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次聚会上,曾经和一些朋友们探讨过一个问题:“孩子的梦想是什么?”“想吃巧克力!”“、想让大人给他讲故事!”、“想不要再让他弹钢琴!”、“想玩!”“、想看动画片!”、“想听夸奖!”、“想飞到天上去!”“、想不去幼儿园!”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最终大家概括出一点:孩子的梦想既立足现实又接近梦幻,而且变化多端。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坚信这个判断,但是前一段时间对两岁半女儿所做的两份观察记录让我对孩子的梦想又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孩子不仅有很多短暂的梦想,还有一个一直伴随他们成长过程的梦想。住裤腰,把两条腿同时往裤筒里…  相似文献   

2.
前天,我讲了一篇关于马丁·路德·金的文章,文中学习了《I have a dream》这篇举世闻名、气势恢弘的演说词。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口头作文,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梦想。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美术的,来自不同的城镇和乡村。第二天上英语课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讲述自己的梦想。有的同学说:“我的梦想是将来当一名画家,有钱了就到山区办教育,去资助那些上不起学,却很有绘画天赋的孩子。”有的同学说:“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到山区  相似文献   

3.
尹卫林 《师道》2008,(9):56-56
作文课上,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梦想。一位孩子天真地问我:“老师,您的梦想是什么?”是呀,当老师的总喜欢问学生的梦想,可我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孩子在少年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往往会因为梦想的激励而努力学习,但是也有的孩子,因为对梦想的理解不够准确,或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不够而走偏。因此,对于处于少年期的孩子的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心中有个怎样的梦,以及他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叫赵爱军,他在我们地区当时是比较有名气的,因为他当时是个见义勇为的典型。在上学的路上,他看见歹徒劫持了一个6岁的孩子,他主动对歹徒说“你把那个孩子放了,我跟你走!”当时,他只是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曾经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宣传,还要求大…  相似文献   

5.
<正>Q:从教以来,什么让你30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A:我自己是农村出身的孩子,知道农村孩子求学、求知历程的艰难,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也是我一直坚守乡村教育的原因,我想为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为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事情。Q:假如让你给乡村教师身份“画像”,会是什么形象?A:在我们贵州山区生长着一种树,主干空心了靠旁支供给营养仍然枝繁叶茂,我们对教育、对学生就有这种精神。给乡村教师这个身份画像的话,我觉得这种树就是乡村教师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一名日本大企业家,拥有亿万资产,他的一个独生女正在读大学。想不到的是,这个大富翁的女儿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去打工,以赚取自己的学杂费。该“大款”说:“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使  相似文献   

7.
续梦     
有很多孩子觉得父母“绑架”了自己的梦想,他们要遵从父母之命,成为工程师或者钢琴家……我比他们幸福,因为我坚守的梦想,源于我的内心。我家有三个人在烹饪方面颇有造诣。最有来头的是我太公,他是特级厨师;其次是我那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妈妈:最末一个便是我。虽然我初出茅庐,但我汲取了他们的厨艺精华。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爱的诠释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山村学校的学前班任教。山村那贫穷与落后的景象,让我感到莫名的恐慌甚至绝望,这离我的梦实在太远了,虽然学校里的同事和幼儿家长非常关心我、照顾我,但失落、沮丧始终伴随着我。我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离开这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到繁华的都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天,一个名叫王涛的孩子对我说:“秦老师,你真像我奶奶。”王涛是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有些调皮,在他不满两岁时妈妈就因病去世了,如今爸爸在外面打工,他和哥哥、奶奶生活在一起。听了他的话,我非常生气,他居然说我这个花季少女像他奶奶,于是我板着面…  相似文献   

10.
生在县城,教在远村,生活困顿,你也不必为我忧伤。在我没能实现自己的追求之前,一切挫折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我有自己的梦想;我有自己的渴望;我有自己对生命的诠释。在物欲的风云尘烟中,我是行走在乡村校园里简约的纤夫。我不抑郁,我不孤独。我不自卑,我不沉沦。我衷爱那些乡村的孩子,那些求贤若渴的村民。我爱有所专,我情有独钟。我不会为一片金箔的媚眼而亢奋;我不会为一朵玫瑰的潮红而势利;我不会为一抹身影的贵贱而伤心;我有我为人的原则。我愿,我亦无怨地站在村学的讲台之上,向乡村的孩子讲述大千世界的故事。月色很好。我承认我的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朋友     
雷静 《今日教育》2006,(12):1-1
常常有朋友对我说:“你在幼儿园工作肯定很快乐。”是啊,在幼儿园工作,让人觉得年轻,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很喜欢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幼儿教育,这被人称为孩子王的事业。八年前我带着我的梦想和希望走进了孩子们的中间,走进了这多彩的世界,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  相似文献   

13.
李丹 《下一代》2013,(7):32-32
我是一个11岁男孩的家长,同所有家长一样,我们有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个梦想就像一道炫丽的彩虹,挂在我的心里。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从孩子迈进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就决心要尽全力培养孩子,让他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大成才。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做一汪活水长流的小池,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有一两个、三五个学生走过来,轻轻地告诉我:"老师,谢谢你!你启发了我的梦想,帮助我实现了梦想!"一个幼儿班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梦想,就问同桌的孩子,同桌的孩子有好几个梦想,就送了一个梦想给他:自己一定要到埃及去旅行。这个梦想就在这个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他有  相似文献   

15.
做母亲常会替孩子设计未来。“要让我家孩子做医生”“我要让他成为政治家”“将来一定要他进××大学,毕业后在××公司服务”。如此详细安排孩子的未来,便有了问题。为什么呢?母亲虽然不在孩子面前讲明,心里却想着:“要让他做医生,一定得把他教养成沉着、值得信赖的人。”如此把孩子的将来与自己主观期望连接的结果,使父  相似文献   

16.
Attitude is everything.5年前,我在南方乡村搞福利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人相信自己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并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当我来到一个叫密阿多的小镇后、当地政府帮我召集了25个靠政府福利来生活的穷人。我和他们一一握手后,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是外星人。“梦?我们从来不做梦。做梦又不能让我们发财。”其中一个红鼻子寡妇回答我。我耐心地解释道:“有梦想不是做梦。你们肯定希望得到些什么,希望什么事情能突然实现,这就是梦想。”红鼻子寡妇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梦…  相似文献   

17.
赵莉 《中学生博览》2022,(24):60-61
<正>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可以和自己沟通、玩耍、微笑,但却不能和别人交流,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好像有堵隐形的墙,把他们和社会隔绝起来,让他们以别人不理解的方式生活着。他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两年前我新接手一年级,我和“星星的孩子”便有了故事。在没接触星宝时,我觉得所有对于他的描述都是夸大其词的,而初识星宝就让我措手不及,头疼不已。初见时,他低头蜷缩在墙角,我笑着低下身子:“你是星宝吗?”他把头低得更深了,  相似文献   

18.
刘娜 《家教世界》2022,(17):8-9
<正>“您知道您的孩子有什么梦想吗?他喜欢做什么,希望做什么?”,我问过一些孩子的家长以上这些问题,答案是这样的:“孩子每天埋在题堆里,哪儿有时间想啊!再说,孩子懂什么?想得也不靠谱,也不能由着他们!”朋友说,来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孩子,有百分之八十是没有梦想的,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就算是有梦想,  相似文献   

19.
张义红 《云南教育》2022,(12):29-30
<正>“我愿意在大山的皱褶里,以一个幸福的播种人的姿态,默默地播种,慢慢地浸润,静静地守望……”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乡村教师谢红芬的教育情怀和心声。从教19年,她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奋力托举起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用大爱坚守,照亮山区孩子前行之路谢红芬是在宾川县拉乌乡土生土长的彝族女教师,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孩子对自己的物品太“大方”怎么办 问:我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个问题让我很困扰:他总是太大方,大方得让我头疼。我经常跟他说:想帮助别人是好事,但是要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他都听,但是做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上星期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班级活动,老师在上面讲完要求后就让孩子自己用剪刀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