘲自己是一个“废人”,在追求时尚和现代潮流中捡拾道德遗物的复古者……  相似文献   

3.
[故事开路]包拯,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和敬佩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执法严峻,有许多佳话流传于世。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今安徽省)。他十岁那年,有一天和姐姐一块儿到花园里游玩。游兴正浓时,姐姐问道:“你长大准备干什么事?”“做个为民办好事的清官。”包拯眼睛一眨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人才观、重礼治、仁“爱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等思想深深影响了包拯的法律思想,并被付诸他的法治实践。惟透视他的吏治实践和法律思想所表露出的博厚而又富于时代特色的懦学内蕴,我们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评价包拯其人。笔曾就“中正慎罚”是包拯法律思想的重要特征作了初步探讨,本则进一步从包拯法律思想与懦家学说的渊源和关连融合的层次上,对其深厚的思想内涵试作挖掘。  相似文献   

5.
在戏剧舞台上,包拯是以脸黑出名的。为了表明他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戏剧家们给了他一副黑脸。所以他亦被称为“包黑子”、“黑老包”。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无可厚非,但也确实造成了一些对包拯其人的错觉。本文在这里不是辨误,而是欲澄清事实,使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包拯的法制思想,并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戏剧舞台上的包公。  相似文献   

6.
包拯少年时聪明过人,甚受大家喜爱。有一次,他的好友公孙策跟一个同伴到郊外游玩。不料,迷路了。时聪包明过拯人少,年甚受大家喜爱。有一次,他的好友公孙策跟一个同伴到郊外游玩。不料,迷路了。转来转去,竟然闯入了军营之中。按当时的条律:擅闯军营者当斩。公孙策百口难辩。危急时刻,包拯闻讯赶到,证明公孙策等人的身份并陈述事情原委,请求放人。可都尉执意要处罚,并且刁难包拯:如果能回答出他的一个问题就可放人,否则还要连包拯一同治罪!都尉双眼一翻,一个怪题就出来了:“你若能猜出我此刻心里所想,那么我就放了你们。”问题一出,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7.
康德非常重视道德存在。他认为人的存在始于道德行为。并把道德看作文化的目的。他也讲:“道德高于知识”,有时似乎有些卫道遗风,他多次讲到他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保留地盘,但他讲的“高”却与儒家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他一生最喜欢的格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后来又把它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这句格言表明,他是把道德律看作  相似文献   

8.
时间:二零××年×月地点:一个你找不到的地方主持人:包拯、柠萌(我)正方:李隆基、猪八戒、吴国一平民、贪官反方:武则天、鲁迅、杨玉环、赛金花辩题:红颜是不是祸水我和包拯坐在主席台上好得意,我望望台下,哇噻,美女如云啊!我不仅看见了三位大美女,还有李隆基、猪八戒,最令我兴奋的是我见到了我的偶像鲁迅。我正美得冒泡,只听“哐”一声包拯把手中的话筒使劲一摔,大声喊一句“升堂——”哎呦,我的老包呀,我告诉他好几遍了,这不是他的开封府,是辩论会,他到底还是忘了。我赶紧提醒他,看他一脸黑乎乎的傻样我真没办法,谁让他是公正无私的包青…  相似文献   

9.
一 德育原理告诉我们,个人的品德发展过程,是一个“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他律”是指个体服从他人的道德判断,“自律”是指个体服从自己的道德信念支配。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体的自我教育,外界的教育影响就无法通过个体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教育就只能成为一种强制性而收效甚微的外在灌输。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黄兴的道德境界集中体现为“无我”二字,他把忠于国家、民族,看作是自己立身处世的最高道德准则。他“敝屣权力,维护革命团结”,“一生清廉自守,以利国福民为自己行动的规范”,“在荣誉面前,有功不居”。“他用自己塑造的理想品格要求自己”。他不仅重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而且根据学其醇而避其醨”的原则,吸取近代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有益的营养,磨砺成自己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诚信”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诚信道德体系的建立与  相似文献   

12.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宋痒执政8上,政绩平平,但是没有触犯法律。包拯下决心弹劾这位宰相,不让他“胶固其位”。实际上是为“庆历新政”鸣不平。动摇执政大臣,包拯要担当很大风险,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场弹劾,再一次震动了朝野。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成人与儿童对等的交换看法而非奖惩,是培养儿童道德自治的良好途径虽然皮…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所谓他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而自律,则是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如果把这两个概念的使用范围扩大一下,我们发现,不仅在道德判断方面,就是在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也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而且让儿童学会自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颍州人王向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女婿,因其英年早逝,事迹罕有所闻。1973年出土的《包拯墓志铭》揭示了包拯与王向间关系的历史线索。王向之父王平,其兄王回,其弟王囧先后进士及第,在《宋史》有传,父子四人都擅长文学,与曾巩、王安石等人交游密切。特别是王向王回兄弟与苏轼苏辙和曾巩曾布在嘉祐二年同榜及第,形成了可媲美“三苏”的“一门四进士”“兄弟同登科”的儒林佳话。王平与包拯同在御史台为官,因其刚直家风与包氏家风同声相应,进而结为姻亲,王向作为包拯长婿,是包拯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王向父子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和细化包拯研究,补充和拓展阜阳历史人物研究。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迫使第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孔子则是第一个指出“以身作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伦理强调道德之人的强大,否定其脆弱性,而儒家伦理则高度重视伦理之人的脆弱性,这在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人不仅小时候高度脆弱,在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而且这种脆弱性与人相伴一生,因为人始终会受到老病死等问题的纠缠。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脆弱性,所以,人们能够对他人的脆弱性产生共通感,愿意为他者承担道德责任,愿意帮助他者。人们在为他者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又将自己作为一个坚强的道德主体建立起来。不过,这种坚强并没有消除脆弱性,而是在深刻体会自身脆弱性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脆弱性感同身受,从而使自己的仁心善性不断被激发出来,使自己在道德之路上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曾经出现过一些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官员。他们虽然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地方官,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大;但是在人民中间,他们的影响却很不小,历来被作为“清官”、“青天”而代相口碑,传颂之不足,还写进书籍里、搬到舞台上,百代而不衰。包公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包公本名包拯(999—1062年),宋仁宗时曾任过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权知过开封府,所以,戏曲、小说中称他为“包待制”或“包龙图”。他的谥号叫“孝肃  相似文献   

20.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