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微粒流在环境空气中的自由下落是气固两相流新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微粒流自由下降过程中,环境空气被下落运动的微粒流卷吸到微粒流场中形成微粒羽状流,并伴随着散射飘尘的产生,从而使得工作场合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微粒流的下降高度、质量流量、微粒粒径、微粒密度等物理参数的变化对在微粒流自由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卷吸空气量的影响,同时展示和分析了微粒粉尘和卷吸空气进行量化和模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气环境监测系统中污染数据采集节点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差的缺点,给出了一种含有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基于无线传感器控制网络的空气环境监测系统体系结构,分别设计了ZigBee数据采集终端节点、GPRS ZigBee网关和基于B/S模式的智能监测软件,实现了ZigBee技术、3G通信技术及Web技术的可靠融合,从而达到对空气环境数据的实时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正交微粒群算法该文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数学系薛明志博士,全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源期刊《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第12期.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优性以及微粒群中微粒的记忆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粒群算法———正交微粒群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产生初始微粒群,以便粒子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解空间上;充分利用微粒的记忆能力,对微粒群进行更新,从而达到对可行解空间进行开发和探索的目的.将该算法应用于4个常见的测试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性能比较优越,并且具有很强的并行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最后,讨论了不同的初始…  相似文献   

4.
从改进背景、改进思路、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一体化装置等方面,对我国中学化学中的"加热碳酸氢铵"微粒运动"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等三个敞口实验进行一体化设计研究.通过一体化设计,不仅减少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节约实验药品,缩短反应时间,而且使反应生成物的验证更加可视化.同时,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环保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雾霾”已经引起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健康与幸福生活指数,人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空气质量.为了从多方面反映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的状况,如温度、湿度、PH2.5值等,设计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测节点,服务器端,用户端三个部分,通过无线路由器将三者连接.运用物联网技术与微信平台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测空气中各项质量指标,并通过各个采集站点的数据汇总做出有效预测.而微信用户在关注系统微信公众账号后,即可访问从分布式监测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说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联想到空气中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其实,空气中飘浮的细小微粒也是严重的污染源。环保专家的最新计算结果表明,因吸入污染空气中的微粒而死亡的人数,在美国洛杉矶地区每年达5 000多人,纽约每年达4000人。微粒的危害有人测定,当每立方米空气中飘浮的微粒达100ug时,儿童气喘显著增多;达200ug时,病人和体弱者死亡率增加。更令人担心的是,当空气中  相似文献   

7.
太阳光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而天空之所以呈现蔚蓝色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微粒观"是化学的一种基本观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对微粒观的建构,笔者设计了八次"画水"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表达问题、比图发现问题、思图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画水"这一有效方式,激活学生思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相似文献   

9.
以VDS-A01客车前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了其他系统和外界条件对悬架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计算了前空气悬架的刚度、固有频率和侧倾刚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偏差在3%以内,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该参数计算方法对客车空气悬架开发与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培养学生微粒观角度构建“分子与原子”的实验教学设计,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验创新教学两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依据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对微粒观培养的教学活动设计由浅入深,通过感受微粒存在、认识微粒性质、明晰微观视角、升华微粒情感等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微粒模型,逐步建立和提高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