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选取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作为我国财政经费支持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代表,以及人人实验,易科学作为商业性仪器共享平台代表,从平台的服务资源类型与组织、服务模式、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在建设和管理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过程中,要强化跨类型平台的仪器资源大整合,建立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完善积极高效的运营机制等建议,为我国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可持续性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的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信息.但在当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影响医疗市场秩序,危害患者的健康和利益.通过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博弈模型,对网络平台在商业推广和公益推广时的医患双方博弈过程分别进行分析,指出患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甄别医疗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医院作为信息优势方应当加强信息的公开化.最后就如何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对医院、网络平台和患者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它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提升了图书馆的价值.文章通过引入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理论,来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及其价值链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佳效益,该文聚焦大型仪器设备实际运营问题,探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基于市场化共享运营的参与主体及其作用、共享运营的基本思路、运营管理的模式,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提出从创新共享制度体系、创新网络服务体系、构建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配强共享管理服务队伍等方面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市场化共享运营,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医疗数据坚实的基础,对医疗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开发,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发健康云平台,采用云同步存储技术存储大量生理信息数据,利用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快速解读用户的健康数据,分析其重大疾病高风险因子.通过云平台挂号就诊,实现医学上对于重大突发疾病的早期预警,使得患者求医更加便利,更加信息化,最大程度的削减重大疾病对于患者的前期延误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复配置和低利用率,全面梳理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配置、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问题。研究发现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共享意愿不强、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乏、供需对接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引入基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设备产权、管理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共享模式,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提出“新购仪器联合评议、建立市级共享基金、全成本核算的市场定价、强化绩效激励、开展资质认证、完善共享平台功能”等六大策略,推动财政资金有效配置和仪器设备高效利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前,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本质是校际差距.通过分析与比较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校校建库”、“农远工程”和“中心建库”模式,尝试构建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校际共享”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而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际共享”模式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校际共享”模式,其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由基础服务架构、资源库服务架构和软件服务架构组成,其参与模式包含参与主体、资源共享、软件使用、参与机制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物理结构上区域中心布局、网络分发服务,资源建设上校校皆为主体、建设与使用相结合,资源共享上个性化使用、双向深度共享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共享空间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教学模式和读者需求而诞生的一种服务模式,是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为适应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服务主体、服务职能、服务内容和服务空间等方面转型发展,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21,(6):25-30
目前我国民航业智能化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不过在离场过程中的信息共享的程度还不够充分,缺少代替空管与飞行员之间的交流传统话音通信方式的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故提出遵循SOA的离场信息共享平台架构,在离场全过程为空管、飞行员、机场应急管理等用户提供所需信息服务。分析建设离场过程信息共享过程的关键技术,如基于ICAO提倡的SWIM数据集成平台、空地数据链以及为平台提供附加过滤信息功能的基于本体的语义容器方法,为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完成数字化管制服务目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就业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现状及供应链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网络联盟的启动标志着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地方高校就业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现状及供应链需求分析,对今后有效架构毕业生就业"共赢"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满足用人单位人才引进需求及区域信息平台自身运营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系统功能,基于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信息平台,建立教务科研处、网络中心和教师三方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使用所面临的软件管理、运营、软硬件部署与维护等问题,设计实现基于ERP/BI架构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通过系统设计和应用,为三门峡市及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模型,实现了中小企业用户、服务提供商、信息平台提供商的三方共赢,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信息化服务社区,进一步提升城市中小企业的网络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高校自制设备闲置和管理混乱状况,该文提出一种信息化视域下高校自制设备协同共享模式。该模式将高校自制设备纳入协同共享管理,为科技创新的产业化、成果化搭建一个快捷、务实的推广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供需双方的及时对接。平台依托现有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制度激励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出高校自制设备的社会协同效应。这一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高校自制设备资源共享、服务提供、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价值共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价值共创为研究对象,在回顾价值共创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视角下的价值共创实质,通过分析当前的价值共创模式,提出了共享经济下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四点三维的价值共创实现模型,最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性共创活动是大学在创业时代为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危机的学术回应,也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嬗变的结果。作为可持续性共创的大学,致力于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上,通过合作创新建立起一种用于促进技术、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方案,从而推动城市或地区的全面发展。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欧柏林学院为例,探讨其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可以发现大学可持续性共创活动拓展了传统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同时为未来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给公共图书馆寻求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盐城图书馆以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为各基层点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构建遍及城乡的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代表性概念、服务功能、本质属性的阐述和分析,认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应定位在以共用理念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基于合作的、在同一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研究与信息交流的一站式服务空间与动态的到馆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本质是校际差距。通过分析与比较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校校建库"、"农远工程"和"中心建库"模式,尝试构建基于现实需求、校校共建、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校际共享"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而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际共享"模式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校际共享"模式,其教育云中心服务架构由基础服务架构、资源库服务架构和软件服务架构组成,其参与模式包含参与主体、资源共享、软件使用、参与机制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物理结构上区域中心布局、网络分发服务,资源建设上校校皆为主体、建设与使用相结合,资源共享上个性化使用、双向深度共享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线网络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提出了多方协同参与的面向在线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化理论为指导,着重关注实践教学平台可持续性应用,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以网络为媒介,以信息化为主线,通过专业教师团队、行业典型企业、专业化信息技术公司、校内专业科研机构的多方协同和价值共创,为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践过程的MOOC实践教学。并以生产管理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分析,该模式已在多个高校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现状,结合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取得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提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建平台、全程参与的合作模式。政府出台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参与指导和评价;高校搭建服务共享平台,实施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企业参与实践育人指导和考评。三方共举,践行“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共育未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