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个性鲜明的大学生,要求辅导员不仅能够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学生采用差别服务策略,还能够以知识创新为基础进行技能和方法创新。而现有的知识创新研究主要基于企业视角,鲜有针对组织群体的知识创新研究。基于SECI知识创新模型,探讨高校辅导员知识类型,分析高校辅导员知识转化过程,并搭建高校辅导员知识创新Ba,对指导高校辅导员知识创新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这种实践性知识体现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是辅导员专业化的主要知识基础。高校要从构建实践性培训课程体系、鼓励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和搭建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共享平台等途径来提升和管理高校辅导员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榜样示范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应用缄默知识理论则是有效发挥榜样效能的关键之一,具体措施有:培养辅导员主动积累缄默知识的意识、引导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加强辅导员对日常实践的反思以及组建辅导员缄默知识共享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是其履行工作职责的关键要素。基于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和高校组织环境特征,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动机和特质五个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根据职责-素质匹配的研究思路和高校辅导员的内隐观调查发现,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由职业态度与品质、专业知识、人际沟通与协调、自我调节、问题解决能力、外倾性六个因素所构成。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高校要从构建实践性培训课程体系、鼓励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和搭建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共辛平台等途径来提升和管理高校辅导员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高校要从构建实践性培训课程体系、鼓励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和搭建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共享平台等途径来提升和管理高校辅导员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职业化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缺乏认可、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高校辅导员缺乏职业化知识技能、高校辅导员发展与成长没有保障等。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要致力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完善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大力推动高校辅导员行业协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科研困境主要是工作负荷大、科研主动性有限、项目来源有限和科研成果较少等.高校科研团队为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辅导员也为科研团队带来了结构多元化和知识共享与创新.根据知识共享SECI模型,建立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辅导员知识共享模型,为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寻找到一个知识观的路径,并从知识、项目和人力资源三个管理角度为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寻找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话语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媒介和手段。本文对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话语权进行理论解读,研究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话语权运行机制,阐述高校辅导员面临知识失语、公信力失语、角色失语、理性力量失语等困境,并提出高校辅导员话语权重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领路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组织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谈起,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曹秀军 《文教资料》2010,(27):174-175
高校班集体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文化、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阵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本文根据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从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强化辅导员作用、提升师生交流技巧和教会学生自主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沈娟  谭根稳 《考试周刊》2008,(12):187-188
高校思政辅导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能分析和处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既是一项科研型工作,也是一项务实型工作,这需要思政辅导员培养综合素质和多学科技能.目前高校思政辅导员亟待补充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心理资本的提升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辅导员心理资本提升过程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以起到正式组织无法取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辅导员非正式组织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挖掘辅导员积极心理资本,有效提升辅导员的自我职业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使之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及其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主要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性科学文化知识构成,并且是动态发展的。其发展路径包括高校辅导员个体的自我更新、群体知识分享和专业化培训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新辅导员的招考一般都需要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辅导员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求其需具备基本常识、政治素养、工作技能、心理知识、管理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辅导员考试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和繁杂。高校辅导员招考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改进,将对辅导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造成极大影响。在此旨在研究通过建立辅导员考试题库的方式改进当今的辅导员招考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由李洪波、董秀娜、李宏刚撰写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协同开发研究》(2017年9月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辅导员岗位特点和范围进行分析,并立足辅导员职业素质现状,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协同发展机制。本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概括了高校辅导员基本素质的现状及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包括的内容。第二章系统梳理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第三章是辅导  相似文献   

18.
心理班会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班会要围绕思想意识、主题内涵、开展形式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进行组织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通过对美国、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借鉴其管理经验,总结出加快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步伐的有效策略。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设定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生涯方向,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发挥我国辅导员队伍专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情感是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是构成辅导员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等。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辅导员不断学习道德知识、反思道德自我及投身道德实践等途径来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