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数次从朋友圈里看见"石空"的美照,心向往之.在一个雨天周末,我们"勤读会"第52期分享会在这里举行,终于夙愿以偿,走进了"石空",沉浸在大理石的静美,陶醉在这诗意的空间里,一直欣赏到了闭馆才离开. "石空"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全名叫"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当代诸多大理石名品,集艺术品鉴赏、休闲、娱乐为一体,是一个了解大理石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09,(3):50-54
<一代才女和艺术大师的千古绝唱--曾昭燏、李霖灿苍洱留芳>一文于2005年<大理文化>第五期首先刊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关注.尤其是她们这一代学人在艰难时世中创造的学术辉煌令人折服;曾昭燏、吴金鼎、李霖灿等人在大理留下的足迹,以及对苍洱一往亲情深的眷恋而写下的诗文,成为大理文化史上的一宗宝贵遗产,将使大理人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于是我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这段话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之口(1475-1564),在他的眼里,冰冷普通的大理石通透而又富有灵性。通过不断的敲击与雕琢,他把大理石变成骨骼、血脉和肉身,赋予大理石新的灵魂,把囚禁在其中的生命力释放出来。四座"圣殇"雕塑取材于《圣经》中圣母马利亚默悼受难而死的  相似文献   

4.
李静 《大理文化》2009,(3):45-46
近年来随着大理旅游的不断升温,到大理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除了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领略大理的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升大理的旅游品位.自然资源是造物主留下的,而民族文化是可以发掘、发扬的.文化是提升大理旅游品位的点睛之笔,正所谓"文化大理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5.
大理,是一座历经1200多年沧桑的著名古都,而城中央四亭拱托、清流环绕的一座宏大精美佳构就是史载南诏、大理国著名的五华楼。五华楼为三层一台座,全高78尺,台座高27.75尺,基座边长72.9尺,主楼建筑面积为986㎡,台基镶拱均采用厚7.5寸、长24寸、宽9寸的当地方块石,坚固而精美。台座上部四周建石扶栏;台座以上  相似文献   

6.
寅公 《大理文化》2005,(4):37-38
云南大理一直是我心中神往的地方--从著名的<五朵金花>到金庸的<天龙八部>,大理在我心目中就是用苍山、洱海、山茶花包装起来的蝴蝶之乡.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从丽江来到了大理,远远看见了暮色中屹立的苍山,而名扬天下的洱海在落霞中泛着金光,古城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名城大理下关古镇,有一条现今在市区街道名录中已找不到其原街道名称,但在大理下关乃至滇西近代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曾是大理政治、商贸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曾为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著名街道,那就是下关仁民街.  相似文献   

8.
宋炳龙 《大理文化》2021,(2):100-112
大理洱源籍革命先烈施滉(1900-1934年),他牺牲前担任中共河北省地下省委书记.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童年时期 1900年,施滉出生在洱源县城北门外孝子坊一户白族农家,字动生,小名振宗.因革命的需要,施混曾化名同天、赵森、赵晋生、老...  相似文献   

9.
南诏大理国政权与佛教的关系所形成的政教体制形式,研究并著文发表的论文不多见,特别是深度探讨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有的观点只是在一些出版刊物中顺便提及,但观点只注重表象,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缺乏事实依据,实不能令人信服.诸如:"政教合一"论就让人质疑.何谓"政教合一"不得而知.罗庸曾说:"大理之初建国,盖政教不分."也许基于此点,成了后人的引言,有了"政教合一"之说.  相似文献   

10.
矿葬     
陈川 《大理文化》2010,(6):7-21
丰厚而独具韵味的历史确定了大理的象征地位。从历史的渊源来看,大理是一座古老之城,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辉煌,使得这座古城具有了神圣的价值。从神圣的苍山顶峰发出的光芒一直将大理照耀到现在,亮丽的光环将大理的知名度延伸到全世界。数百年以来,大理古城一直用静默的姿态开始了与世界变化的对峙,当流行元素弥漫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大理却因这样的固守再次显示出了特有的"沧桑"与"老道"。于是,在世界纷繁的变化之中,大理面向世界敞开着一道幽秘之门,蛊惑着人心,蛊惑着世界。相对古城中古老建筑物、城墙、城门等,大理人的生活是世界性的———缓慢、有序而敞开,符合人性。古城人对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将现代人的物欲横流的心态屈居脚下。大理老街上的一座咖啡屋、一个酒吧、卖凉粉的白族老妪、阳光下的银匠、以至于从世界各地奔赴而至的旅者……都能在大理寻找到丢失的自我,创造着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理是一个真正的和谐之地,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城市。在洋人街大理王府的回廊上看苍山,听溪流的声响,流淌的不仅仅是水,包含着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时间,涤净了我们身上的浮尘,使得我们听到了生命中的挣扎和呼救,这种感觉与大理古城的风景和原型融而合一,最终使大理成了世界性的诗学和美学兼具的城市符号。  相似文献   

11.
张纲 《大理文化》2015,(4):89-96
忆往昔,经历如刻刀,岁月稠,时光像流水.回想起十几年前,我作为映德州长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亲眼见证了老州长在大理学院筹备创建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值此大理学院申报更名为大理大学之际,每当回想起那一幕幕老州长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工作场景,我的心中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地区就有白族、彝族的先民繁衍生息,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每个历史进程都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迹.  相似文献   

12.
【大理印象】洱海苍山、风花雪月是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大理三塔、大理古城是人们流连徘徊、不忍离去的地方;美丽聪慧、能歌善舞的白族姑娘,将《五朵金花》演绎成美丽的传说;"洋人街"则将世界缩小成一条温馨的小巷。去过大理,你会留下永远美好的回忆;没去过大理,你应立即启程,否则你会永远遗憾,永远惆怅。  相似文献   

13.
正鹤庆石宝山是玉龙雪山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属县境内第二座大山。素有"大理有名三塔寺,鹤庆有名石宝山"的民谣广为流传。这皆因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而美丽,它煞费心机,创造万物,创造了人间奇迹,特别安排了这样一处胜境。登上石宝山巅,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这绝对是非常惬意,非常豪迈的。石宝山,典籍记载为"石石缶山",古称峰顶山,以主峰高耸入云而得  相似文献   

14.
大理原以风花雪月闻名于世.而今,一条百余米的洋人街镶嵌于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又为其增添了几分色彩.  相似文献   

15.
胜利并不像一块大理石。胜利并不是一首诗。胜利是活在大道的灰尘中、白雪中、汗水中和鲜血中,胜利有着很多的伤口,胜利有着折断了的两腿和因为失眠而发了红的眼睛……你们是俄罗斯的爱和荣耀。  相似文献   

16.
于坚 《大理文化》2010,(1):6-13
【大理印象】我二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昆明第一次远游,我去的就是大理。从此,我把大理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在云南,大理乃大道之邦。中国无人不知的大理石,藏于大理苍山。苍山最高海拔4122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17.
1月20日下午,"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中国当代美术名家大理采风作品展开展仪式在州群艺馆举行. 陈坚致辞,杨国宗主持开展仪式. 陈坚首先向出席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有史以来,大理就以旖旎的自然美景、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诸多艺术大家激发灵感、收集素材、抒发胸臆、打造佳作、铸就经典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相似文献   

20.
石宝山的云     
云有云的地方性.云南的云是由西藏之山的冰雪,和着南海长年的热风,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术完成的.--这是沈从文先生在其美文&;lt;云南看云&;gt;中,对云南之云的诗意认知.的确如此,彩云之南,就因为云而声名远播.而在我心目中,云南最美最富地方性的云朵,则在滇西大理的剑川石宝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