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利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就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问题,分析了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并提供了矫正不良品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专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比较突出,因为他们经过中考的升学考试,在人生的第一个小转折点上受到竞争淘汰,没有考入普通中学,受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大,自己对学业失去信心,有自暴自弃的心理。我们的教育办法是: 1.擦去学生心理的尘土  品德不良犯过错误的学生,差不多都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爱护,受到的不是指责、处罚,就是冷眼和歧视,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损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处于提防、担心和后怕中。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渐渐形成了一种冷漠、怀疑,甚至敌意的心理,对自己的前…  相似文献   

3.
沈璿 《教育探索》2007,3(1):107-10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知、情、信、意、行"的道德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上述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实质,也可为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品质,经常发生违反准则的行为或出现道德过错。我们成人中专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比较突出,因为学生都来自考不上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经过中考的升学考试,在人生的第一个小转折点上受到竞争淘汰,没有考入普通中学,受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大,自己对学业失去信心,有自暴自弃的思想。面对生源的实际情况,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不歧视每一个学生,不抛弃每一 个后进生。因为中学时期的学生是在生长变化,发育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讲,他们正处于“准成人”阶段,在心…  相似文献   

5.
桑乐萌 《知识文库》2023,(21):99-102
<正>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证,而积极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新兴心理学分支,关注点从病态转向健康,强调人类精神健康的积极因素,如希望、乐观、幸福感等。将其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缓解情绪困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教育方法,以期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全国诸多省份均有震感。近期,我国南方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使浙江、安徽、重庆等12个省(市、自治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震和水灾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抗震救灾,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是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危险性、恐惧性,以及身边人员的大面积伤亡,使得幸存者特别是学生(他们承受危机的能力还很弱)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  相似文献   

7.
品德不良同违法犯罪行为有本质区别,但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品德不良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奏,违法犯罪又常常是品德不良发展的结果.针对大学生品德不良的教育建议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意志品质锻炼,增强抗诱惑能力;教师要进行道德情感上的心理矫正;培养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渗透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美国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如今,积极心理学已经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继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美国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如今,积极心理学已经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发展方向。积极心理学转换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同的视角,打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心理学关注"失败、问题、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本文从心理学视野探讨了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介绍了主要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教育观,提出了心理教育要自觉吸收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和成果的主张,认为”以人为本”是心理教育发展的心理学走向。  相似文献   

11.
品德心理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前人多从矛盾论出发解释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然而,对这一矛盾具体的解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品德是人格的附着物,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关于人格动力有着较为明晰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归因于学习和强化,精神分析学派将之归因于本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派则关注认知因素,从人格动力角度,来探寻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相关视点,对于揭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品德心理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关注关爱主题,认为关爱和公正以及后来研究到的宽恕一并构成完整的德性。但当时的论域限于人与人之间,时代局限也使得不能把关爱和公正、宽恕结合起来探讨。文章尝试从多角度对关爱进行系统分析和再思考:关爱是作为主体的个体对客体的关照和喜爱或关心和爱护,关爱具有许多特点,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不同层次水平之间具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束晓崯 《中国教师》2009,(20):51-52
<正>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目前在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了学生个体的成长、进步,也阻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以往的学校教育通常是以班级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而无暇顾及到学生个体特点,长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的缺陷。重  相似文献   

14.
15.
概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基本主张和研究现状;从具体实施(六种)和理念(两种)两个角度梳理了目前心理教育采用的模式,指出了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有关主张,用以指导心理教育,使心理教育真正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发展,变事后式咨询和治疗为事前发展式咨询和预防等,从而有利于心理教育与咨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看教育心理学学科地位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迁从科学地位的取得到受人怀疑,再从恢复声誉到达成作为教育主导科学的目标.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潜力巨大,有望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价值观虽然得到了有关学科的关注.并进行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研究,但还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观的主体有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次,三个主体相互影响,但各自的影响力和对其他主体的影响方向是不一样的,其中学校和教师这两个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对教育价值观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的水平上.有必要进行实证研究,从不同的维度揭示教育价值观的特征.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合理有效的教育价值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知、情、意、行等心理成分。重视品德心理的形成与优化,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知”的内化“知”的内化是指把对行为标准、道德规范等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能力等。(一)道德观念指的是人们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及执行它们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停留在了解它们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而是进入了对它们的承认、赞同、理解和接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外界的施加还是自己本身的心理素质,都对心理产生极大的波动。因此,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在发生着变化。整合取向的研究方式将学习与教育置于多维度框架进行探讨,超越以往单一取向的局限,将会成为目前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潮流趋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将会越来越完整,内容也越来越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心理辅导的渗透是解决公共心理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脱离实际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灵活运用辅导方法、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渗透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