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咬文嚼字     
《学子》2003,(7)
“熬油”?石烽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在知识的殿堂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熬油。”且不说“沐浴”二字是否恰当,把“遨游”错成“熬油”,实在错得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2.
消夜     
渐渐喜欢上晚睡了.白日里忙碌完毕,家人都睡了,在房间里开着小台灯,看一段书,写写抄抄一会儿,低头抬头间,闲散地便到了凌晨. 对于晚上不睡,大多数人都是叫熬夜,还有的戏称为“修仙”.我是不大喜欢这两种说法的.“熬”字太可怕,像要把人闷死在不睡的夜里;而“修”字又太正式和功利,不睡读书可不是出于什么目的.我更喜欢三毛的叫法,叫它“消夜”,舒舒展展,沁人心脾,火气、躁气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曹祈东 《初中生》2010,(3):26-26
半疯 甲:“老头儿,你为何把别人的小麦倒入你自己的麻袋里?” 乙:“因为我是个半疯的人!” 甲:“既然是半疯的人,那为何不把自己的小麦倒入别人的麻袋里?”  相似文献   

4.
词不达意     
<正>1“爸爸!我发现把蚂蚁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它还是会自己找到回家的路。”初夏的小公园里,5岁的小魏卿惊喜地向父亲宣告着自己今天的科学发现,“它们快到家的时候,还会用触角和其他蚂蚁打招呼,然后一起搬东西!”  相似文献   

5.
【阿奔的话】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仿佛一夜之间,“洪战辉”这三个字就传遍了全国。这个24岁的青年,12年来自强不息,克服种种困难,支撑着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赚来的钱,供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捡来”的妹妹生活、学习……从洪战辉身上,我们找到了一种生活,一种很多人认为已不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生活,一种我们愿意相信却始终难以相信的生活。洪战辉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站立的生活。靠自己的努力,求命运的改变;靠自己的劳动,图不懈的获取。他教育妹妹,不要轻易地接受别人的礼物,因为接受了礼物也是要还的,一个独立的人,在任何一个平等的层面,都不会主动矮化自己。只有在苦难这个背景里,我们才看得清洪战辉的坚持;只有抛开经受苦难这个迥异于常人的背景,我们才看得清洪战辉坚持的价值。洪战辉最可贵的影响在于:不绝望,不堕落,不沉沦,不极端,不仇恨,不放弃。他能在绝大多数人可以找到放弃借口的苦难环境中坚持——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如此,那么我们这些在常态环境里生活的人呢?每一个人都有他必须经受的考验与特定的生活环境,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洪战辉的坚守里看到我们自己的坚守,能从洪战辉的承担里看到我们自己的承担。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去经历...  相似文献   

6.
好喝的鱼汤     
好久没吃鱼了,小熊、小猫和小狐狸相约着,来到小河里捉鱼。一条大鱼,领着一群小鱼游过来。小狐狸扑下去,一下抓住了大鱼:“哈,有鱼汤吃了!”“快,去小熊家煮鱼汤!”小猫高兴地说。“可是,”小熊说,“看起来这是一条鱼妈妈呢,要是我们把它吃了,那些小鱼儿就没有妈妈了,多可怜呀。要不我们把它放了?”“不,我们好久没喝鱼汤了呢!”小狐狸说。三个小伙伴提着鱼回到了小熊家。小熊说“:你们在客厅等着,我去厨房煮鱼汤。”小熊烧了半锅开水,放下油和盐,熬()呀熬,又放下虾油和牛奶,熬呀熬,又放下白糖和辣酱,熬呀熬,又放下姜丝和葱末,起锅了。一盆…  相似文献   

7.
<正>“于我而言,北大与军营,从来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端点。正是北大‘把个人价值汇入时代洪流’的精神引领我走入军营,而军营里的探索和实践则让我明白如何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人生的价值。‘北大红’与‘海军蓝’在我的青春里共同交织成了梦想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正>孩子的生存空间与其心灵空间是不一样的,孩子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探索世界,心灵里蕴藏着无限的动能。我们要找到隐藏在孩子心灵空间中的理想国空间。充满神奇能量的理想国空间理想国空间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内,  相似文献   

9.
《穷人》一课在叙述渔夫怎样对待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时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把渔夫关心体贴别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除困难的思想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熬”字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查字典,学生知道了“熬”字是“忍受、勉强支持”的意思,本课中有“想尽办法度难关”的意思。为什么要“熬”呢?我引导学生围绕渔夫一家原先的家境来讨论。关于渔夫的家境,课文第二节有这样一段叙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风暴和寒冷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这段叙述告诉我们:尽管渔家夫妇拼命干活,可还是摆脱不了家境贫困,生  相似文献   

10.
<正>剧本概括: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青少年在其成长历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探索自我。周哈里窗模型关于自我认知的四部分里提到了“开放我”和“隐藏我”,“开放我”指那些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隐藏我”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当“隐藏我”太多,如同给自己筑起一座封闭的心灵城堡,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导致他人的误解和曲解,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障碍。探索自我,不应只停留在“开放我”,还应直面“隐藏我”的秘密和实质。每个同学作为“社会人”,在集体环境中,应学会包容那些与我们有着不一样个性特点的同学,在校园里营造互助友爱的团体氛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所理解的生活世界之所以是现实的,关键在于它牢牢地并真正地抓住了“现实的人”,从而为自己的理论找到了真正现实的“切入点”,同时也为生活或生活世界找到了真正现实的主体。当然,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探索历程十分艰辛,尽管如此,我们仍不难从中读出马克思生活世界视野中的“现实的人”的丰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2.
Jokes and Humour     
一天晚上,一家旅馆失火,住在这家旅馆里的人穿着睡衣就跑了出来。两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大火。“在我出来之前,”其中一个人说,“我跑进一些房间,找到了很多钱。人在恐惧时是不会想到钱的。如果有人把纸币留在着火的旅馆,火就会把它烧成灰烬。所以我把所能找到的钞票都拿走了。没有人会因为我拿走它们而变得更穷。”“你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说。“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警察。”“噢!”第一个人喊了一声。他灵机一动,说:“那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警察说。“我是个作家。我总是爱编一些从未发生过的故事。”一天,有一…  相似文献   

13.
应该说,在十二生肖里,马是最俊雅、最有灵性的。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使用“马”字的频率也最高。比如说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别人恭维自己为千里马(虽然伯乐不常有),而不喜欢别人叫自己马大哈,更忌讳别人讥讽自己马屁精。被人误会,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既让自己坦荡,也留给对方反思的空间。被人称赞,一句“马马虎虎”,喜悦里洋溢着谦虚,谦虚里又暗涌着新的寄托。朋友赶考或谋职,一句“马到成功”,温馨的祝福里蕴含款款深情。朋友沮丧或失意,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朗朗的劝慰里飘荡着浓浓的鼓励。…  相似文献   

14.
快放学的时候,老师对大家说“:我给你们一个特殊的任务,明天早晨,每个人都从家里带来一个生鸡蛋,这一天里你要保护好它,放学以后再把它带回家去。”我们听了觉得很纳闷,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师说“:这还不容易吗,不就是一个鸡蛋吗?”老师听了,微笑着对大家说“:这确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希望你们都做得很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在教室里显摆自己的那个鸡蛋,大家正说着自己的鸡蛋如何如何,吴宁提拉着一个塑料袋进了教室,塑料袋里的那个鸡蛋成了蛋汤,他懊恼地叫着“:都快下车了,让一个叔叔的屁股给挤碎了。”听到的人看着自己那个完好无损的…  相似文献   

15.
十五年前,我父亲给《中学语文》题辞,开头第一句就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怎么才能把学生引进“不需要教”的境界呢?从父亲写的《语文教学二十韵》那首诗里,我找到了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答案,就是“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感到有需要,学生才愿意学;有了迫切的需要,学生才会认认真真地学。在学习中能随时得到乐趣,学生才会高高兴兴地学下去。“需之切”主要是理性方面的事儿,“乐其业”主要是感性方面的事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俱备了,学生就会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永不放弃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旅人,因缺水而被困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把生命交给了死神,惟一生存的机会就是找到水。一旅人把自己的水袋交给同伴,嘱咐同伴一定要耐心等他找水回来,并拔出一支手枪说:“里面有5颗子弹,隔一小时你就向天空开一枪,这样我就不会迷失方向找到水便能循着枪声返回来。”四小时过去了,手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找的旅人还是不见踪影———是被风沙吞没了,还是找到后离去了?一种深深恐惧和绝望吞噬着同伴的心,在神快要崩溃的一瞬间他把第5颗子弹打进自己的胸……其实,找水的旅人已向一位赶路的老人讨到了水而当…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哐!——哐!——”什么?敲门声?这个孤独的人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还沉浸在对人类以往生活的回忆:那时天蓝蓝的,水绿绿的,山青青的,花红红的,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善良的人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哐哐!哐哐哐!”难道真的有人敲门?他快步走到门口,伸手打开了门。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门前站着的居然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孙悟——空?!”他因惊讶而话不成声,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又狠狠地往自己的脸上掐了一把。“怎么了,小子?你没有看错,你面前…  相似文献   

18.
葡萄人     
有一个人长得像一串葡萄,紫色的,浑身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村庄里,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不过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很讨厌他,说他是葡萄怪兽。他很伤心,他决定找到自己的故乡——葡萄国。 葡萄人就这样踏上了旅程。 他来到了一家农户的院子里,看见一只狐狸在那偷吃葡萄,它的肚子大得像个鼓。它还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更多的葡萄就好了。”它一抬头看见了葡萄人,把它吓了一跳。它对葡萄人说:“啊哈,原来这里还有一大串葡萄呢?可是你怎么这么大呢?” 葡萄人说:“我虽然是葡萄人,可我却不是葡萄。” 狐狸说:“那你还是葡萄。…  相似文献   

19.
我的侄女今年14岁。14岁的她,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在房间里随意摆放自己喜欢的饰物。不开心的时候。她可以把房门一关,在门上挂个“烟着尼,别理我”的牌子警示家人:14岁的人。  相似文献   

20.
初中时我很浑,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穿得乱七八糟、把头发搞得很怪、不上课、在外面和别人玩、抽烟喝酒、打人和被人打。要命的是,我还很自负,我不怕别人说我坏,说我叛逆,我只怕坏得“一般”。我坚信我和我的那帮哥们儿不一样,于是,我在网吧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