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我比作一棵伫立在山巅的小松树,那么父爱就是我深深扎根的那座大山。如果把我比作一朵绚丽灿烂的花朵,那么父爱就是给我提供营养的土壤。如果把我比作一株饱满的向日葵,那么父爱就是那永远值得我向往的太阳。父爱,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用千言万语也形容不了,用五湖四海也概括不了。我要为父爱写首诗,赞颂天下父亲对子女伟大的爱;我要为父爱谱首曲子,歌颂天下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我为父爱画幅画,颂扬天下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打开记忆的大门,父亲的身影总是历历在目,有的只有感激之情,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父亲实在是为我牺牲得太多…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谎言     
有一位父亲,在女儿才四岁的时候就将离开人世。如何让女儿了解父亲去了哪里?如何让这一份即将缺失的父爱不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如何让女儿不会在悲痛的阴影中长大?父亲写下了一封特殊的遗书——写给可爱的女儿女儿你好: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被你找了出来。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要躲好久好久。你先不要找,等你14岁  相似文献   

3.
空心鸡蛋     
《家教世界》2013,(Z1):29
男人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养活女儿。而女儿也乖巧听话,每天放午学回家,总是按照父亲的吩咐,煮好两碗面条,一碗给父亲,一碗留给自己。只是,父亲爱吃煎蛋,而小叶子喜欢吃煮鸡蛋。于是,在父亲的那碗面条上,总是放着煎好的鸡蛋,而自己的这碗面里,总是埋着一个煮好的鸡蛋。这天,男人在工地受了老板的骂,带着一肚子的气回到家里。女儿见父亲回来了,赶紧迎了  相似文献   

4.
尽管作者被父亲“爸爸会养你一辈子,等你长大了,爸爸会为你招一个女婿!”这样的话深深扎伤自尊;同时也对父亲在自己获奖名单一揭晓,就一大清早跑到台北买报纸,对报贩子说:“你把所有的报纸,每种都给我一份!”这样的行为深受感动;而且在自己得奖后的十年间,父亲似乎忘了作者得奖的时间,总是到处向人们宣扬女儿得奖的事情;还在女儿的领奖台上“兴奋难抑地‘标榜’着自己的女儿,惹来台下一片笑声”……如此等等,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到好笑。但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深深包含着对女儿的真爱,父爱深深,不能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当作者多…  相似文献   

5.
父爱在心中     
正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送汤》,感动得流泪了。文章中讲了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卑微,老婆离他而去,从此他与女儿相依为命。父亲为了补偿女儿,专门为女儿送自己做的汤。而女儿并不领情,总是责怪父亲另有所爱。父亲因患老年痴呆症,在一次送汤途中迷了路。女儿终于悔悟,最后把父亲接回了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赞颂父爱母爱的诗文不计其数。唐朝诗人孟郊把深沉的母爱编织在游子的衣襟之上;清朝文人蒋士铨则把真挚的母爱渗透在家书之中;现代作家朱自清又把难忘的父爱融入到背影里面,读来无不令人动容;当代作家阎连科的《想父亲》独辟蹊径,把特别的父爱放置在挨打的场面里,真可谓石破天惊,构思不凡。文章采用倒叙手法起笔,以想念我的父亲总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为总提纲领,为下文洒开笔墨,恣肆汪洋地叙写父爱搭好了框架。文章共写了“我”两件挨打和一件该打而未挨打的事。第一件是“我”七八岁读小学的时候偷了钱买烧饼吃,第二件是“…  相似文献   

7.
作家与其父亲的伦理关系实际上是两代人心灵碰撞的关系。父爱对作家人格的影响是随着父子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子和谐,作家继承父亲的事业和人格;父子对立,作家可能违背父愿,愈坚定自己的学选择;父子分离,父爱缺失,作有可能在学上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山是我们在谈论有关父爱话题时常用的词,用来形容父爱的深沉,朱自清《背影》中描写的父爱是中国式父爱的缩影。范老师由《背影》中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又由父亲想到了如今的人情淡薄。从文学作品中,他读出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通过回忆父亲的背影,他觉得,如今的教育,应该呼唤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关注《背影》一文中的父爱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作者在《背影》中通过对父亲生活的描写观照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的不易让他更好地理解了父亲。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也是自己的背影,更是千万个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信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电脑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及利用率越来越高。上网的人多了,各类私人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网民中一些年轻的父亲便借此想出了一种时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父爱——给宝宝建个网站。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导语 云南父亲刘国权,听说女儿女婿要开车回家,一把锄头填平了3公里山路上的所有坑洼。父爱蜿蜒,如路缠绵:父爱坚定,虽是琐事,却一往无前:父爱温暖,总能像暖阳,化解你心头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2.
父爱无言     
苏童 《学习之友》2006,(6):60-60
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前不久在去上海的旅途上带了一本消遣性的杂志乱翻,不经意翻到了一篇并非消遣的文章,是一个美国人记叙他眼中的父爱的。容我转述这个关于父爱的故事,虽说是一个美国人的父亲,但那位美国父亲好多年如一日为儿子榨橙汁的细节首先让我想到我的父亲.我父亲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早起.  相似文献   

13.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确立父亲的形象,树立为父人格,表现父爱情境,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父亲的形象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良好的父亲人格和深刻的父爱有助于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父亲的形象确立父亲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形象、人格和父爱。父亲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父亲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例如,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般地嬉戏,一起  相似文献   

14.
去白宫冒险     
《家教世界》2009,(4):17-17
在奥巴马宣誓就职前,这位将任美国总统的父亲给他的女儿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公开信,信中,他把这次入住白宫称为把"我们一家带进这次大冒险",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女儿的殷切期望,令人感觉到父爱满泻。  相似文献   

15.
王莉 《今日教育》2024,(1):76-78
<正>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今年我已四十六岁,我突然想,在我之前46年的人生里,父亲怎么就只陪伴了我23年呢?我好可怜,得到的父爱那么少,那么短,那么远……可仔细一深想,又觉得全然不对。在父亲走后的每一年每一天里,我难道不是一直生活在父爱之中吗?我难道不是一直成长在父亲的陪伴、父教的影响、父爱的庇护之下吗?人到中年的我,不还是八十高龄的父亲眼里那个最聪明伶俐、最活泼可爱、最“精灵精灵”的小女儿吗?  相似文献   

16.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杰作,着力描写了高老头的父爱,以此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对此评论家们历来看法不一。那么,究竟如何评价高老头的父爱呢?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痴情的爱。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使他们格外崇拜金钱。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巴尔扎克另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葛郎台,都是拜金主义者。为了钱,夏洛克可以置独生女的出走于不顾;葛郎台则断送了女儿的一生。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与父亲的关系也是以钱为标准的:有钱则亲,无钱则疏。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是懂得金钱的价值的。但是,他爱自己的女儿却胜过了…  相似文献   

17.
沉默的父爱     
这便是父爱,沉默的父爱,飘散着浓郁的清香。沉默是父亲的肩膀,宽大而又温暖。小时候,父亲的肩膀就带着我东奔西跑接触新的事物。遇到困难我便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背着我趟过一条又一条生命的激流。他总是沉默的,我可以安静地在他肩上睡着。他的肩膀听我诉说着学习的艰难、生活的不如意.有时受了委屈的我就趴在父亲的肩上痛哭一场.父亲就用他有力的肩膀听着我的抱怨,  相似文献   

18.
深沉的父爱     
正人世间,有一种爱是深沉的、威严的、伟大的、永恒而无私的。那就是父爱。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身材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具有北方男人特有的硬朗之气。父爱是一棵大树,为我撑起一片绿荫;父爱是我人生的一盏航灯,照亮我的航程。父亲一直对我寄予希望,常对我说,你是家里长女,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工作,对弟妹也是一个表率。在陕北,我这代能让女孩子读书的家长特别少。父亲常说,"我把女儿和儿子一样看,攻书读字。"我读小学二年级恰逢包产到户,农业社解散,全村三十多个女孩都不读书了,回家帮助父母干活或照顾弟妹,我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赞颂父爱母爱的诗文不计其数。唐朝诗人盂郊把深沉的母爱编织在游子的衣襟之上;清朝文人蒋士铨则把真挚的母爱渗透在家书之中;现代作家朱自清叉把难忘的父爱融人到背影里面,读来无不令人动容;当代作家阎连科的《想父亲》独辟蹊径,把特别的父爱放置在挨打的场面里,真可谓石破天惊,构思不凡。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厨房     
赵正永 《辅导员》2011,(21):18-18
一位美国男孩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去世了。他母亲独自一人生下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妈妈一边工作.一边读了护士学校.成为一名注册护士。她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抚养大了儿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妈妈的关系都非常亲密而融洽.虽然他从没有得到过父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