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之一,也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美育在教育人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它让教育对象更好地把握主客体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美育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目标领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更是一种创造教育,美育也就具有了最高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善于捕捉到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细节;感受美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带他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让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提高审美力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孩子提升幸福感的通道。在进行家庭美育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受益者,能从中获得美的滋养。做好家庭美育,养育生活不再是只有一地鸡毛,而是能时刻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相似文献   

3.
<正>美是触动人灵魂的重要因素。美能够带给人们愉悦和向往,因而对美的追求是发自内心、本能主动的。思想品德课引导学生追逐美,可以加快德育理念的同化,提升课程育人效能。思想品德课如何与美育融合呢?一、根植生活性以求智美的东西能够启人心智。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中是教师没有商量余地的强制说教,是成  相似文献   

4.
雷晨春 《天津教育》2020,(9):131-13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在情感需求上表达美;为更好的生活创造美,在美的氛围中繁衍生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追求美好学习生活的同时创造美。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纯正的感情、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美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5.
李嫄 《中国德育》2014,(7):65-66
正蔡元培先生有关美育的论述中提到:"大自然中蕴含着美,社会中体现着美,艺术展现着美,科学创造着美,语言传诵着美,行为兑现着美,环境熏陶着美,心灵体验着美,感官发现着美。"北京市六十五中(以下简称"六十五中")秉承着这样的美育思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土壤,为学生的梦想搭建广阔的舞台。让环境熏陶美六十五中坚持"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师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美育融化在和谐的学校文化之中的。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息息相关。教育应时时渗透美,校园应处处体现美,我们把学校美育  相似文献   

6.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美,让我们懂得了维纳斯断臂的奥妙;美,让我们领略了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美的意义、美的创造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也对现代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促使他们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促进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使审美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新美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但专业人士需要这种能力,一般的社会成员也需要这种基本的创造能力。专业人员的创造能力是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在各个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美好事物。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追求美的生活愿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已成为普便的时代风尚。但是,现实生活的美比较不充分、不集中,往往与不美甚至丑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并常常被虚伪的、偶然的、芜杂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所分散、淹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非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都能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美其为美,丑其为丑。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的现象加以概括,“搞好美育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以便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既有审美能力,又有审美理想,能以美的方式感受美、认识美,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进行审美教育、普及美学知识,在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下,努力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和能够懂得用美的规律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正当我们在美学知识海洋中徜徉、寻求、期待有一本能有助于我们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美学理论著作之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钦韶同志主编的《语文美育研究》(初版为《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科学教  相似文献   

8.
邹豪生教授的<美与美育>一书,是近几年来中国国内美学研究的又一新的成果.其书字里行间表露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美的追求,同时又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重视美学的教学工作,特别是重视美育的育人的过程;对人的灵魂的塑造是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美,让我们懂得了维纳斯断臂的奥妙;美,让我们领略了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的意义、美的创造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也对现代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促使他们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促进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使审美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陈广水 《考试周刊》2012,(22):31-32
美育,通常也叫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其内涵不仅限于“美感”或“审美”,还包括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美及追求完善自我等一系列要求。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美带给人的.已不仅仅是感观上的愉悦感受.更多的是心灵的震颤和洗礼。美的事物,能唤起人的向真、向善之心。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年逐步过渡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转换时期,对美的兴趣、对美的探究和追求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高尚的审美观点,逐步形成客观高雅的审美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学作品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美的艺术。在现今的社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其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在我看来,美育本来就应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香 《教师》2012,(16):36-36
美育对促进人的发展有着德育、智育、体育不能替代的作用。高中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强,它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应充分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美育为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美育资源,唤醒幼儿的审美意识,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幼儿园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手工艺中的美育元素,科学建构美育目标,并以螺旋式的方式组织美育活动内容。幼儿园当创设传统手工艺陈列环境,为幼儿感知传统手工艺的美提供对象;建构传统手工艺体验工作坊,让幼儿在与传统手工艺的亲密接触中更好地理解美;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传统手艺美育,支持幼儿在玩耍中更好地体验美。  相似文献   

13.
美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符号。对于什么是美,并不是人人所能掌握。只有通过美育教育才能认识和掌握生活中的关,因此美育一直都被看作是培养完整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做为具有艺术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将美育很好的贯穿到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美育德”指向的是美和善的关系,追求的是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向善和爱美是人的社会天性,也是存在方式,人类离不开善和美的生活。善和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皆源自人性的内在需求和生命自身的自由追求,都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与美是共通的,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善是美的基础,而美是善的表现形式。基于善和美的相通性,美才得以育德,德才得以育美,这是“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审美教育实质上是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而审美经验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美育主要通过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和坚定道德信念等方式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万事万物因生命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正是有了生命力的存在才有了我们这个在动与静中循环往复的世界。人类天生有着发现美,创造美的原始本能,而这种美的本能源自对和谐的追求,追求的动力就在于生命力,充沛的精力驱动人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创造艺术这种生命力的展现形式。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活动主体正是通过占有和改造活动对象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意志,进而加强自身的本质力量。艺术创造是人类精神生产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能体现人的生命力,人性本质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美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近代的教育家更是对美育高度重视.美育已成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训练,这是实现“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国画大师陈之佛先生在《艺术与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如何做人,换句话说,是要教人尽性,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乐善、好动、爱美的本能,使它尽量发展。因此教育上就应该求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发展。因为爱美也是人性的迫切的要求,人若没有美感的修养,未始不是人生的一种残缺。一般人认为美是无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的,就以为无关于人生,这是很大的误解。人性之要求美的满足,正犹如人性之要求饮食的满足一样,饮食的不满足,会立见其形骸的枯萎,美的不满足,也会发生精神的病态。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我国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如终身教育的理念倡导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追求自由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生活的能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人才观强调教育要顺应本性、宽容不苛;效法自然的美育观启发我们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从而发现美、创造美,获得自由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目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的心理结构应包括智力、伦理、审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看社会万象,美无处不在,美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从而将美的精神传承下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由此可见,学校的劳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