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理论力学”课程思政中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学人才,结合“理论力学”的课程特征,从哲学、逻辑方法、工程、人物故事等方面着重研究如何进行“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总结课程思政实施一般流程。针对“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由于理论抽象且案例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亟待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增加与当前经济相关的课程思政案例,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该课程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理论力学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在讲授原有理论力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深挖理论力学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隐性融合。文章结合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家故事等内容,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出普适的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高职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个性化直接关乎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达到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思政教师队伍要求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综合教育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教学实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究力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层次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到课程思政这三个问题,从而构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体系。  相似文献   

6.
“信号与系统”在电子信息类基础课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方法多样、求解难等问题,历来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门课程。面向新工科需求,对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课程思政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从课程知识点及相关思想引出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达到既改善教学效果、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研讨与培训等教育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如何在军校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筑牢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使命意识是军队英语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分析军队院校士官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着重从提升英语教员的思政教学能力、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以期实现课程的协同发展,提升教书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做好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是实现工科院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及教学团队等方面,对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挖掘了课程及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同时改革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推动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张迎霞 《英语教师》2023,(15):15-18
阐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因素,即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学生因素、课程思政教师因素、课程思政渠道因素。基于影响课程思政主要因素的五个方面,构建“五因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并按照模式的具体内容,分三个阶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学科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和重要抓手,常态化的课程思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实施各阶段都有其特征。基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结合中学物理学科特色,重点对中学物理课堂实现课程思政的策略进行探讨,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维度为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提供策略,旨在为从传统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向育人为主的教育转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实施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增强其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使其充分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价值要素进行隐性输入,完善能...  相似文献   

13.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书育人各个环节。文章通过古代科学技术典籍、古代科学技术成果、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文化名胜和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等角度来循迹溯源发掘和提炼通用技术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具体化、生动化的课程思政有效教学载体,在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充实通用技术与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职思政课,通过项目实训室,进行思政课教学。在工学结合上,形成了一个新变量:对商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一个教育的落脚点,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思政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水力学”是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依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大学生培养要求及未来职业岗位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一次课“典型案例”、理论教学“画龙点睛”、实训环节“润物无声”、教学方法“于无声处”、评价方法“三全视角”、教师言行“潜移默化”等途径融入课程思政,教书育人效果良好,实现了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水力学”是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依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大学生培养要求及未来职业岗位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一次课“典型案例”、理论教学“画龙点睛”、实训环节“润物无声”、教学方法“于无声处”、评价方法“三全视角”、教师言行“潜移默化”等途径融入课程思政,教书育人效果良好,实现了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王玲 《科教导刊》2022,(10):126-128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思政为例,在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及其教学实践,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课程实践也表明,课程思政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深化和拓展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土木类力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痛点进行了分析,对土木类专业全阶段力学课程进行了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顶层育人体系设计,并以材料力学为例说明了力学课程思政体系探索与实践经验,介绍了常用的四种主要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类力学课程全过程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理论力学”是各级院校工科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编写“理论力学”教学大纲来落实各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基础力学专业课程思政,文章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课时安排,以及课程教学方法与要求四个方面详细论述“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的制订。  相似文献   

20.
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使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双融双促,彰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教师支部党建能为课程思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课程思政可以为教师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拓展平台、注入活力。教师支部党建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有利于高校全方位实现“大思政”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