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通过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向我们展示出生命及苦难的永恒性话题,作品中的人物均是以软弱的姿态回避生活困境,尽量避免和生活困境正面交锋,以减轻困难带来的痛苦,最终实现了对生命信念的全新思考。本文主要通过《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四部作品,分别阐述余华小说作品生命信念的具体体现,实现对生命信念的思考,洞悉自由丧失带来的生命意义消解,给当代人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阳霞 《时代教育》2007,(7Z):103-103
对生命过程和意义的思考成为余华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主题。其中《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最具代表性。它们展示了一个问题:生命的真实过程和意义是什么?通过“苦难意识”、“生命意识”两个侧面在《活着》与《许三现卖血记》中的体现,探讨余华关于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余华在《活着》中用平静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富贵的坎坷人生故事,从叙事内容到作品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坚强而又孤独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目的的全新认识、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等方面。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一种积极面对生存,沉着应付苦难,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从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探寻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王需 《文教资料》2009,(3):19-20
在余华的小说中,人与世界的抗衡,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好像人一出场就被派定了失败者的角色,人物主体意识趋于瓦解,无力把握现实,更谈不上与现实的对抗。本文将以《活着》一书中的内容分析余华对人生兴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宿命感,在他眼中,生/死。善/恶,美/丑,爱/恨都不再具有原初的二元对立的性质,相反,它令人联想到黑夜白昼自然而然地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5.
《活着》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标志着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型,由“先锋”向“写实”回归。《活着》是一部纯净的作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显现出了余华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在余华的《活着》和同年创作的《许三观卖血记》叙述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早期的冷漠、绝望、暴力血腥,而是在对世情善恶一视同仁的基础上,经过温情的承受这种行为体现出生命的超然,而这超然背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物生存本能,它同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身上寄托的生存精神有一种类似的命运哲学思考,且也有着作家独特的人生哲学浸透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活着》一转余华前期的冷漠叙事风格,对主人公福贵苦难命运的展示中注入了无限温情与思考。在海德格尔"死亡哲学"观引导下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人物们依靠死亡从沉沦状态完成觉醒,又从忍受苦难到乐观执著地走向"向死而生",二者共同构成了《活着》独有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8.
房媛 《华章》2012,(21)
《活着》是一首演绎生命、讴歌生命的歌.余华以一种淡漠的话语基调,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故事,在悲剧性氛围里发掘种种人性的善良和光辉,凸现人格尊严的力量,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作品《活着》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写出了最底层的人们活着的本真状态。本文正是从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三方面来阐释余华的《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相似文献   

10.
余华在《活着》中描写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平实地叙述了福贵的一生。看似残忍,但却传达出积极的生命,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余华在《活着》中描写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平实地叙述了福贵的一生。看似残忍,但却传达出积极的生命,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作品《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人生历程,通过苦难和死亡演绎了当时中国最底层人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本文从生存哲学视角入手,通过对"活着"的阐释——生命的苦难;活着的理由——忍耐与亲情;活着的态度——乐观的力量;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关怀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深刻阐释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余华在《呼喊与细雨》反复提到"恐惧和颤栗就是人的至善"这句名言,在小说《颤栗》中,余华甚至不惜笔墨,成篇累牍地诠释他对"颤栗"的感悟。余华对"颤栗"情有独钟,文章结合小说文本,探寻人物"颤栗"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14.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镇贫民——许三观喜怒哀乐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一代中国贫民在那个艰辛年代的缩影。作者以一个卖血故事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长度”进行了展示和叙说,通过其用鲜血换来家庭与爱情,用鲜血为生命增加色彩与信念以及用鲜血让生命与爱延续的富有深层意蕴的故事叙述,表现出作者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思索,体现出一种关注生命的艰辛而执着的存在状态,深怀悲悯与赞叹的浓郁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思维特征是解构性的。在他的《活着》这部长篇小说中,叙述者就是一位解构者。他不断地在主人公福贵讲述悲伤经历的过程中出现,其目的就是解构悲伤。一次又一次地拆解,完成了人物对真实和高尚的追求,让读者、福贵与作者一同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真正领悟到作者余华所说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从而把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拆解掉。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出现众多优秀作品,对生命做出不同的诠释。本文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入手,从小说角色的语言、行为等展示"活着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生命的个体化情结"。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思维特征是解构性的。在他的《活着》这部长篇小说中,叙述就是一位解构。他不断地在主人公福贵讲述悲伤经历的过程中出现,其目的就是解构悲伤,一次又一次地拆解,完成了人物对真实和高尚的追求,让读、福贵与作一同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真正领悟到作余华所说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从而把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拆解掉。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育的殿堂里,用生命燃起了爱之火.她跳动着爱、传递着爱、诉说着爱."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种心态,善爱则是一种境界.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做到能爱,更要追求善爱:要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  相似文献   

20.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2011,(2):37-38
在《活着》中,余华极其冷峻、真实地写出了人在边缘状态“活着”的生存状况。他用冷静的、令人颤栗的叙述,用生动的故事形式将这一主题抽象到人的生存意义的高度。本文通过分析《活着》所要表达的生存状态,去探寻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