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俞明 《初中生》2015,(20):4-6
输入“有意思、有意义”六个字,经“度娘”一搜索,内容海量去了.网络内容多指问人生是要“有意思”呢,还是要“有意义”,好像讨论得还很热烈.我认为,无论两种之中取哪一种,都是昂扬壮丽的,传递了正能量,于芸芸众生极有好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才觉得这样的讨论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故延伸开来,有问婚姻的,有问工作的,甚至有问吃饭是要有意思,还是要有意义……如此这般,扯来扯去,就扯出个中小学生作文“有意思、有意义”的话题来.  相似文献   

2.
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晓苏的短篇小说集《暗恋者》.在这部作品里面,晓苏写了一篇后记,题目叫做《有意思与有意义》,表达了他对小说的理解.晓苏认为“有意义”与“有意思”是理解小说的两个维度,并解释说:“有意义指的是有思想价值,有意思指的有情调有趣味.”在他看来,“最好的小说,无疑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那种”,然而,“这种完美的小说却少之又少”.之所以少,是因为难写.有的优秀小说,看上去“意义和意思都有”,可实际上却是“两张皮”,让人读起来感到“别扭,难受”.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往往便是以下三种小说:“一种有意义没意思的,一种是有意思没意义的,还有一种是既没意义也没意思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一个一些有意思的人做着有意义的事的地方,他们乐此不疲。”我很是喜欢美国教育家黛博拉·梅耶尔的这句话。从教20年来,我一直倾力体悟其中的“有意思”和“有意义”,用“成长自觉”引领自己前行。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不断加大,以至“忙”和“累”成为人们的口头禅。现代人渴望着能“闲”下来,却很少有人知道,何谓真正的“闲”。  相似文献   

5.
一一辈子活下来,常常是,在最有意思的时候,没有有意思地过,在最没意思的时候,想要有意思地过结果却再也过不出意思。或者,换一种表述就是,在看不透的时候,好看的人生过得不好看;看透了,想过得好看,可是人生已经没法看了。这句话说得并不绕。其实,人生比这个绕多了。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游戏:在欲望浮沉中,把生命扔到很远很远,最后,只为了找到很近很近的那个简单的自己。二有一年,到大连旅游,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印象中,地牢般  相似文献   

6.
深沉     
一些浅薄的人往往喜欢故作深沉,而一些真正深沉的人却不喜欢显山露水。深沉是一种后天猎获的气质———这种气质得之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与之相伴的自觉的人生修炼。故作深沉的人犹如一个腹内空空的饿汉装出一副酒足饭饱的模样,只能令人感到恶心或可怜———故作深沉是一种比浅薄更浅薄的浅薄。深沉不是阴沉着脸,紧拧着眉。深沉是远大志向四处碰壁中青春激情的积极沉淀,深沉是人生追求的漫漫长途上从容不迫的执著稳健。既可以模仿深沉的声调,也可以模仿深沉的神色,但深沉骨子里的那份深刻,却是任何一个浅薄的演员也扮演不出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必读书目是《西游记》,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至少有以下困境:一是对阅读认识的浅薄,二是对原著阅读的冷漠,三是阅读活动的单一。面对以上困境,我们以“任务”为驱动,用情境化、  相似文献   

8.
为文能做到“有意义”,更好;否则,要做到“有意思”——“近视”的“无奈”不止于“于己不便”,还“给人添乱”。如果将标题改为“近视惹祸”,文章就从“有意思”变为“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9.
盖茨比倾其毕生的精力追求其人生梦想,是“美国梦”的化身。茉特尔,即威尔逊太太,一生都渴望着嫁给有钱的上层人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茉特尔与盖茨比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她的人生是对盖茨比人生的再次演绎。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07,(8A):84-84
面对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社会,人们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恪守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一信念的同时,人们也渴望着有一条达到成功彼岸的捷径,渴望着拥有一把开启知识和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教育者更是倾尽全力,寻求点石成金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诸少铭 《新读写》2012,(12):4-5
“浅薄”一词在词典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缺乏学识和修养;第二种是(感情等)不深,微薄;第三种是轻浮、不淳朴。而“互联网会让我们变得浅薄吗”一句中的“浅薄”我认为这三种意思都包含在内了。  相似文献   

12.
<正>《论语》中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古代君子毕生之追求,存“义”于心者,方成大器。今又有木心言:“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这个“人心浅薄”的时代,因物欲横流而让价值重心转移,“义”早已被抛诸脑后。当历史穿越时光隧道抵达我们的灵魂时,我们确实需要以古为鉴,借鉴古人对待“义”的大智慧和大哲学,因为“义”一定是灵魂深处值得企及的远方。“义”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忠义。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在人的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是人生的记忆,是人生的起点。因为人们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所以人生就有所积累,而这种积累就是经验与智慧。作者写出了她的人生的“第一次”,并从中思索出人生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第一次”在人的成长中的真正意义。作品简短有力,不枝不蔓,是一篇好文章。——编者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似乎总是过于追求事物背后的意义,一定要仔细考量每一件事有用或无用,有用的得到推崇,无用的遭到批驳。但我想,有时我们需要将目光从有用无用身上移开,剥离意义地生活。有用和无用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地带,它们往往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生转换,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正如梁文道所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们总是需要接触一些认知或者需求之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因为暂时没有显现出可供利用的实际价值而被判定为“无用”,但这些“无用”之物有时又会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发挥作用。比如学生时代培养的某种爱好,未必会对他的学业产生促进作用,却有可能在他未来的职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春男孩渴望着阳光灿烂,渴望着豪气冲天。有时男孩很坚强,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时男孩很豪气,因为他插满快刀的两肋还肯为朋友再插两把。男孩,渴望得意时飞车高唱“像我一样骄傲……”;伤心时却借酒浇愁,忍不住泪水往下流,而后猛回头大声吼“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男孩,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公民素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然而,当前青少年的素质现状却令人堪忧。如有的学生把考试作弊视为“有招数”、“机智灵敏”,并向他人津津乐道;有的学生把说脏话自诩为“能说会道”而得意;有的学生把造谣诽谤他人看作是“最开心、最有意思”的事而幸灾乐祸;有的学生把顶撞或辱骂老师视为“有个性,有棱角,不平庸”;有的学生把撒  相似文献   

17.
应银秧 《作文》2022,(Z3):28-29
<正>湖北荆州卷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话是最常见的:与他人对话、与自然对话;有面对面对话、书信往来对话、网络对话;可以与当下对话,也可以与过去未来对话。题目一:请以“有意思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二:有的对话有意思,有的对话有意义,有的对话令人警醒,有的对话促人成长,催人奋进。请以“从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说起”,写一篇演讲稿。  相似文献   

18.
捕措人生     
沈欣 《科技文萃》2001,(2):122-123
人生像一行迹飘忽的猎物,人们驰骋畋猎,张弓放箭,却每每箭走偏锋,失之交臂。而言称捕获者,也往往是得之玑羽,而失之鹏鲸。 不妨先看一看有名的捕手们手中的猎物: 尼采认为:“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人类之伟大处,正在于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在尼采看来,人生本身了无意思,它不过是为别一个“有意思”的目的做铺垫。 被称为“悲观大师”的叔本华承认人生是存在的,但是他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生是“事先就知道肥皂泡总是要破灭的,但仍然要把它吹得更大更久远”的一种无奈。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是人们十分习惯的话语,也是最能启迪人们思维活动的话题.然而,当把这样的话题转向教学舞台、转向对我们教学的思考时,我们却经常能感受到对“为什么”的熟视无睹,对“为什么”的缺乏思考,对“为什么”的认识浅薄……  相似文献   

20.
“补丁”,《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对它进行解释的:“补在破损的衣服或其它物品上面的东西。”补丁,原本是对破损物品的一种修补,人们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使它变成一种完美的艺术。人生也是这样。无论是谁,都难免在自然和人的世界里受伤,所以给思想打“补丁”的意义非同寻常。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